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集合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活中的数学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
今天我们去姑姑家做客,一进家门就看见姑姑在量刚买的新床,因为她家的房子刚装修完,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的,可漂亮了。
我跑到姑姑身边说:“姑姑,让我来量吧,这个我们已经学过了。
”姑姑把尺子给了我,但用怀疑的目光盯着我,好像心里在说你行吗?我让表妹拉着尺子,先量了床是2米,然后又把其它的.家具也量了一下。
其中茶几1.3米、沙发2.2米、床头柜0.5米。
这时,姑姑对我说:“叶子,能不能告诉我,这些家具共有多少米?”这可难不倒我,我心里立刻有了答案:2+1.3+2.2+0.5=5.8米。
我自信地说:“姑姑,应该是5.8米,没错吧?”“完全正确,看来你是把课本上的数学应用到了生活中了。
”这时,我却不好意思了,但是心里挺得意的。
我拉着表妹的手开心地出去玩了。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2
今天中午,我和妈妈一起到超市去购物。
走进超市一看,哇!各种各样的食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首先我们来到了饮料和牛奶区,我随手拿起了一大瓶可乐看了看,发现右下角有“净含量”800克,我问妈妈这是一瓶可乐的重量吗?妈妈笑笑点点头。
然后我又拿起一袋牛奶仔细看了一下,每袋牛奶的“净含量”是200克,妈妈问我:“要想牛奶和一瓶可乐一样重,那么需要买几袋这样的牛奶呢?”我思索了一下说:“一瓶可乐是800克,一袋牛奶是200克……800除以200等于4(袋)所以我们需要买4袋这样的牛奶就和可乐一样重了对吗?妈妈微笑的说:“对的,每一个食品都有它们的净含量。
”
接着我们又来到的卖面粉的地方,我观察了一下,每袋面粉的重量是1.5千克,现在我们家每次做饼是300克,那么一袋面粉要做几
次饼呢?我想了想:1.5千克等于1500克,1500除以300等于5(次),所以一袋面粉要做5次饼。
妈妈摸着我的头说:“真聪明”。
我的`心里暗自高兴着。
最后我们又买了15个鸡蛋大约1千克,一个火龙果大约550克,看着满满的收获真开心啊!让我感受到了数学中克和千克的知识,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关于数学的奥秘哦!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3
星期天,姐姐去商店买了100根编星星的彩色塑料管,来到我家和我一起编起了小星星。
你知道吗?每两根塑料管就足够编一颗彩色小星星的了。
编星星的手工很复杂,姐姐很耐心地教我怎样折叠,我也很认真地观察模仿,很快就学会了。
不一会儿工夫,我和姐姐就用光了所有的塑料管,100根彩色塑料管编了许多颗小星星呢。
小星星在我的.手心里一闪一闪好美丽。
它们好像在对我说:”谢谢你,把我们打扮的如此美丽。
“我们俩一共制作了多少小星星呢?我心里想:一百根塑料管除以二等于五十颗。
我们一共编了50颗美丽多彩的小星星呢!姐姐说:”这么多漂亮的小星星,你、我、弟弟和妹妹四个人分了吧!“我高兴地说:”好,我算算,50 除以4等于12,可是还余2。
“ 就这样我们每人分了12颗小星星,剩下的两颗给了我的爸爸和妈妈。
爸爸高兴的说:”你们真是心灵手巧的孩子呀!“劳动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我和姐姐高兴的笑了,那笑容就像两朵绽开的玫瑰。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4
听,妈妈又要叫我出去买东西了:“周明烨,去买一点茄子和辣椒。
记着,我不饿只买你们俩份的。
”“马上去。
”这不,我又在买东西的路上了。
走到了商店,我便开始寻找茄子和辣椒,可当我找到时又想起一件事:还没问买多少呢。
想到这我便慌了,不知该怎样去买,但又想到了昨天吃饭的一件事,弟弟吃过饭后说:“哇,我的`体重比吃饭前长了2斤,78斤。
”这样就可以推断出来弟弟饭前是76斤。
好,就买三斤。
但又一想:食物在遇热后体积会膨胀,因为科学课上老师教了食物遇热后体积通常膨胀
2倍,所以要除以2。
32是1.5,因为我只吃1斤,所以1.5+1是2.5。
好,就买2.5斤。
买好回家后,妈妈急匆匆的从厨房跑出来:“刚刚忘了给你说应该买几斤。
”“没事,我都买了,2.5斤。
”妈妈听了后很听了后很是开心:“看来你已经会在生活中灵活地利用数学了。
”
