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
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不必过分担心微博“口水化”
喻国明
只要有遵守法律、遵守道德的大规则约束,微博就会是一个有利于社会舆论建设的平台和工具。
当“你‘织围脖’了吗?”成为人们的问候语时,你就不难发现微博正以迅猛的势头,颠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
然而,微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争议,比如有人称缺乏意义的无用信息和情绪发泄在微博上时有出现,于是人们有了微博正在被“口水化”、变成“泄愤地”的担忧。
那么,微博会不会被“口水淹没”呢?
其实,正如人具有多面性一样,微博也是同样的道理,它的特性是复杂而多面的,而“口水化”只是一个比较随意的说法,并未揭示微博特质的全部,更不是微博这种新兴媒体的本质。
大家可能看到一些社会名人借微博论战,其中有激烈的言论。
但这不是微博的本质所必然导致的。
同其他许多网络媒体一样,微博也是网络人格化的一种表现,其表现出来的状态,更多是由使用的人的性格所决定的。
但是,微博的这些特性,不仅不会阻碍和扭曲人们的交流,反而会起到正面的推动效果。
首先,它的传播是即时便捷的。
其次,它对字数的限制,使得人们的网络表达必须简洁,在有限的篇幅里言之有物。
能不能在140个字里把话说清楚,这对人们的表达习惯提出了新要求。
字数的限制并不会导致“言难尽意”,因为微博沟通是即时互动的,一条微博表达不清楚,可以多发几条来表达。
相比其他的网络工具和传统媒体,微博具有自己的独特气质。
比如说QQ等社交网络以“人际关系”为重点,多数是用于熟人之间的沟通;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则以“内容”为重点,最注重“说什么”。
而目前中国的微博则是既以“内容”为中心,同时也辅之以“关系”为架构。
在微博上,我们既可以和朋友交流沟通,还可以靠有趣的话题来吸引大量的陌生“粉丝”。
只要话题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普通网友也会拥有众多“粉丝”,反之,名人微博的话题如果毫无新意,也会遭遇门庭冷落。
因此,说微博仅仅是“名人堂”或者“口水化”都不是很恰当的。
我们对微博的发展趋势,要有包容平和的态度。
在微博这个新兴的舆论平台上,只要有遵守法律、遵守道德的
大规则约束,它就会是一个有利于社会舆论建设的平台和工具。
其实,无论是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无论是互联网上的所谓虚拟空间,还是现实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大规则都是不能违背的。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5月27日)
1.下列各项,不属于“不必过分担心微博‘口水化’”依据的一项是()
A.微博中的激烈言论是由使用人的性格决定的,而非这种媒体本身。
B.微博的特性促进了即时互动的沟通,对人们的交流起到正面作用。
C.任何媒体都不可能毫无约束,更不能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大规则。
D.可以用多条微博表达观点,所以字数限制不会导致“言难尽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微博正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B.微博的字数限制会让使用者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话说清楚,言之有物。
C.微博的复杂而多面,恰恰是微博使用者多面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D.由于微博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的信息和过激言论,其发展受到争议。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微博会以其传播即时便捷的优势推动人们的交流。
B.社交网络重“人际关系”,传统媒体重“内容”,而目前中国微博则在重内容的前提下兼有两种特点。
C.我们要以包容平和的态度对待微博的发展,微博不是名人堂,也不可能被“口水化”。
D.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网友,在微博上要吸引众多的“粉丝”,发起的话题都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5分)
郭生,邑之东山人。
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
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
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
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
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见污本,问之。
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
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
讶曰:“狐似有意。
不
惟勿患,当即以为师。
”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
比晓,又涂之。
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
郭异之,持以白王。
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
”是岁,果入邑库。
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
郭有抄本,爱惜臻至。
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
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
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
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
自是狐竟寂然。
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注:①涴:弄脏。
②狃:因袭。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录:抄写
B.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质:对质
C.服食器用,辄多亡失辄:总是
D.素与郭善,登门造访善:友好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3分)
A、①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①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②于是渐不信孤
C、①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②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 、①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②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
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
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3
D.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7.课间诗歌阅读:
(1)杜甫《阁夜》全诗共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慨(3分)
(2)赏析颔其中的颔联“五更鼓角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9分)
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江:赣江。
帝子:指滕王。
槛:栏杆
8、诗歌第一句中的“临”字写出了滕王阁怎样的气势?下文的哪些景物是由“高阁临江渚”引发出来的?(4分)
9、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结合诗歌首联的下句和尾联对此做简要分析。
(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1分)
1.香远益清,。
2.,,难赋深情。
3.,盖竹柏影也。
4.大雪深数尺,。
5.其业有不精,,,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矣。
6.野芳发而幽香,。
7.戎马关山北,。
8.,千载谁堪伯仲间。
9.,长使英雄泪满襟。
10.,使我不得开心颜。
11.问君能有几多愁?。
12.野哭千家闻战伐,。
13.卧龙跃马终黄土,。
14.千岩万转路不定,。
,。
15. ,但愿长醉不愿醒。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心理师的杯子
郭震海
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太阳疲惫了,懒散了,失去了正午的热烈。
在省城,我要去见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原本学古代汉语,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感觉不满意,就索性炒了“老板”的鱿鱼,学起了心理学。
三年后,他“功德”圆满。
在省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胡同,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个心理咨询所。
据他自己说,生意很火,也有人说他是吹牛,生意并没有他自己说得那样好。
不管如何,他现在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别人“炒”不了他,他也“炒”不了别人。
我们见了面后,他很夸张地张开双臂,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套一套的高谈阔论,变得比过去油嘴滑舌多了。
在他简易的会客室坐定,我们开始聊天。
他说:“好长时间不见,最近如何?”
