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AJR21的空中亲密接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AJR21的空中亲密接触
作者:陈姗姗
来源:《大飞机》2015年第06期
最近又看到关于国产ARJ21-700飞机前往南京进行演示飞行的报道,很庆幸自己早在今年上半年就乘坐这架尚未交付客户的支线飞机在天空进行了翱翔。
2015年4月2日,我跟随包括东方航空、浦银租赁、中飞租赁以及盐商集团等在内的首批客户代表,搭乘ARJ21-700飞机105架机,在上海的上空抢先进行了演示飞行体验。
飞机平稳落地后,兴奋的我赶紧发了朋友圈,很多朋友的评论都是:你真大胆,还没有交付的飞机也敢坐。
其实,在体验ARJ21飞机的演示飞行之前,我也曾登上当时还没有交付的空客A380飞机和波音787飞机,对我来说,对ARJ21飞机的信心,与波音和空客的新飞机是一样的,因为它所经历的漫长取证过程,我都看在眼里,也是保证其安全性的底气。
亲历演示飞行全体验
先回忆下我的那次与AJR21飞机的空中亲密接触吧。
虽说是支线飞机,但这架ARJ21飞机的个头并不小,共有78个座位,其中8个头等舱座位(2排,2+2布局),70个经济舱座位(14排,2+3布局)。
走进飞机客舱,行李架、阅读灯、小桌板等布局,和平时乘坐的航班没有什么不同。
每个座位上均放置了靠枕、毛毯,座椅背后装有ARJ21-700的安全须知说明书。
坐上飞机,最大的感受是座位之间的空间比想象中要宽敞得多,腿部伸展起来一点都不局促。
不过,由于是支线飞机,比一般的空客320和波音737飞机要小一些,行李舱的高度较低,站起身来要注意头部可能会碰到行李舱。
航班配备机组三人,包括机长、副驾驶与观察员,都是来自中国商飞试飞中心的试飞员。
据了解,中国商飞试飞团队目前共15人,于2011年组建,当时首款国产喷气式客机ARJ21已进入试飞验证阶段,国产大飞机项目C919也正在紧锣密鼓研制,都有数百个试验试飞科目,不少科目是高难度、高风险的飞行。
15个试飞员都来自中国空军、民航,先后被派往美国、南非等专门的试飞员培训机构学习了一年。
飞机起飞后,直观的感受是爬升很快,起飞滑跑距离很短,噪音比想象的要小,但后两排噪音稍大,因为与乘客们目前搭乘最多的空客320或波音737飞机相比,ARJ21飞机的发动机不在机翼下,而是在靠近尾翼的后端。
据飞过ARJ21的飞行员介绍,ARJ21飞机的稳定性很好,不容易颠簸,尤其是发动机,马力十分强劲,起飞时甚至不必“火力全开”也能轻松上天。
在我参与演示飞行之前,中国商飞董事长金壮龙和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都已经亲自乘坐ARJ21飞机,进行了体验飞行,而在我参与演示飞行之后,ARJ21飞机又在上海、天津、南通、石家庄和东营等地之间航线进行了多次演示飞行,以全面验证ARJ21-700飞机运行能力,飞机维护类、运行类和培训类手册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检验中国商飞公司运行支持体系和保障能力。
把可能的风险试个遍
对于国产民用飞机研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已经进行了6年试飞才取得适航证的ARJ21-700飞机最有发言权。
自2008年底首飞后,原以为完成适航取证试飞至多4年,没想到实际困难远超预期。
而当2014年年底ARJ21飞机终于取得了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时,我也特别感慨跟随ARJ21-700走过的那些岁月。
在ARJ21飞机试飞的6年中,飞机走南闯北,去过中国最冷、最热、风最大、最潮湿等条件极端的地方,2013年还远赴加拿大万里追冰,绕北半球一圈。
失速、27节正侧风、发动机停车……这些航空史上几万飞行小时才可能出现一次的小概率事件,是试飞员们经常要主动去做的试验。
比如“单发失效”科目,就是要关闭本要同时打开的两台发动机中的一台,查看飞机的飞行状态。
记得ARJ21飞机的试飞员赵鹏告诉我,类似这些必须要做的试飞科目有上千个,需要试飞上千架次。
但只有把危险试个遍,才能让飞机更安全。
据说型号合格审定期间,共检查了300项地面试验,审查和批准了包含有243个试飞项目、1301个试飞点的审定试飞大纲,审定试飞累计761架次、1141小时57分钟,审查和批准了3418份符合性验证报告,共计30多万页,厚度达30米,约有10层楼高。
民航华东局上海审定中心主任沈小明则对我透露,其实从2008年首飞以来,ARJ21飞机没有出什么特别大的故障,之所以要飞6年这么长时间,主要还是因为第一次做,没有经验,也有很多反复做的试验,不过,这样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后面的C919等机型审定就更顺利了,适航取证的时间也会缩短。
ARJ21飞机的试飞取证和交付运营,也的确为正在研制中的国产C919大飞机担当了探路者的角色。
在适航理念、适航体系建立等方面为C919提供了经验。
首架ARJ21-700飞机于今年11月29日交付成都航空公司运营,ARJ21项目总指挥罗荣怀透露,首架交付后,ARJ21飞机将逐步达产,以每年5~lO架的产量增长。
此外,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中国商飞公司还在研制公务机和货运型等型号,ARJ21-700飞机未来将形成系列化发展。
当然,对于78~90座级的ARJ21飞机来说,国外并非没有竞争对手,比如巴西航空工业的ERJ175,再比如俄罗斯的Ssjl00。
不过,民航局副局长周来振曾明确强调,民航局将加快中西部和支线航空市场发展,鼓励航空公司使用国产民机。
毕竟,发展民机制造业,将带动上下游多个产业和国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比如ARJ21飞机的一级供应商国内就有4家,中航工业旗下的成飞、西飞、沈飞参与制造机头、机身、垂尾等,此外飞机座椅也是国内企业提供;国外供应商有19家,发动机、航电系统等核心部件还都由国外提供。
而C919飞机的国产化进程就再进一步,国内共有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项目,还有宝钢等16家材料供应商和54家标准件潜在供应商,以及GE、Honywell、CFM等16家国际供应商,他们与国内企业组建了航电、飞控等机载系统的16家合资企业。
期待ARJ21和C919飞机早日以商业航班的形式翱翔于中国乃至全球的天空,那个时候,我依然会是忠实的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