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发布时间:2022-06-07T02:40:11.74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期作者:张雪高亚楠王伟
[导读]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
张雪高亚楠王伟
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

方法:选择2020年9 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药物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 联合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 和干预组( 联合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类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组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干预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干预组综合优势更为显著。

结论:对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行性高,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药物中毒;针对性护理
药物中毒发生率的升高对病人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应更注重护理的流程方法,进行恰当合适的护理。

首先应使病人及时进行治疗,血液透析和血流灌流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使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治疗手段,在治理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护理,能更好的满足病人需求[1]。

为确定血液透析和血流灌流治疗药物中毒病人的最佳护理模式,故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9 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药物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5例,男女人数:25:20,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1岁,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45例,男女人数:27:18,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1岁,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

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知情同意,且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学委员会审查。

1.2方法
对照组: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含:必要的健康指导,正确的饮食康复的护理指导。

干预组: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加强对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控:加强对生命体征的观测和分析,包括病人的体温、血压及心率等。

记录时间为每次间隔半小时,因为血液灌流操作中出现低血压概率较高,可使用血泵开展引血操作,姿势应保持平卧位,使血容量及时得到补足。

当出现反应异常的情况时,可利用血管活性的药物,使血压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中;(2)检查体外循环凝血因素:在治疗中可能会发生抗凝剂不足。

血流量偏低或透析管路曲折等情况,实操时要注意监控灌流血压的色泽,根据动脉压力的改变做细致的检查,一但出现特殊情况应尽早解决,必要时增加低分子肝素的使用。

透析管路自身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应注重对穿刺肢体的护理,注意对管路接口进行合适的处置,以防脱落的情况出现;(3)合适处置:透析后应保证操作的无菌性,加强对皮肤穿刺位置的护理。

穿刺位置周围要保证干净无污染,以防发生感染。

另外,加强对病人的心理辅导也是至关重要的,医护人员积极与病人沟通,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减轻紧张焦虑的情绪,保证病人的情绪稳定。

1.3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24.0 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各表述为例(%)、x±s,行2检验、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案例的护理效果分析
干预组(18.70.5;7.60.4)意识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29.60.3;12.40.3),p<0.05。

2.2 两组案例的安全性评价
干预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即干预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药物中毒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对病人产生的消极影响是直接作用于病人本身的,因考虑用药情况,目前多采用血液透析进行相应干预,通常采用半渗透膜排除方式治疗。

血液灌输通常指固态吸附剂灌流器将病人血液里的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排除后再将血液重新输回病人体内,整体效果显著。

除了必要的治疗外,合适的护理方式有助于提升病人的治疗效果。

临床护理指标方案作用效果明显,在出现多种并发症的情况下,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对病人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研究表明,当护理流程得以切实落实后,整体价值显著,能满足病人需要,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2,3]。

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病人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说明在联合治疗后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更有助于病人的恢复与痊愈,护理效果更好。

除此之外,在对两组案例进行安全性评价时发现,干预组食欲不振、骨痛症状、血压异常等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干预不良反应率低,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由此也可进一步佐证针对性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有更明显的护理效果,更适用于联合治疗后患者的康复需要,有一定推广普及的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患者中有明显的优势[4],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蔡敏,张彩云.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过程中循证护理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18):174-175.
[2]杨红.针对性护理对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毒患者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3):2330-2331.
[3]谢聪琳.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9):124-125.
[4]杨萍,刘爽,王文霞,支娟.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3):107-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