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米和格力五年之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米和格力五年之约
作者:季学艺庄光宾
来源:《大众科学·上旬》2019年第02期
摘要:小米与格力的五年之约已经到期,输赢已定。

在下面我会介绍小米和格力的发展历程,五年之约的由来和内容。

我们以及媒体对这场五年之约都很关注,小米和格力自身对这个赌约也有一定的重视,首先是对自己企业的自信,其次是对大众舆论的交代。

所以在这场赌约中,小米和格力都取得了进步,小米构建了小米生态系统的雏形,格力以创造力赢取了新的合作伙伴,迎来了格力集团发展的新征程。

归根结底,五年之约是小米和格力互相砥砺前行的一场共赢之约。

关键词:小米;格力;商业模式;五年发展
小米的发展历程:
小米成立于2010年4月,小米发展迅速,在短短九年的时间里从一开始的创业公司发展成今天的小米生态系统。

小米在2010年以第一款产品小米1迅速被消费者所知晓,原因在于小米的低价高配,秉持着“为发烧而生”,收获了一批年轻的消费者。

利用收获的消费者开始继续低价高配的手机销售,成功运用粉丝经济模式,树立品牌的同时让消费者建立了忠诚度。

伴随着手机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小米手机开始走下坡路,小米手机的销售量开始下滑,2013年小米开始建立小米生态系统,与硬件公司进行合作,打造一个庞大的智能家电生态网。

2014年,雷军对外发布在五年内打造50家类小米公司,与1000家硬件企业进行合作。

时至今日,小米所包括的产品已经超过二百多个,涉及行业广阔,有:智能家电、生活用品、移动互联网、房产酒店、电子商务等等,已经俨然形成一个小米生态系统的雏形。

格力的发展历程:
格力集团在1985年成立,具有雄厚的资金,在成立初期投资8亿元。

格力初期是以生产研发空调为主,自主研发空调,包括一赫兹变频空调、多功能中央空调,弥补空调在中国市场的空白,打出让消费者熟知的广告:好空调,格力造。

1996年,格力开始进行上市,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格力总裁进行销售上的创新,不断拓宽国际市场,在巴西投资建厂。

2005年,格力空调的销售量实现1000万台,此时的格力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广告更改为: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格力集团产品以家电为主,包括:热水器、电风扇、冰箱、洗衣机等,涉及的产品也较多,格力集团曾连续多年登上美国《财富》的上市公司一百强,格力的产品布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企业帝国。

五年之约的内容:
在2013年12月,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会上开始了小米和格力的五年之约的赌局,雷军觉得小米属于互联网模式的新产业模式,而格力属于原有的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老旧产业模式。

由于雷军和董明珠對彼此的商业模式存在分歧,于是约定如果在五年之内小米的营业额超过格力,董明珠输给雷军一块钱,董明珠觉得一块钱太少,就将赌注改到了十亿。

.
五年之约的发展:
五年之约开始时期,在2013年小米的年营业额是300亿,格力的营业额是1200亿,雷军对于小米的商业模式很自信,虽然小米的营业额在当时差了格力近四倍。

雷军估算在2014年年底,小米的营业额将达到800亿,而格力的营业额最多也就1400亿,按照雷军的估算五年之约胜券在握。

为了促进小米的发展,2014年小米宣布与美的合作,进行智能家电的研发,这一举动符合小米对外发布的承诺,要在五年内打造50家类小米公司,与众多硬件企业进行合作。

格力也不甘示弱,在2015年年初,格力与万达商业地产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达成合作意向,在所有的万达中只销售格力的中央空调。

与此同时格力与奇虎360进行合作,将格力的产品延伸到手机市场,而这正是小米所发展的核心市场,这一举措正是印证了董明珠所说的那句话:“我要做手机,那是分分钟的事”。

小米的2014年年销售额为700亿,格力的年销售额高达1400亿,雷军对小米的估算偏高,对格力的估算偏低。

加之格力的一系列合作行为,在2015年年初,雷军在小米的新品发布会上进行发言,他所打造的小米生态链是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生态链,此举实为雷军对小米和格力五年之约的求和之举,在发布会上表示小米生态链是以手机、电视、路由器作为核心产品,其他的所有产品都是由合作伙伴来进行生产,小米的合作伙伴可以是任何人、任何企业,当然也包括格力。

对于五年之约,在雷军的求和之举后,媒体采访格力领导人时,董明珠表示雷军开始进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而当时赌注规定的是产品,因此已经不符合跟我赌的条件了,雷军已经撤销了这个五年之约。

时至今日2018年年底,正是五年之约的时间截止日期,小米的营业额达到1749亿,而格力的营业额达到1981亿,格力在营业额上超过了小米,但是小米也取得了成功,迅速拉低了自己与格力的差距,将营业额提高与格力相持平的状态。

五年之约带来的影响:
对小米的影响:
1.小米在这五年之约中发展很快,不论是小米生态链的建设,还是小米营业额的增长,小米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正如小米所设想的那样,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小米现在的合作伙伴已经超过一百多家,所生产的产品多达二百多种。

2.小米的产品科技竞争力不断提高,在核心产品领域,不论是手机、电视还是路由器,其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都远远高于普通商品,在核心
产品行业稳居国内前三。

3.小米在发展的同时开始了产品模式的划分,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更为准确定位,拿手机来说,将手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适合商务用机的小米手机、低价高配的红米手机,取代了以往的产品模式。

对格力的影响:
2.格力将自己的产品线进行延伸,尝试新型产品——手机,手机的研发生产足以证明格力的科技实力,拓宽产品线对以后新产品的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格力的产品不仅仅局限在家电方面。

2.五年之约以格力的胜利告终,证明了格力的实力,格力不论在中国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有很高的影响力。

3.格力在这五年中也取得了发展,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扩大的业务往来,使格力在以后发展中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小米与格力的五年之约,是一次双方互利共赢的过程。

不论是小米还是格力在某些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最为成功是这五年之约所带来的噱头,五年之约取得了媒体大众的关注,无意之间为小米和格力都打了广告,花十亿来打五年的广告,这笔广告费的确不算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