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 复习 课件(共95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知识点: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声音的产生 :物体的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 声音的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是 声音的接收: 耳朵 ——人耳可听声的范围 ——20 Hz ~20000Hz 什么 声音的传播形式: 声波
声速 :空气中约340m/s——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慢,气体中最慢
5.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
出的声音的原因是( B )
A.蝙蝠发声响度小 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大 C.蝙蝠不会发声 D.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大小
6.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 另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听到两响声,这是因
为( C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铁中的大 B.有回声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铁中的较小 D.无法判断
8、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 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枕头
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 表的“滴嗒”声,是靠枕头 传播
的;(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 人的谈话声,是靠 水 传播的.
9、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 是 340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括, 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 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 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5、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 小的是( D )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6、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表明 空气 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 的声音吸引,表明 水 也能传声。
7、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 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 产生 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的。
(回声比原声晚0.1s人耳才能分清.)
3、人耳听到声音的途径:
声音 声波 鼓膜振动 空气
听小骨振动
听觉神经
大脑
人听到声音传导方式
按传导介质分: • 空气传导
• 骨传导
随堂练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而产生。 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它可以在 固体、液体、中气传体播,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以 声波的形式传播,它有
相关知识
1.音调 (1)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 率。
(2)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 低,音调越低。所以说,音调与发 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2.响度 (1)物体在振动时偏离 原来位置 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2)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称 之为响度。
(3)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 小,响度越大。所以说,响度与发声 体的振幅有关;同时,响度还跟距离 发声体的 远近有关系。
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物质的密度(Kg/m3) 1.29 1.43 2700 7900 1130 0
声音传播的速度
330 316 5100 5000 1300
根(m据/上s)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
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 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 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 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
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振__动_产生的;
(2)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噪声: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 噪声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2时28分29秒14:28:29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2时28 分29秒下午2时28分14:28:2921.11.9
回声
响度 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声音的 特征
音调 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音色 与物体本身有关——用示波器观察到不同音色声音的波形不同

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
危害:噪声的生理效应、噪声的心理效、噪声的物理效应
噪声
控制
从声源处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 从传播过程 中 ——隔声、吸声和消声
。能量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 为 340m。/s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 气中的要 。大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 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减弱噪声的方法 1、在声源处减弱; 2人厌烦的噪声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乐音通常是指那些 动听的、令人的愉声快音。乐音的波
形是
的。 有规律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 难听的、令人的厌声烦音。噪声的波
形是
的。 杂乱无章
从环保角度看,凡_影___响__人__们__正___常__学__习__、___工__作__和__休息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从环保角度看,凡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 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 (物理学角度) 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而发 出的声音
令人厌烦的噪声
噪声的危害
人们用 分贝(为dB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0 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dB。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 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响度 很 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 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音色 不 同。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
物体(钟)振动产生声音(钟声), 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判断是钟声。
(写出两点)
9、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
结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 体的依据
四、发声体特征:
• 发声体: • 越长、粗、松、厚,音调越低; • 越短、细、紧、薄,音调越高;
❖ 吉他:声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不 同的特征。
❖ 用力拨粗弦──音调低,响度大。
❖ 轻轻拨细弦──音调高,响度小。
❖ 可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 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 定大。
3.音色
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所发 ★
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它是乐音 的另一个特征。
乐音(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响度(强弱、大小) 单位为 分贝(dB)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跟人耳与发声体的距离有 关。
音调(高低) 频率的单位为 赫兹(Hz)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1、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20000Hz 2、超声与次声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3、超声的应用:
碎石、B超、声呐定位、超声导航等. 4、次声的危害:
对机械、建筑物、人体有伤害.
随堂练习: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 强弱,是由声源振动的
回声
产生——声音的反射 定义:声音遇到障碍能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到,
就成了回声
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
应用: 测距离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V空气=340m/s) 4、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5、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3.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作成凹凸不
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A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4.对因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机身振动
产生的噪声,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
A. 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 C. 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 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7.敲响一个音叉,则另一个音叉会弹起泡沫球, 若把此装置在月球上进行,挂在左边音叉旁的
那个泡沫塑料球_____不__会像图示那样弹起(填
“会”或“不会”)
8.人拍手后过0.5s后才听到从对面墙壁 反射的回声,这个人与墙壁的距离约是
_____8_5_____m.
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 中传播的速度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 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
10、如图4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
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
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某同
学在做该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
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

玻璃罩内仍有空气,没形成真空状态.
二.音调、响度和音色
频率比可听声低的声波叫 次声。波 监测与控制它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 来 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学以致用
1.声音在空气、钢管、软木、水这四种介 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A ) A.空气 B. 钢管 C.软木 D.水
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 说话 声就可以判断出谁在讲话,这是 因为不同人声音具有不同的(D )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从人耳处 ——戴耳罩、耳塞、头盔等
应用:噪声测温、除尘、除草、克敌、消声、探测病灶
超声波 定向性好——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等
人耳听不 到的声音
的特点 穿透能力——无损探伤(超声波诊断仪)
对人体造成危害——产生恐惧、恶心、神经错乱
危害
次声波
对机器设备、建筑物造成破坏
利用——监测次声波可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5、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 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 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 音的 音色 ,台下观众听到口 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 播的.
6、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 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
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 声 音 的 ________音__色不 同 ; 她 用 不 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 ___响__度____不同.
音色(音品)
声音与众不同的原因
小结
含义
音 声音 调 的高

决定因素
发声体 振动的 频率
相关问题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20 Hz ~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声音的 发声体振 度大小 动的幅度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声音的 色特色
发声体本 身的材料、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2时28分21.11.914:28November 9, 2021
决定的振。幅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频。率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
不同,声波的 波形也不同。
中考连接:
1、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 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 是因为它们的( C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节奏不同
4、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 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 出的声音__响__度____大,蚊子发出的声 音__音__调___高.
声现象复习课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声音的特征 三、声音的利用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科学世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知识点: 1、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回声现象。
二、 音调、响度和音色 知识点: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令人厌烦的噪声
噪声的控制 减小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有:
在声源处;减弱
(防止噪声的产生)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阻断噪声的传播)
在人耳处减。弱 (防止噪声入耳)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20~200之00间H。z
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 超声波。 它具有 定向性、好 穿透等能特力点强,可用于 等。测距、成像、测速、清洗、焊接、碎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