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生命活力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会课生命活力的研究
摘要: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主要阵地。

它对于一个班集体良好班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有很强的参与性
和能动性,设计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修养和性格,会有利于学
生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中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性主动参与班会课
主题班会,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召开的班级会议,它是一种常见的班会类型。

主题班会具有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构紧凑和务实高效
的特点,同时具有培养能力、锻炼意志、增长知识、强化学生政治思想和进行道
德品质教育的作用。

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
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那么如何激活班会课的生命活力,让学
生从思想上得到启迪,下面结合我的经验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发挥学生、班主任的“双主体地位”,激活班会课生命活力
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班会课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具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印象
深刻、效果明显等特点。

一节好的班会课,能让学生终身难忘,甚至可以改变一
个学生的一生。

以往老师“说教式”的班会似乎已经和学生“前卫”的思想产生了“代沟”,如果班会课不能被学生接受,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德育工作从何而谈呢?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通过学生群体内部的教育
与自我教育,达到自己发现不足、自我反思的最佳教育效果。

记得我组织过一次
表演性的班会课“勿忘国耻,励志成才”中,学生让我也表演一个情景剧,我答应
了他们的要求,做一段表演。

为了让学生感受班会课的重要性,我有意识地在课间,和学生一起设计动作,编排台词,寻找配乐。

我聚精会神地琢磨着每一个细节,感染了学生,大家都挤时间准备自己的节目,这次活动的效果非常好。

下次
在组织班会时,学生感受到班会课的重要性,对班会课产生兴趣,都积极主动地
参与进来,达到良好的德育目的。

2.让学生成为班会课的主体,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要把班会课的主体
还给学生。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办法,做事情。

教师在主题班
会课中可以是一个幕后工作者。

学生自己设计的形式被采纳,自己编写的节目被
录用,自己精心排练得到老师的认可,这些无疑是对学生的肯定,学生的积极性
会得到激发。

一个在班会课上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比如我
们准备一次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展示时,我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改编节目,
大家一起筛选节目,一起从学生中选拔节目主持人,等等。

学生的主动参与,极
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他们也渐渐地喜欢上了班会课。

每个学生都在参与活动,在积极的准备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熏陶、教育和陶冶,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
和提高,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二、运用信息技术,给班会课注入生命活力
传统的主题班会采用信息传递形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感到枯燥,注意
力不集中。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大脑刺激反应,动画最佳,图形次之,文字说明最弱。

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动画具有声、色、形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迎合学生求新、求美、求乐、求奇的心理特征,能为班会创设生活的情境、提供
鲜活的素材、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主题班会高效,变为“热
门”,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营造全新的氛围。

例如在召开“勿忘国耻,立志成才”主题班会过程中,我引用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图片和视频,直观明了,直接突出了主题,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表示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在最后播出了中国这几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时,同学们个个激情满满,均表示只有国富民强,才能抵制外侵。

这次班会召开得十分成功,“它山之石可攻玉”,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可以给班会课注入更多的生命活力。

三、采取灵活的形式,为班会课注入生命活力
班会课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形式的灵活,不拘一格。

对于中学生来说,活动的质量既要高,又要有一定的参与度。

正所谓参与才是最快乐的事情。

对于个别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突出的特长,虽有心思参与到活动中去,但没有自信,不敢在全班学生面前表现自己。

我在组织班会课时,能让学生参与进来的,一定让学生参与,尽可能地采用灵活的、学生容易掌握的形式。

只要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可以适当降低质量标准。

记得我有一个学生,很腼腆,上课很少举手发言。

在准备一个表演性的班会课的时候,我找到他,充满期待地问他:“听说你会吹葫芦丝,你想表演个节目吗?”他摇头。

在他摇头的时候,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了他心底对表演的一种渴望。

这是很多学生的共同特点。

他们不敢表演,又很想参加活动。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鼓励他说:“你很棒,老师特别喜欢你,希望你能给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好吗?”这次他不摇头了,但也没有点头。

我把一个很短的乐谱放在桌子上。

他起初没有动这个稿子,后来,他趁老师不在意的时候,拿着稿子走了。

第二天,我问他,你能演奏下来了吗?他点点头。

我让他试一试。

他怯生生地演奏下来了,虽然感情不是很到位,但是看出来,他很努力了。

我在班会课上,让他表演了这个节目。

这件事情带动了全班学生,以后的班会课,学生都主动地要求参与各种活动。

渐渐地,我们班的班会课学生参与度越来越高,整个班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