这次在外买东西让我知道了现在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我已经掌握了在生活中灵活利用数学的诀窍了,以后,我会继续寻找诀窍的。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5
一次,我做完了数学作业,便拿给爸爸看。
爸爸看了,皱起了眉头,说:“昕檀,你再联系生活把最后一道题看看。
”那一道题是这样的:一根长20厘米的木头要锯成5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4分钟,锯完一次休息3分钟,那全部锯完要多少分钟?我是这样做的:20÷5=4(段),4-1=3(次),4×3=12(分钟),3×3=9(分钟),12+9=21(分钟)。
我仔细地看呀看呀,还是没看出什么毛病,只好硬着头皮问爸爸。
爸爸笑着说:“傻孩子,每锯完一次,要休息3分钟,这根木头共要锯三次,三次中间只有两个间隔,也就是说,锯三次只要休息两次,是不是呀?”我恍然大悟:中间休息时间不是3×3=9(分钟),而是2×3=6(分钟),这样,锯完这根木头总共要花12+6=18(分钟)。
后来,妈妈对我说:“很显然,文中“三次中间只有两个间隔”不准确。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第三次锯后,这根木头就被锯成“5分米长”的一些小段了,这时,就不需要考虑‘锯完一次休息3分钟’了。
”
从这个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生活里就蕴藏着有趣的数学呀!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6
“卖黄瓜咯,买韭菜咯!”想必你们应该知道我在哪了吧!星期六,我陪妈妈去菜市场买菜。
菜市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我和妈妈径直走到了买韭菜旁,阿姨说:“新鲜的韭菜五元一斤。
”妈妈说:“这样吧,便宜些,我多买点,”“我们买三斤,你
送我们一斤。
”老板娘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问道:“本来五元一斤,现在15元我买了四斤,便宜了多少?”我沉思良久,斩钉截铁说:“便宜1.25元。
”妈妈又问道:“怎么算的?”我想一位老师在给学生授课似的:“1、3×5=15(元),算出三斤共用的钱。
2、我们买了3斤,又送了一斤,就是四斤。
等于我们用15元买了4斤韭菜。
等量关系式是:总价除以数量等于单价。
15÷4=3.75(元)原来是5元一斤的`,现在只要3.75元就能买到。
要求便宜多少,就用5-3.75=1.25(元)”妈妈听后,连连点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也得意地笑了。
数学就像一只小狗,你若讨厌它,它讨厌你。
说不定还会咬你一口。
相反,你若喜欢它,它喜欢你,它就会成为你忠实的盆友。
愿“数学小狗”陪伴你一生,做你忠实的朋友。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7
20xx年1月24日星期五晴
以前,我总觉得数学就是用来学的,在生活中一点用也没有。
但今天和妈妈去逛超市后,我便改变了这个看法。
今天家里的菜吃完了,我和妈妈就一起去超市买菜。
买好菜,我们又去买了点我爱吃的红枣酸奶。
我喜欢吃的红枣酸奶有两种包装:一种是160克袋装的,2元5角一袋;另一种是8盒一组,每盒100克,共要13元8角。
妈妈立刻开始算哪一种更合算。
第二种,一组有800克,而第一种5袋正好也是800克,这样的5袋共要52。
5=12。
5元,第二种是13元8角,那第一种便宜1元6角。
这样算起来第一种合算。
但第二种包装好,一盒一盒地吃,不用一下吃太多,所以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第二种的'盒装红枣酸奶。
另外,我还买了两个小零食,一个5元9角,一个4元3角,一共10元2角。
我们一共买了87元的东西,这样,我得出妈妈买菜用的87-13。
8-10。
2=63元。
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有这么大的用处,以后我再也不忽视它了。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8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
我等在超市门口,一会儿,妈妈便拎着大包小包出来结帐了。
我本来想冲上前去问这些东西要多少钱,随后又灵机一动,也可以自己算呀,这不就是考考自己算数能力的好机会吗?
