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备课人:
课题:9自然之道课时数:2 教材解读: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而《自然之道》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课文讲述了作者一行人到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一只
幼龟把头探出巢穴,被嘲鸫啄咬时,不顾向导劝阻,让其把幼龟抱向大海。
后来,
成群的幼龟得到外面安全的错误信息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令作者非
常后悔。
文章通过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知道如果违背
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反而容易干坏事。
也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感受自
然的神奇,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习本课,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疑促读,读中感悟,在探究、体验中受到启迪。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通过初读、再读、细读这三个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学生体会逐步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难点:理解课文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板块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质疑导学(一)谈话导入,引发兴
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
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
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
秘。
今天,你们将和老师
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理解这里的
“道”是什么意思?“自
然之道”呢?
3.学生结合预习和课文
初识“自然之
道”,从题目字面
上了解什么是
“自然之道”,此
处对“道”的理
解仅仅是对题目
的浅层次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
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
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在规
律。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
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
故事──《自然之道》(板
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
到启示。
2.悬疑读文:读课文题
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
么意思?带疑初读课文,
感知课文。
3.自主质疑。
教师筛选
出重点问题,深入探究。
容质疑。
兴趣。
第二板块:点拨助学1.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依
据学情重点指导。
教师依据学情纠正出现
的错误,着力指导难写的
字。
2。
整体感知课文容。
教师
巡视指导。
3.概括文章主要容。
教师
进行方法引导
1.学生听写词语,学生
能发现各组词语的特点
并分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
准字音,读通句子,想
一想,他们之间发生了
什么事?
3.学生自主概括学会一
种概括文章主要容的方
法
检查预习,了解
学情,针对学情
进行重点指导,
以学定教;其次,
扫清字词障碍,
为理解容做准
备;发现词语特
点并分类,进行
词语积累的归类
训练。
整体感知
课文,对文章容
进行归纳。
通过
对概括方法的引
导与提炼,学生
学会用简短的几
句话说清主要
容,掌握概括容
的一种方法。
这
样设计旨在找准
教学的起点,真
正做到以学定
教,顺学而导,
以疑促读,探究
体验,深入感悟。
第三板块:探究解疑深入文本,体验感悟。
1.学习三、四自然段:
研究“救”的原因,体会
我们救幼龟的“一片好
心”,感受自然的神奇等
容。
2.抓住有关词句,理解我
们和向导救幼龟的原因。
3.指导感情地朗读。
4学习五至八自然段:研
究“害”的惨烈,突出对
幼龟的“伤害”,体会愚不
可及等。
教师创设情境,
默读课文5-8自然段,画
出有关句子,体会幼龟受
到的伤害及人们的愚不可
及。
5.探究“救”了一只,却
“害”了更多只的多重原
因,反复揣摩,触动学生
“心灵”。
为什么这样一片好心
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更
多的幼龟呢?
引导学生抓住“悲叹”
等,角色体验朗读。
到底
是为何而悲、为何而叹?
1.学生能抓住重点词
句,读懂我们救幼龟的
原因。
2.抓住重点词“探”和
“若无其事”等理解词
义;结合词语,读懂向
导口中“自然之道”的
含义,进行有感情地朗
读,在读中理解、感悟
和体验。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
四自然段。
4.结合有关重点句子理
解体会、想象表达。
想象当时的情景,进行
写话练习,通过“语言
表达”丰富原文画面,
以写促悟。
感情朗读,
触动学生情弦。
5.探究原因:引导学生
关注全文,学生在文章
关键处反复揣摩,由浅
入深地悟出“救一只,
害更多”的多重原因,
体会出人们的愚不可
及,领悟道理。
体会愚蠢,得到启迪。
【设计意图:
充分预设学生质
疑点,借助语言
文字,抓住关键
词语,进行语言
文字训练,学会
通过借助词典、
联系上下文等方
法深入理解词语
并体会词语在表
情达意方面的重
要作用,突出第
二学段的特点;
在理解词句的基
础上,指导有感
情地朗读,体会
情感。
第四板块:分层测练探究写作:观察生活中的
动、植物等,看有什么新
发现?把新发现写下来。
探究写作:观察生活中
的动、植物等,看有什
么新发现?把新发现写
下来。
第五板块:应用升华推荐阅读:刚才我们解决
了大家的疑问,你还有哪
些感兴趣的容?推荐阅读
容。
推荐阅读:刚才我们解
决了大家的疑问,你还
有哪些感兴趣的容?推
荐阅读容。
再引导学生进入
大自然,进行新
的发现和探究。
整个设计,从单
元和专题的整体
考虑进行了全面
规划和构思,注
重了与生活的联
系,体现了大语
文观,注重了探
究、体验,实现
了对方法的学习
和迁移运用,发
展了学生的语文
素养,体现了语
文学科的特点。
板书设计自然之道
遵循人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
突场景。
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
我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主线明确,目标定位准确,按照从整
体一部分一整体的结构进行教学。
一、成功。
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自由辩论。
联系上下文,谈谈对向导的看法。
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
学生们敢于大胆发
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
有的同学认为向导做的对。
以此来让
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有的同学说向导做的不对。
不能以牺
牲几十只幼龟的生命为代价来让人们觉醒。
还有的同学认为向导的做
法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
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二、遗憾。
一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之中。
课堂,是教师精心为学生搭建的可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进取全面发展的平台。
课堂上
缺少了学生的活动,或者说学生的活动不充分,或者说没有使全体学
生动起来,那么,这个课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
这是我在这节课操
作上的首要缺失。
我通过观察估算了一下,在这节课中没有完全动起
来(主要是脑动)的学生占着不小的比例。
是什么原因呢?对学生情
况把握不准确,在教学构思上对主体性和全员性考虑不周全是其主要
因素。
二是朗读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它对领悟情感冶情操培养情趣很有好处。
所谓读文悟道披文入
情,强调的就是读。
这节课中,对朗读的处理,没能很好地与阅读教
学的特点统一起来,从而使阅读教学显得单薄,显得缥缈,显得没有
多大的实际意义。
这是因教师的操作不慎而造成的缺憾。
三是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
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进取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评价犹如催生剂,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风貌,给学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
我明于心而未能明于行。
今作如此反思,意在矫正自我,改进教学,使教学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