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1.4亿年的中华鲟, 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现存 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水中 国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濒危 物种。
2012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
1、大气污染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3、垃圾处理问题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关视频/programs/view/IR9MfRAmawc
原因
9%耕地,消耗35%化肥,20%农药
2010年彻底关闭
上交利税2亿元,治理13-14亿元
是一条生命保障线
3、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及主要特点
——东西差异:耕地、森林、水资源(东部);能源、矿产、草地(西 部) —— 南北差异:耕地、能源(北方);有色金属、水资源(南方) 国土资源 总量位次 人均比值 3 1/3 矿产资源 3 3/5 耕地面积 4 1/3 河流年径流量 6 1/4 森林面积 6 1/5
从黑龙江省瑷珲(1983年改称黑 河市)到云南省腾冲
第二节、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基本特点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一、自然资源基本特点
1、总量大、类型多
——从耕地、森林、草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太阳能、煤炭资 源、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体现
2、人均资源量少
——从人均耕地、森林、草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水能、煤炭资源等 方面体现
3、空间分布不均
矿产资源短缺的危机(石油、黄金价格) 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我 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材、有色金属和矿物 化肥的进口国;我国生产一美元的价值能 源和矿产资源消耗率高,加剧了矿产资源 的危机)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存在问题 贫矿多、富矿少,伴 自然 生矿多,分选冶炼困 原因 难 1、乱采滥挖 2、毁林开矿,破坏环 人为 境 原因 3、采一丢其他,矿产 资源浪费严重 相应对策 研究贫矿的利用,解决伴生 矿分选问题,扩大矿产的利 用范围
2012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二、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
1、我国水资源
消耗量大
一滴咖啡——消耗1100滴水生产 一杯啤酒——消耗3300升水 吃一公斤牛肉——消耗16000升水 人/年——100万升水(三天一个油罐车的 水)
分布
缺水
合理、充分地利用我国水资源的措施
(1)跨流域调水:以余补缺,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 不均问题:如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引滦入津等。 (2)修水库:蓄洪补枯、蓄丰补欠,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 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的问题。 (3)节约用水: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节水的潜力巨大。 (4)防治水污染:我国水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危机的 程度。
5、水土流失问题
6、旱灾和水灾问题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8、WTO 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 WTO 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 方面是国际上的 “ 绿色贸易壁垒 ” 。由于 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水质标准所规定的检验项 目已达135项 。我国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增加了71项水质指标 ,原来有35种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资源消耗的环境后果
(1)温室气体 积聚与气候变 化
根据英国风险评 估公司 Maplecroft2009 年公布的温室气 体排放量数据显 示 :
二氧化碳排放量(亿吨)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7 12.9 12.47 8.6 6.1 5.86 5.14 4.71 60 59
我国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60岁,10%
问题?
解决?
3、粮食和农业
——人口剧增带来的粮食供应挑战。 ——现有技术水平带来的粮食产量增长停滞。 ——人均耕地面积的进一步锐减、农业用地质量 的退化、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世界面临的粮食和农业问题
全球谷物产量持续增加,但水平降低。 人均占有不均衡。 世界谷物库存降到3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许多地区增加耕地面积潜力已接近极限。 在大多数地方营养不良人口绝对数量增加。
世界海洋和淡水渔场的捕获量正在接近可持续 产量的极限(1亿吨)。 其次是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石油污染。 海岸带的富营养化和海平面的上升。
相应的对策
一是禁止过渡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二是防止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环境。
营养物 质输入
富营养化偶合作用
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超标 藻毒素 生物中毒
水文条件
4、资源禀赋欠佳 ——除林地资源外,大部分资源质量较差。
5、资源潜力可观 ——地质演化历史复杂,成矿条件良好,预示着巨大的找 矿远景和资源潜力; ——存在着大量矿产资源调查的空白区:西部地区和东部 地区的深部地段(矿山:700-1000m)。 ——能源和矿产资源利用率低,资源节流潜力巨大。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稀缺与冲突
第一节 全球视野 (空间尺度) 第二节 中国态势
第三节 关于自然资 源问题的论争
主要内容
理解自然资源问题就是要理解自然资源稀缺的含义及造 成的原因。
要求从全球视野和我国视角来认识自然资源稀缺点严重 性。并且了解关于对自然资源问题的几种观点。
重点内容: 世界的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等重大问题;中国自 然资源稀缺表现。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所带来的环境影响。
长江流域: 长江 (流经:江西 重庆 安徽 江苏 湖南 四川 西藏 浙江 上海 青海 湖北 云南)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 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 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 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野生东北虎
