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 周长 沪教版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长(第1课时)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P59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图形的一周,并知道周长的含义,能用“绕()的一周的长度就是()的周长”表达图形周长。
2、通过操作,观察进行比较分析,知道求一个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
3、在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归纳。
教学重点:1、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彩笔、直尺、作业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小巧发现有一只蚕宝宝在桑叶上爬,我们一起来看
一看它是怎样爬的。
2、演示蚕宝宝爬桑叶的过程。
(课件展示)
3、提问:蚕宝宝是怎么爬的?(学生回答:沿着桑叶的边爬的)
二、操作感知,理解“周长”
1、认识边线
(1)提问:蚕宝宝是沿着桑叶的边爬的,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是桑叶的边?
(2)请学生指出桑叶的边线。
(黑板贴图学生演示)说一说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2、认识“一周”
(1)课件显示并介绍:桑叶一周的轨迹(板书:桑叶的一周)(2)提问:我是从哪里开始描的?到哪里结束?“一周”的起点和终点怎么样?
(3)小结:像这样从起点绕一圈又回到起点。
“首尾相连”的情况就是“一周”。
(板书:一周)
3、判断:
4、描出树叶的“一周”
(1)学生独立完成
(2)展示校对(板书:白玉兰的一周,银杏叶的一周)
(二)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
1、感受“一周的长度”
(1)课件展示:将桑叶一周的线剪开并拉直
(2)提问:发生什么变化?
(3)题问:现在我们把以前的曲线拉直成一条线段,你能测量出桑叶一周的长度吗?
2、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
(1)介绍桑叶的周长(板书:绕的长度就是桑叶的周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2)解释:周长
“周”就是“一周”,“长”就是“长度”,周长就是指图形一周的长度。
(3)进一步理解不同图形的周长各不相同
①出示荷叶的一周
②提问:荷叶的周长也是19cm吗
③媒体显示荷叶的周长,感受不同图形,周长不同?
④提问:谁能说说什么是荷叶的周长?(板书:绕的长度就是荷叶的周长)
3、理解并归纳周长的概念
(1)开展小组活动:
在小组中说一说:什么是白玉兰叶的周长?
什么是白银杏叶的周长?
(2)汇报交流:
(3)归纳小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绕()一周的长度就是()的周长(板书)
4、进一步巩固图形的周长概念
(1)出示:沙坑、正方形、五连块
(2)请学生互相说说出示图形的周长。
(3)请学生观察五连块,这个五连块的周长在哪里?
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cm,它的周长是几cm?你能数出来吗?
①请学生尝试数
②你是怎么数的?
③请学生演示的过程(在起点做记号)
三、总结
四、练习:机动:练习册P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