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教案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实验结束汇报现象
填好课本中填空
根据数据描点画出图像,总结归纳出结论
学生回想后回答。
学生思考后回答。
作业
反馈
教学
反思
引入
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那么沸腾时又有什么特征?同学们一定都见过水烧开的情景吧?请你来描述一下水开时有什么特征?
师:水开时水的内部有什么特征呢?同学们清楚吗?
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一问题通过实验来探究。
生:有气泡,有大量白雾还听到声音。
生:不清楚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观察水的沸腾
液化和液化
课题: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认识沸腾是在特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知道液体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但仍需吸热。知道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会查沸点表。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和气泡的变化特点。
活动:介绍器材。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作,一人负责看温度计的示数,另一人负责看时间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同学们主要观察沸腾前后水中的气泡的多少、大小、部位有什么变化和温度有什么变化,同时还必须关注每个细节,比比谁发现的多。
师:为了收集数据就要设计一定的表格,同学们能设计出来吗?
先展示学生的表格再多媒体展示(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用纸杯加热水)
1、多媒体
2、分组:水、酒精灯、铁架台、烧杯、泥三角、火柴、温度计
3、演示:纸杯两只、水、酒精灯、铁架台、火柴、温度计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点 评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探究活动
复习
1、什么叫汽化?汽化有哪两种方式?
2、夏天为什么在地面上洒些水会感到凉快些?
3、如何晒衣服才容易干?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实验结束再加少许冷水观察是否还沸腾,再次沸腾后将酒精灯熄灭,观察是否还沸腾。
学生实验
学生讨论后设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表格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实验结论
实验结束后多媒体再现沸腾过程
实物展示台展示图像
板书: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了解一些液体的沸点,并指出沸点与气压有关。高压锅内气压高以高原上水的沸点低于100℃。
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描述平时看到的沸腾现象,老师问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引出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自认为非常熟悉的沸腾现象其实对其认识并不全面。学生实验老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工协作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结束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绘出图像分析得出沸腾的特点。通过与蒸发现象对比加深印象。
教学资源
(板书)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板书)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练习:1、试管中盛有水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会不会沸腾?为什么?
2、(多媒体:纸锅烧水)为什么能用纸锅烧水?
对比蒸发与沸腾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蒸汽机,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2)根据实验数据会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并能通过分析图像的特点得出沸腾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水的沸腾
教学策略:通过分组实验
教学难点:加热水的时间太长。
突破方法:改进酒精灯的火焰、用泥三角对酒精灯直接加热且水量为60至75ml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