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抱抱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情感沟通能力;
2.发掘幼儿身边有关“抱抱”的现象,以及描述他们的感受;
3.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黄色、蓝色及其他颜色的棉球或海绵;
2.分别写有“哭了”、“受伤了”、“开心了”的小卡片,每种卡片至少10张;
3.视频或图片资料,展示不同阶段的抱抱。

教学过程
导入阶段
1.教师问:大家知道“抱抱”是什么吗?为什么要抱抱呢?(鼓励幼儿分享自己
的理解)
2.通过视频或图片资料,向幼儿展示不同场景下的抱抱,询问幼儿情感和感受。

拓展阶段
1.教师将红、蓝、黄色的棉球分发给幼儿:红色的棉球代表哭了,蓝色的棉球代表受伤了,黄色的棉球代表开心了。

2.发放小卡片,每个孩子随机拿到一张后,自己认真地看一看。

3.假设现在小明拿到了“哭了”这张小卡片。

小明需要表演出来,让大家猜一猜
他是为什么哭的,并找一个同学来安慰他,给他一个抱抱。

4.教师同样向幼儿提问、分享感受或示范行为,帮助幼儿理解“抱抱”的意义和
重要性。

撤离阶段
1.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教学总结,回答导入阶段的问题,强调“抱抱”对于建立友好关系及沟通的重要性;
2.教师提醒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多与家人、朋友之间进行抱抱,增进关系;
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看到受伤哭泣的朋友时,可以主动扶起他们,安慰他们,给他们一个抱抱。

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幼儿发掘身边有关“抱抱”的现象,并描述他们的感受。

教学要点
1.“抱抱”做为沟通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对于幼儿的情感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在进行“抱抱”的时候,幼儿需要注意情感传达的方式和情感表达能力;
3.简单清晰的教育活动,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培养幼儿的感情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