美式音标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式音标基本知识
[日期:2008-11-02] 来源:博客作者:[英语快餐厅][字体:大中小] 阅读提示:下面使用的音标,棕色的为国际音标IPA,即英音,暗蓝色的为美语KK 音标,即美音,深蓝色的则是可在线播放的音频文件,需Realplayer播放。

有关美音的讲解是以英音为参照点的。

如有些音标符号显示不出来则说明你的机器缺少相应的字体文件,可以跟帖告诉我一声,然后再共同想办法好了。

[1] 奇妙的[ r ]音。

[ r ]音是最具区别性特征的美语音标之一。

当[r]音在词首时基本没什么可说的,英美语没什么不同。

而当它出现在词中与其它单元音组合在一起时,美语中的[ r ]便成了个典型的卷舌音,如bIRd, te achER等。

这个[r]音简单易学,如teacher一词,你先按国际音标的发法,发出[ʧə]音,等[ə]音马上结束时,只需将舌尖轻轻向后上方一挑就OK了(点击[ɜr],听听标准的美语发音吧),你若不卷舌呢,那你发的就是英音呗。

不过提醒大家注意,只有单词中含有字母R时,才有可能出现这个卷舌的[r]音,在美语单词的音标标注当中,这个需要卷舌的[ r ]是以上标的形式出现的。

有些同学觉得这个[r]音真的很好听,所以就不加辨别地瞎发,一遇到[ə]就加[r]音,如下几个单词是不可以卷舌发的,idea [ɑɪ’diə];mone y [‘mʌnɪ]; China [’ʧɑɪnə]; banana [bə’nɑnə]。

[2] 咧嘴的梅花[æ]与卷舌的长音[ɑr]:英美语中都存在[æ]音,具体的发
音方法也没什么差别(点击[æ],听听标准音吧)。

许多学习英语发音的人在发这个音时口型开不到位,发得不饱满。

嘴尽可能张大,最好下巴再向前伸一下,基本就会发准的。

虽说英美语在这个音上没什么分歧,然而它们对于这个音各自的运用却是截然不同的,且美语里不存在[ɑ:]音。

我们可以参照国际音标简洁地归纳出美语的[æ]音运用规则:英语中原本发[æ]音的,在美语里同样发[æ]音;英语中的[ɑ:]音在美语里分别由[æ]与[ɑr]两种形式来对应。

但凡英语音标为[ɑ:]且单词中对应的是ar组合(如car),那么美语中的对应音标为[ɑr],在发音时要注意在收尾时发出[r]音,如Ca r [ka:][kɑr]。

而对于英语中发[ɑ:]但词中无字母R的单词(如pass),美
语中则一律发成[æ]音,如Pass [pa:s][pæs]。

在这一点上英美语最有意思的分歧是CAN’T这个词,音标分别是[ca:nt][cænt],体会体会吧。

[3] 恼人的[a]音。

从英美音标对照表中我们能够注意到,美语摒弃了长元音符号[:]。

长元音[ɔ:]在美语里由[ɔ]与之对应,而短元音[ɒ]与长元音[ɑ:]则统统由[ɑ]一个音标与之对应。

我们找些例子来详细地分析一下:首先是[ɔ:]与[ɔ]的对应关系。

如果国际音标中[ɔ:]音是通过OR组合发出的,那么美语中对应的音标为[ɔr],如Pork [pɔ:k][pɔrk], 在发美音时你只要尾音卷舌即可。

如果国际音标中的[ɔ:]音是由不含有字母R的其它组合发出的,那么美语里则标注为[ɔ]音(请听一下美语的[ɔ]),如Law [lɔ:][lɔ],在发音上没什么显著的差别。

这是国际音标中的长元音[ɔ:]音在美语中的对应发法。

其次,国际音标中的短元音[ɒ]在美语中则完全等于换了一个发法,即[ɑ]音(请听一下美语的[ɑ])。

我们已经知道,美语中的[ɑ]音是专用以对应于英语中的长元音[ɑ:]的,而从上一点中我们又了解到了,美语中所有该发[ɑ:]音的全都改发成了[æ]或[ɑr]了。

也就是说,英音[ɑ:]与美音[ɑ]的对应只是个形式上的对应,不是应用上的对应,它只是告诉了我们美音的[ɑ]音在发法上类似于英音的[ɑ:]而已。

基于这种理解,我们便可以得出英美语发音上的一种对应关系,即但凡英音为[ɒ]的,美音皆为[ɑ],如lot [lɒt][lɑt],在发美音[ɑ]时,你只要比英音的[ɒ]口型再大些,时间上拉长一些,接近于或等于英音[ɑ:]的口型就行了。

