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城市道路的施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工程城市道路的施工技术
发布时间:2021-06-30T16:26:53.15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第4期作者:张琳[导读]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都会对施工企业的利益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决定日后道路在使用过程中所展现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根据施工工序和工艺等多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道路工程分为民用和农业道路等多种类型。
张琳
淄川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中心 255100摘要: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都会对施工企业的利益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决定日后道路在使用过程中所展现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根据施工工序和工艺等多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道路工程分为民用和农业道路等多种类型。
道路一般情况下是用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场所,并且其中以公共活动和居住的道路最为常见,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道路时,应当重点关注道路的相关施工技术,并且对
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道路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关键词:道路;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管理方案作为交通发展的基础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国家先进程度,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也可以提供更大的社会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性别问题,施工技术和施工人员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城市道路建设和市政建设工作需要对城市道路进行全面规划,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建设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市政道路建设质量。
一、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1.道路工程的新型预应力技术
道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与下部结构并没有直接的分界线,我国目前的道路工程道路施工中主要通过扩大基础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在持力层的表面下是地基基础工程,对于扩大基础来说,就是在下步结构的直接基础上设置相应的底板,而借助底板的承受力再通过上部结构的复合承载地基进行直接传递,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预应力技术进行有效的创新,而这一过程直接体现在体外预应力的发展和应用。
2.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
我国在进行现代化的建设时,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不同地域的人口分布和资源配置还需要面对不同的地貌环境,而在进行现代化的道路工程施工时,地基的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针对软土地基开展施工时,由于大多数道路工程都会面临这种较为困难的问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自身变化相对来说较大,很容易由于一些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导致整个项目工程的安全性受到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防控,这样才能保障软土地基施工的安全性,在软土地基的施工阶段,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及处理方式,做好施工前期的有效防控,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由于地基变形而影响后续的施工建造工作。
二、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1.落实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时刻保持标准化的管理,而施工工序的安排也需要遵循文明施工的核心目标和基本原则,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施工人员的具体标准并设置完整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道路完毕后,需要对施工场地做好清扫以及建材处理。
如果在进行建设时出现了临时占用的状况,在完成建设后需要以最短的时间完成相关的后续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周围的环境得到保护,避免出现生态损伤的情况。
已经完全修建的区域内的相关物品,需要由工作单位自行清理,或者将其转移至下一阶段的修建区域中,避免出现物品损坏或者遗失。
2.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由于道桥建设工程建设的整体规模较大,并且施工周期较长,这就会导致上级主管部门在进行监督时出现不及时和不到位的情况,所以道路施工部门一定要重视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政府部门也需要针对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好定期的监督和管理,尤其需要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开展施工调研工作,在进行检查时,如果发现现场出现了安全管理或者质量管理问题需要及时指出。
与此同时,施工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对其进行考核确认施工的完成量,并出具相应的考核报告,通过向单位通报的方式来形成良好的激励模式。
在进行监察时,施工单位的主管部门需要与责任人进行交流,询问是否出现了施工困难并且予以合适的援助,实行良好的循环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施工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3.建立完整的施工工程现场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的有序以及安全性与施工现场人员管理和施工团队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施工现场的管理涉及到施工单位的各个部门,而每个部门在工作时,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进行施工环节的对接时,可能会出现部门以及团队之间的不适应或者团队之间的摩擦,这就需要现场管理人员做好有效的协调,同时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辅助开展管理是管理者能够把控整个现场的状况,提高工作效率,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4. 建立完整的施工管理机构
就目前来说,许多道路施工团队在进行工作时掌握了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但其中也有一部分道路团队所制作出来的道路质量并不能够满足现代化的建设需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工程道路团队的领导以及员工对现场管理工作过于忽略,直接导致施工混乱的情况。
道路工程在进行建设时,通常情况下来说周期较长,而施工技术是否能够始终如一保持良好的水平,对于道路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所以建立一个完整且严格的监督机构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监督机构,对于道路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来说至关重要,机构可以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对各个施工项目的小组做好有效的管理,并尽可能降低由于施工不足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5.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施工单位必须克服的关键问题。
施工企业必须对自行招聘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考试,持证上岗。
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技能,不仅要进行岗位培训,还要给施工人员分配岗位和责任,提高他们的质量和安全意识。
总结
道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道路本身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而对于施工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企业方面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强化施工材料的有效质量管理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舒适,使我国的道路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刘竹进.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 安徽建筑,2021,28(02):187-188.
[2]卢美金.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探讨[J]. 建材发展导向,2021,19(04):93-94.
[3]赵翔.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要点研究[J]. 大众标准化,2021,(02):58-59.
[4]郭磐晓. 道桥建设项目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策略[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1):20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