妈妈从皮包里拿出一百元钱给售货员阿姨,阿姨先从抽屉里拿出五十元给妈妈。
我自言自语:“大约应该是五十元。
”接着,阿姨又递给妈妈差不多五元。
我又想:应该是四十多元吧。
妈妈结完账走过来,我连忙迎上去问:“妈妈,你买的东西是不是花了四十多元?”妈妈笑眯眯地说:“是的`!你怎么知道?”我把刚才怎么算出来的经过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你真聪明,其实生活也是一位老师,只要你平时注意观察,多动动脑筋,她同样可以教会你很多东西。
”
是啊,在生活中数学亦无处不在,只要你有心,即使在课堂外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9
今天作文课中,老师给我们出了几道生活中的数学题目,第一题:四减一等于几?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等于三!”我想:老师怎么会出这么简单的题目呢?只见老师严肃地拿出一张纸,折了一个小角,变成了五个角,老师又沿着对角线折了一下,又变成了三个角,我恍然大悟,想:看来我们被老师戏弄了。
第二题:什么情况下二十四加二十四等于二呢?这次,我们没有马上回答,都在绞尽脑汁地想。
老师看着我们露出不解的样子,笑哈哈地告诉我们:“二十四不是一天嘛,那两个二十四小时不就是两天了呀!”我们这才茅塞顿开,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出题呀!老师让我们开动脑筋,也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有一个同学就马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四减三等于几?”现在的`数学不能按照正常的思路思考,大家想了很多种方案都不对。
解铃还须系铃人,那个提出问题的同学以实际行动公布了答案。
他拿出一张纸,折了三个角!哦,原来是七呀!接下来,每个同学都出了好几道题,大家通过不同的思考方法得出了很多种答案,玩得不亦乐乎!
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和信息啊,只要我们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它们!数学真是妙不可言啊!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0
学习了小数除法后,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做一套西服需用35分米布,现有布168分米,可以做多少套西服?我心想,这太简单了,便飞快地写出答案:168÷35=4.8≈5(套)。
可作业发下来后,我发现这道题竟然错了。
我感到莫名其妙,难道是老师判错了?直到上课老师讲这道题时,我才找到原因。
老师说:“单纯地从算式得数得数算式看,这道题等于5没有错,但你们想到没有,做完4套服装后,剩下28分米不能再做一套服装,所以这道题不管余几,都只能做4套服装。
这种方法叫‘去尾法’,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接着老师话锋一转,说:“下面我们再来做一道题:五(1)班组织春游,全班有26人,8人坐一条船,一共需要几条船?”“5条船!”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老师笑着说:“看来这次大家都动脑筋了,这就是‘进一法’。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学习知识不能生搬硬套,需要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1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吾悦广场购物。
我看中了一双运动鞋,价格200。
我对妈妈说:“就买这一双吧。
”妈妈对我说:“要货比三家,我们再去别的店逛一逛,看看有没有同款。
”于是我们又去别的店看了看,发现只有一家卖的是同款,价格也一样。
妈妈又说:“这时候就看看两家的优惠了。
”为了方便,我就将两家店分别称为甲店和乙店。
甲店满90免十块,乙店100积分免十块,之前我们在已建买了一些东西。
共获得199积分。
我想了想,对妈妈说:“甲店的优惠价是,200÷90等于二余20,2乘以十等于20元,200-20等于180元;乙店的'优惠价是199÷100等于一余99,也就是200-十等于190元。
190大于180,所以我们要在甲店购买。
”妈妈听了后直夸我:“好样的!多亏你。
”
我们知道了哪一家店更优惠一些。
通过这一次事情让我明白数学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2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数学小小问题,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好数学。
如:乘法、除法、加法、减法、平均数、统计、周长、面积等等,这此知识都学会了,它就会为我们服务,方便我们的生活。
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同时,又能使用我们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真是一举两得。
有一次,我过日,家里来了三位客人,加上我们一家四口,共有七个人。
妈妈买了一个大蛋糕,作为小寿星的我当然是切蛋糕的“持刀人”喽!这时,爸爸说“你能用三刀就把这个蛋糕分成七份吗?”我一听,赶忙拿来纸和笔,我要先在纸上画好了再切,免得把漂亮的蛋糕搞烂了。
我画呀画呀,怎么画也只有六块,怎么办呀?这时,大家凑过都来帮我出主意,可是,还是三刀切不了七块。
正当我打算放弃的时候,我想到我们的数学老师,她在教我们认识直线时讲过上,直线可以相交。
对了!我想到了!我用笔在纸上画了三下,就大声说:“我成功了!快拿碟子来装蛋糕吃吧!”
当然我们吃就用三刀分成七份的`蛋糕时,大家都觉得这蛋糕格外的香甜。
你也来学学我切蛋糕的奇妙刀法吧!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13
在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事情都能从一个普通的小事变成一个既生动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
今天,我写完作业想看一本书,却发现家里的书都看完了,我从存钱罐里拿出90元钱去买书。
到了A书店,我看到上面的牌子写着打九折,我选中了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