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络酮朕合氨茶碱对小儿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络酮朕合氨茶碱对小儿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02T07:23:02.931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作者:蒋先红[导读]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对于小儿呼吸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方法选2019年2月到2021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对象,将90例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患者。

A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B组使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药物进行治疗。

结果 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8/4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1/45),A组患者
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B组(P<0.05)。

B 蒋先红
楚雄州武定县人民医院云南武定 651600
摘要: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对于小儿呼吸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方法选2019年2月到2021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对象,将90例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患者。

A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B组使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药物进行治疗。

结果 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8/4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1/4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B组(P<0.05)。

B组患儿呼吸频率、心率与紫绀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18.6±2.4)h、(20.5±2.3)h、(19.7±3.1)h,B组指标要优于A组(P<0.05)。

结论常规治疗方式与纳洛酮联合氨茶碱药物治疗方式比较,后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呼吸的频率,缩短心率和紫绀恢复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纳洛酮;氨茶碱;小儿呼吸衰竭;生活质量
急性护理衰竭属于呼吸科危急重症,发病群体主要是小儿,这类疾病也是导致幼儿死亡主要因素,并且死亡率比较高[1]。

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及时开展治疗。

本次就2019年2月到2021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对象,分析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对于小儿呼吸衰竭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2019年2月到2021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呼吸衰竭患者90例作为对象,将90例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患者。

A 组男性是10例,女性有8例,年龄均在1~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2±2.1)岁。

病程均在1~3天之间,平均病程为(1.6±0.3)天。

B组男性是11例,女性有7例,年龄均在1~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4±2.2)岁。

病程均在1~3天之间,平均病程为(1.7±0.4)天。

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数据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A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现象进行纠正,给患者进行保暖,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与低流量的吸氧式治疗,加强并发症症状治疗干预。

B组采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药物进行治疗,把0.01-0.04毫克/千克纳洛酮药物放置到5毫升5%的葡萄糖溶液当中,再给患者实施静脉推注,每隔四个小时进行一次。

当患儿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将0.2毫克/千克的纳洛酮药物放置进30ml5%的葡萄糖溶液当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推注。

另外,在30ml5%葡萄糖溶液当中,把3.5毫克/千克的氨茶碱实施静脉滴注,滴注速度需要在半个小时之内滴完,每隔八个小时进行一次滴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与紫绀恢复正常的时间[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不良反应发生指标以(%)表示,行X2检验。

各项指标以(X±s)表示,行t检验。

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8/4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1/4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B组(X2=6.05,P<0.05)。

2.2B组患儿呼吸频率、心率与紫绀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18.6±2.4)h、(20.5±2.3)h、(19.7±
3.1)h,B组指标要优于A组(P<0.05)。

详情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和紫绀恢复时间情况比较
3结论小儿呼吸衰竭属于临床比较常见急性重症,极易有小儿脑组织由于缺氧所导致不可逆性脑功能破坏情况,为确保小儿呼吸衰竭疾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小儿死亡率。

小儿呼吸衰竭疾病治疗当中采用洛贝林或是机械性通气治疗,常规药物治疗会致使多种不良反应的出现,
很难达到预想的治疗效果[3]。

此次的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B组。

B 组患儿呼吸频率、心率与紫绀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18.6±2.4)h、(20.5±2.3)h、(19.7±3.1)h,B组指标要优于A组。

说明在小儿呼吸衰竭的治疗当中,采取纳洛酮和氨茶碱两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紫绀恢复正常的时间。

主要是由于纳洛酮的化学结构和吗啡比较接近,对于吗啡的亲和力比较强,容易结合吗啡样的物质与阻滞阿片受体,可以有效对呼吸抑制情况进行抑制,加强患者中枢神经兴奋性,能够有效的增强患儿呼吸功能。

氨茶碱药物本身可以针对患儿呼吸道平滑肌起到松弛的效果,因为这类药物中间会有插件作为嘌呤类的受体阻断剂。

能加强患儿膈肌收缩的能力,让患儿的呼吸系统恢复到正常。

纳洛酮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通气的功能,减少患儿脑部组织损伤,对脑部与呼吸性循环采取措施降低。

缩短患儿呼吸频率、心率与紫绀恢复正常的时间。

减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儿整体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常规治疗方式与纳洛酮联合氨茶碱药物治疗方式比较,后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呼吸的频率,缩短心率和紫绀恢复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彩萍.纳洛酮与氨茶碱并用抢救小儿急性呼吸衰竭80例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6):99-100.
[2]刘德光,黄绍清,张霞.纳络酮与氨茶碱合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42例报告[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3,20(1):47-47.
[3]李文君,张裕民,刘亚红,等.小儿急性中枢性呼吸性衰竭辅以纳络酮治疗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590-45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