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2017年4月浙江选考考前特训学考70分快练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2教材基础实验
1.(2015·浙江10月学考)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反应后呈橙黄色
B.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后呈红黄色
C.向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热后溶液呈紫色
D.用苏丹Ⅲ染液处理花生子叶切片,观察到油滴呈蓝色
2.某兴趣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的NAA对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见表。
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应选用的NAA浓度(mg/L)范围是()
A.0~200 B.200~400
C.400~600 D.600~800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B.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先制成装片,然后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
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D.将洋葱表皮放入0.3 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4.下列操作不需要染色的是()
A.观察花生种子组织中的油脂
B.用种子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C.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
D.观察黑藻中的叶绿体
5.(2016·浙江深化课改协作校期中联考)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B.黑藻叶片不能用于质壁分离实验,因为无紫色大液泡、有叶绿体干扰
C.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时,可看到细胞中染色体正向细胞两极移动
D.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一段时间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不会出现紫色
6.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活动中,用到50%的乙醇溶液,其作用是() A.消毒B.解离
C.洗去多余染料D.分散细胞
7.利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黑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B.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有紫色的脂肪颗粒
C.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在质壁分离过程中体积逐渐缩小
D.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8.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9.在将显微镜的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
A.转动细准焦螺旋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10.观察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时,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少,而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多,原因是()
A.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
B.间期细胞中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C.分生区的多数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
D.染色后容易观察到间期的细胞
11.某同学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这说明()
A.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细胞
B.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
C.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12.如图为水分进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大致相等
B.提取质膜时,可用图2中所对应的外界溶液
C.提取血红蛋白时,可用图3中所对应的外界溶液
D.将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入蒸馏水中,最终将出现类似图2所示的结果1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
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14.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A.滤纸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实验结果
B.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
D.滤纸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不分散
15.用过氧化氢进行相关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得到相应曲线图。
其中对酶的特性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图乙分别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和催化作用
B.图丙、图丁说明温度和pH能够改变酶的催化效率
C.图甲、图乙所示实验中的自变量分别是催化剂的种类、有无催化剂
D.根据图丙、图丁实验结果可知,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绘制的曲线一定位于两曲线之间
16.某同学提取得到叶绿体色素溶液后,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色素随层析液扩散得到如图结果,则1、2、3、4四条色素带依次表示()
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D.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17.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实验①B.实验②
C.实验③D.实验④
18.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画线2~3次
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19.把一株牵牛花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然后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不能
用于验证()
A.光合作用需要CO2B.光合作用能产生O2
C.光合作用需要光D.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20.关于探索淀粉和蔗糖水解作用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淀粉和蔗糖分别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反应结果不呈现颜色反应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能水解,生成物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呈红黄色
C.蔗糖与蔗糖酶混合后,需要放在沸水浴中保温15 min
D.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需要放沸水浴保温2 min
2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如何()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D.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22.下图是某同学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搭建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正确的是()
23.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现象和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2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B.实验材料需要用醋酸洋红液解离
C.解离后的实验材料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细胞质的流动
D.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将减少
25.下面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苹果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是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理想材料②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③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
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颜色变深
④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⑤各种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实验,确保单一变量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⑤
答案精析
1.B[淀粉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呈蓝色,A错误;葡萄糖是还原糖,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加热后呈红黄色,B正确;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几滴B液后呈紫色,C错误;花生中的油脂经苏丹Ⅲ染液处理后呈橙黄色,D错误。
] 2.C[实验数据表明,NAA浓度(mg/L)在0~400间生根数随着NAA浓度增加而增加,超过600时,生根数目随NAA浓度增加而减少,因此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选用的NAA浓度(mg/L)范围为400~600,C正确。
]
3.B[若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细线上的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故不会出现色素带,A项错误;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C项错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应先制成装片,然后再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B项正确、D项错误。
]
4.D 5.A
6.C[50%乙醇溶液的作用在于洗去脂溶性的染料苏丹Ⅲ。
]
7.C[黑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双层膜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应为橙黄色,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因渗透作用失水,液泡体积逐渐缩小,C正确;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已经死亡,染色体不能向细胞两极移动,D错误。
] 8.D[分析题图可知,与正常植株相比去顶芽植株主根长度短,说明去顶芽主根生长减慢,A错误;顶芽能产生生长素,去顶芽后植株合成的生长素量减少,不是不能合成,B错误;生长素由顶芽向下运输是极性运输,C错误;由题图三组柱形图可知,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D正确。
]
9.B[由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知,换用高倍物镜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
10.A[由于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95%左右,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
11.A[质壁分离的条件之一是细胞保持活性,若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说明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细胞,A正确;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是由于细胞液的溶剂分子扩散出细胞,B错误;质壁分离的条件之一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C错误;中央液泡失水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收缩,但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因此出现质壁分离现象,D错误。
]
12.C[根据图示细胞形态可知,图1、2、3中的三种细胞分别处于等渗、低渗、高渗溶液中;提取质膜和血红蛋白时,都需要用低渗溶液;将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放入蒸馏水中,最终该细胞将吸水胀破。
]
13.B[掌握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半透膜和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水分子扩散的方向(顺浓度梯度扩散)和扩散的速率是解题的关键。
仔细观察图示,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由于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液面上升速率较大。
]
14.C[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将得不到清晰的色素带。
]
15.D[图甲的自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图乙的自变量为催化剂的有无,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图丙和图丁说明温度和pH能够影响酶的活性,但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的曲线可能处于两曲线之间,也可能在两曲线之外。
] 16.A[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滤纸从外到内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
17.B[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不宜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故实验①不合理;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故实验③不合理;本尼迪特试剂呈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不适合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故实验④不合理。
] 18.B[色素易被滤纸吸附,故用纱布过滤,A错误;每次重复画色素滤液细线时,需等干燥后再进行,C错误;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因此研磨叶片时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或丙酮,D错误。
]
19.B[装置信息显示,铝箔可遮光,NaOH可吸收CO2,“白色”与“绿色”部分的单一变量为有无叶绿体,故该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是否需光,是否需叶绿体,但不能用于验证是否能产生O2。
]
20.C21.D
22.C[构成DNA的碱基有4种,分别是A、T、C、G,不存在U,A错误;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其中A和T之间由2个氢键相连,G和C之间由3个氢键相连,C正确,B、D错误。
]
23.B
24.D[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要用分裂旺盛部位的细胞,而不能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材料要用15%的盐酸和95%的乙醇(1∶1)解离;解离后的细胞已成为死细胞,不可能观察到细胞质流动;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看到的实际面积小了,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会减少。
]
25.B[还原糖鉴定实验的实验材料:含有较多的还原性糖;材料的颜色应为浅色或白色,以避免影响实验结果,苹果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颜色较浅,是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理想材料,①正确。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酶已失活,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不会出现气泡,②错误。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液泡颜色变深,③正确。
实验的变量是指在实验中会发生变化的相关量,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影响实验的结果,它们均属
于实验的变量,④正确。
有的实验必须设置空白对照实验,有的实验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实验,可以前后对照,⑤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