这一段讲得比较复杂,做个小结吧:[ɔ:]与[ɔ]或[ɔr]对应;[ɒ]与[ɑ]对应。

美语用[ɑ]来代替国际音标中的[ɒ]音是美语中第三个最显著的区别性特征,不了解这个差异,至少在听音上会很吃亏的。

[4]开放的[ɪ]音。

英美语在[ɪ]音上的音标书写方法是一致的,然而在实际
的发法上,美语的[ɪ]音较英语的[ɪ]音口型要放得开一些(请听一下:[ɪ])。

如stuDY,英音口收得特别紧,听起来如“地”字。

而美音呢则开放些,听起来介于[ɪ]与[eɪ]之间。

英美语在这一音标上的差别虽然如此之简单,但却为许多学习者所忽略,值得细细品味。

[5] 形存实亡的[ʌ]音。

同[ɪ]音一样,英美语的[ʌ]音标虽然拼写一致,但实际的运用却也是不尽相同的。

美语里倾向于把英音中的[ʌ]音多半发成[ə]音,如hurry, [‘hʌrrɪ][‘hərrɪ]。

[6]憨厚的[u]音。

美语用[u]来对应英语的长元音[u:],短元音[ʊ]在英美语中则都是一样的,且这两对音标在英美发音上基本没什么差异可言(请听一下:[u])。

问题在于,英音中有一个[j]与[u]的组合,即[j u:]音,如ne w[nju:]。

我们已经注意到,英美语辅音拼写只存在两个差异,一个是[ɡ]-[g],一个是[j]-[y]。

然而英语里发[j u:]的,到了美语里并非单由[yu]来对应,而是分成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j u:]-[yu],通常这些单词中都含有字母Y,如You [ju:][yu],当然这不是必然条件,如字母Q[kyu];第二种情况是[j u:]-[u],典型的如new [nju:][nu],这当然算得上是英美语发音中的另一条显著的区别性特征了。

[7]圆圆的[oʊ]音。

英语中的[əʊ]音,术语称做合口双元音,换句话说,你发此音的过程就是在用嘴唇做一个圆形的过程,嘴由开到合:先是形成一个饱满的圆形,然后将这个圆形收缩成一个小圆,亦即合口。

而到了美语里,这个变异了的[oʊ]音则是从一开始就固定在那个饱满的圆形上的,无后续的合口动作。

当然好练了,你把嘴张圆喽,然后吐气、发音就成了,千万别合口,直到[oʊ]音发完了,嘴部肌肉才可松懈下来(请听一下:[oʊ])。

再典型不过的就是NO这个单词的发音了。

[8] 不可小视的清音浊化问题。

在英语里,我们知道有一条清辅音浊化规则,亦即当清辅音如[k][t][p][tr]等位于字母S之后,且该音节为重读音节时,这些清辅音当浊化为[g][d][b][dr]等。

而美语里的清音浊化问题则远远超出了上述规定。

我们可以试着这样概括美语中的另一条常见的清音浊化潜规则:当一个清辅音位于两个单元音之间时,该清辅音通常浊化为相应的浊辅音。

如letter[‘letə][‘lɛtər],美语的实际发音为[‘lɛdər]。

值得一提的是,浊化并不是说[t]完全变成了[d]音,而是说这个[t]音发得很接近于[d]但又不象[d]发得那样重,呵呵,明白了么?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在“英语口语的学习方法”一文中我曾给大家出了一道题:你怎样读W A TER
这个词,通过这个词就可以看出你发的是标准的英音、美音或者是英美音混了。


据以上各条的讲解,大家想必已经弄清楚了,W ATER[‘wɔ:tə][‘wɔtər]的英美音发法上至少存在三点差异:(1)美音的[ɔ]要比[ɔ:]的口型略大些,接近于[a:]音;(2)[ər]要卷舌,而[ə]不可以卷舌;(3)[t]要浊化成[d]。

啊哈,那现在你发的是英音哩还是美音,仅就这个单词而言?
[9]美音的简化处理。

在竭力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过程中,美国人要求独立的,不仅有政治、经济,还有语言。