中华鲟
水体富 营养化
营养物 质输入
氧、碳循环
水和沉积物 界面氧化电位 水体生物毒素 重金属沉 淀溶解 有机物的 迁移降解
种群结构改变
铁锰形态 好氧/厌氧 水体生物死亡
6 生物多样性减少
近年的初步统计:大约有398种脊椎动物 濒危,占我国脊椎动物的7.7%,有1009 种高度植物濒危,占全国高度植物总数 3.4%。 较少的原因(物质入侵)
SF5CF3(三氟甲基五氟化硫)。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基里巴斯都已经宣告
面临灭顶之灾以及马尔代夫群岛。 全球变化的具体影响在许多方面都不确定, 因此,现在有许多针对性的研究。
六种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
种类 CO2 CH4 N2O 氢氟烃(HFCs) 全氟烃(PFCs) SF6(六氟化硫)及其他 增温效应/% 63 15 4 11 7 生命周期/a 50~200 12~17 120 13.3 50000 3200 100 年全球增温潜势 1 23 296 1200 — 22200
2、世界人口的趋势-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按照联合国人
口处的预测,1990-2025年期间,世界人口将增加
32亿,其中30亿发生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未来增加人口中的90%将是城市人口。 发达国家每增加一个人消耗的自然资源要多。美 国人均耗用资源量是同属发达工业国英国的2倍, 是一些非洲国家人均消耗量的24倍还多 。
自然资源的稀缺和冲突已成为当代 全球性问题
如果人类按照目前的速度消耗地球资源,那么到2050年人类 将消耗掉相当于两个地球才能提供的全部自然资源。 ——《2006地球生命力报告》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6-10-24)
第一节 全球视野(空间尺度)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
二、资源的冲突与争夺 三、资源消耗的环境后果
2012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我国土地资源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城市化工业化驱动;水 土流失、沙漠化 ——人均耕地面积锐减
注: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人均耕地0.795亩(折0.053 hm2)确 定为人均耕地警戒线
report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6 水资源
——全世界对水的需求呈倍数增长。
——水资源分布的极不均衡特性,导致全球1/3的人口居住 在面临中度至严重水源紧张的境地。 ——水资源形势趋向恶化,生活中在中等或严重水源紧张 的国家中人口比重将大幅度增加(2025年,占2/3)。
全球目前主要面临九大“涉水”问 题
1 2 3 4 5 6 7 8 9 饮用水安全状况不佳 水资源管理不善及卫生状况不佳 大部分地区的水质在下降 90%的自然灾害与水有关 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更加紧张 城市用水紧张 水力资源开发不平衡 水资源浪费严重 用于水资源的财政投入滞后
1、依法采:《矿产资源法》
2、综合利用:变一矿为矿。
5、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我国有1800多千米的海岸线,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 域,且我国海域地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温度带;有十分 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我国的海洋生活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 源都十分丰富,且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海洋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自然资源的稀缺
——全球面临一系列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大气圈
臭氧空洞
2012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12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1.1
温室效应
吸收长波辐射增温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800-2000nm被CO2,HO2, CFCs吸收。
新发现温室效应最强的物质SF6(六氟化硫)、
1.2臭氧空洞
臭氧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它是空气中的氧在太 阳紫外线的照射下或受雷击形成的。臭氧具有强 烈的刺激性,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参与烃类和 NOx的光化学反应。
破坏机理
CFXCl2 +hν → ·CFXCl +· Cl ( X为F或Cl) (1) · Cl + O3 →ClO· + O2 (2) ClO·+ O →·Cl + O2 (3) 反应(2)、(3)是链锁反应,循环进行的结果是1个· Cl 原子可以消耗10万个O3分子,结果使臭氧层遭到破 坏。 NO+O3 → NO2+O2 NO2+hr → NO+O
斯
国
国
度
本
国
大
国
国 韩
罗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美
印
日
德
拿
英
俄
加
伊
朗
(2)、土地退化:①土地侵蚀(水土流失);②土地沙漠化; ③土地盐碱化。④土地次生潜育化。⑤土地污染。
“土地退化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亦有重要影响, 因为生物质和有机质的丧失向大气释放碳并影 响土壤的质量及其保持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Parviz Koohafkan(世界粮农组 织土地司)
最年干旱占,1/4国土是过去2.2倍
“亚洲淡水银行”占全国80%以上
全球变暖——大气能量分布变化-海洋大气循 环变化-大气中温度场分布出现紊乱-天气气候 变化规律打破。
上升4度,2050年,一半的亚洲淡水银行冰川 消失-干旱季节23%居民严重缺水——水稻产 量下降30%——粮食危机。 上升1.5-3.5度——20%-70%动植物在100年内 大量灭绝——恢复需要1000万年。
5、能源和矿物原料
——目前,人类使的 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 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 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 源。 ——化石能源供应的不 可持续特性。 ——薪柴需求速度远远 超出林木的更新速度。 ——众多非燃料矿物即 将面临枯竭的危险。
能源矿产资源特点
化石燃料的世界储量寿命指数来衡量化石燃料的可 利用极限。石油41年,天然气58年,煤218年。 对最主要非燃烧矿物的需求量和消费量预计未来每 年增加3-5%。可见很主要矿物资源不久即将枯竭。 铝是224年。其中锡、锌都为21年。
根本问题:一是人均耕地面积的进一步减少,二是全 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4、生物资源
原始森林
海洋生物
生物资源减少
生物资源减少的特点
表现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 遗传多样性的减少
生态系统的较少。
目前热带生境破坏的预测表明:1975-2015年世界物种每10 年将灭绝1-11%。 原来的物质是5亿现在只有500-1000亿。 二原因之一,物种入侵。 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