虽然地域会使某语言变异,但人为的干预对这种变异也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美语就是典型的这样一种情况。

美语对于英语的改造发生在整个语言体系当中,但整个改造过程都可以说是以一条最根本、最易把握的原则为指导思想的,即,将一切简而化之。

从发音的角度讲,美语的简化规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化不规则为规则:比如C lerk [kla:k][klərk],这里的ER组合在英语里完全是不规则的发法,而美语则将它规则化为[ər]。

再比如,HISTORY[‘hɪstrɪ][‘hɪstərɪ],英语将字母O漏掉从而发出[tr]音,是双音节单词;而美语则将这个词规则化,按发音的基本规则分为三个音节,人们在识记该词的过程中就不易将那个O漏掉。

这样的情况在美语里有很多,更典型一点儿的当然是非INTER ESTING莫属了,你会发么?(2)充分利用连读爆破规则,能省则省:这得提一下美语里很特别的那个[h]音,该音在美语里发得很弱很弱,弱到了可以省略的地步,以致于形成了一系列的听音难点。

如Tell him,Tell her,在美语里便可以发成[‘tɛlɪm] [‘tɛlər]。

另外,有些美国人在发WH组合时,愿意在[w]音前加一个[h]音,如WHITE[hwɑɪt],挺有意思的。

在美语,尤其是美语口语中,还存在着一种让人发晕的省音现象,亦即将多个单词利用连读爆破拼合在一起发出,细分的话这又要分成好几部分,这里只挑重点的说好啦:将to of have me you等虚词与其它词合并到一起,如gotta(got to),gonna (going to),ki nda (kind of),lotsa (lots of),musta (must have),gimme (give me),waddya (W hat do you),I dunno (I don’t know)。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了,许多缩合是以a结尾的,但我要提醒你注意一点,这个a不在重音节上,因此应弱化成[ə]。

(3)将一些特殊词汇做特殊处理。

有些学生将tomato读成[tə‘mɑ:təʊ],但又将potato读成[pə‘teɪtoʊ],这便是英美音混淆的典型表现,对于这一类外来词汇,美语与英语背道而驰,将a规定为[eɪ]音。

[10] 美语的重音。

在谈美音的简化处理时,我们实质上已经超脱了单词
层面,过渡到了词组或句子层面。

而当我们谈及句子的发音时,就不可避
免地要谈及重音问题。

美语与英语在重音上差异悬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单词的重音,另一个是句子的重音。

前者属个别现象,后者属普遍现象。

先谈单词的重音差异,对于一些外来语,尤其是源自法语的外来语,英国人习惯于将单词重音放在第一个音节上,而美国人则放在第二个音节上,如ballet [‘bæleɪ][bæ’leɪ], café[‘kæfeɪ][kæ’feɪ]等。

不过有时则又要反过来说,即美国人重读第一个音节,英国人重读第二个,典型的如research [n.] [re’sɜ:tʃ][‘risɜtʃ],还包括一些以ham, wich, c ester等结尾的地名发音差异。

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规律可遵循,建议在学习单词要特别注意一下重音的英美语不同标注。

现在我们转向更具普遍现象的句子重音差异:其实很简单,美语在简化原则的指导下,将句子重音压缩成一到两个,所重读的也就是说话人想强调的那个内容,句子说得就如同一个单词,这就是著名的语言连锁现象。

关于这一点我在我先前的那篇文章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里只重复一下要点,重音位要读得慢些清楚些,非重音位要通过连读爆破尤其是弱化一气呵成。

而英音呢,则是重音散乱,一个句子的重音通常集中在实词、特殊疑问词、感叹词,指示代词及人称代词等上面。

我们因此而普遍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美语发音含糊不清,而英音口齿清楚。

举个例子就差不多了吧:May I have your name? May ‘I ‘have your ‘name?May I have your ‘n ame?对了,也要特别注意一下否定句两种语言的重音位置才好。

作为本文的收尾部分,我想强调一点:有人说美国是个大熔炉,亦即不存在什么纯粹的美国人,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共同组成的那么一个美国,所以口音各异,什么样的发音都有。

英国呢,苏格兰人的英语我是听了多少回都还是听不明白。

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这里做英美语的发音区别,是以标准美语与标准英语为参照点的。

熟悉这两种占主流的英语,那么我们便等于有了一个坐标,再碰到其它不管什么类型的英语时也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以静制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