我说,烦恼多多,比如工作,比如单位那些破事儿……当时我列举了许多。
朋友笑了笑说:“你口渴吗?”
我点头,说了一阵子话确实想喝水了。
“咱们喝茶吧。
”朋友说着起身去烧水,并吩咐我说:“身后的柜子里放有杯子,拿来一个自己用。
”
我起身,回头,打开柜门,有点儿吃惊。
这家伙什么时候有收藏杯子的嗜好了?柜子里放有不少杯子,塑料的、玻璃的、不锈钢的,制作粗糙的、精致的,古典的、现代的。
其中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紫砂杯子,十分的显眼,我第一眼就看上了它。
我拿出杯子,又仔细看了看。
这个紫砂杯子的确特别,光滑圆润的外表,看不出一点儿瑕疵,让人爱不释手。
水开后,朋友帮我满上了茶水。
淡淡的茶香弥漫在四周,为这个夏日的午后,平添了几分雅致。
朋友再次坐下后,看了我选择的杯子。
突然他笑了。
我被他笑得莫名其妙,这杯子有问题吗?
他说:“柜子里放了不少杯子,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紫砂杯子用呢?
5
这家伙肯定又在故弄玄虚,我最不喜欢他这样。
他经常会搞一些在我看来很可笑的心理测试。
比如,他会很随便让你说出一种水果的名字,然后来判断你对未来的另一半是否忠诚;他可以让你随意说一种颜色,或者是动物,判断你一生会有几个情人。
我总觉得,这有点儿恶作剧的意思,或者说就是一种消遣。
但他不这样认为,他可以列举出很多道理来印证他的推理是正确的,是有科学依据的。
去年他刚刚出版了一本专著,通篇全是各类测试,友情的、亲情的、爱情的、事业的、家庭的等等,据说卖得非常火爆。
“你知道杯子的作用是什么吗?”他笑着,盯着我的眼睛,一本正经的样子
我说:“必须回答吗?”
他说:“是的,这非常关键,所以你必须回答。
”
我说:“连白痴都知道,杯子是用来喝水的。
”
他说:“你知道你喝的是什么茶吗?”
说实话,当时我确实没有在意喝的是什么茶。
看到他非常认真的样子,我点头如实说,没有在意。
他说,柜子里放了许多杯子,半年时间,他测试了二百多个人,几乎每个人在选杯子的时候,都会选择这个紫砂杯子,就因为这个杯子是柜子里最好的。
而大多数人在选择杯子的时候,忘记了杯子的功能是用来喝水的。
我不解。
朋友说,如果生活是茶水,那么金钱、名利、地位都是杯子。
没有杯子我们喝不到水,杯子只是工具。
杯子不一定最好,但茶好才是好。
太多的时候,我们不开心、烦恼都是因为太看重手中的杯子,而忘了杯中的茶香。
我当即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看来这家伙几年的心理学确实没有白学。
就在我准备向他提一些问题的瞬间,突然发现他用了一个非常精美的杯子,甚至比我选的紫砂杯子还要精美。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也无法做到彻底的超脱。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21期)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写了“我”因为不堪工作中的烦恼,利用一个周末的午后去省城的一位心理师朋友那里做咨询的故事。
B.朋友住在省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胡同,只住一间房子,这个环境的交代暗示出他虽是心理师,却身居陋室,受到社会不公正的待遇。
C.朋友关于口渴与否的询问在小说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使后面的一系列情节显得十分自然。
D.这篇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可谓一波三折,朋友处处巧设玄机,使“我”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得到心理的疏导。
E.小说的结尾说到朋友手中精美的杯子,对照他跟“我”的谈话,具有很强的反讽意味。
12“杯子”在小说中被赋予了怎样的内涵?文中画线句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6分)13小说中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6分)
14对小说结尾一段,有人评价说“画龙点睛”,也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
对此你怎么看?请表明态度并结合作品陈述理由。
(8分)
四、语文文字运用(11分)
15.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宝集团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巴掌拍不响,董事长李一奎和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共商计策,共谋发展,创建掌控生物技术大格局。
B.面对那些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政府绝不能虚与委蛇,做表面文章,而应真诚地拿出解决方案。
C.5.7级地震给江西瑞昌、九江带来了巨大损失。
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惊叫声、呼救声,房塌楼倒的轰鸣声,声声振聋发聩。
D.小明的父母都下岗了,家里十分困难。
我们几个好朋友便鼎力相助,帮他凑了新学期的学费,渡过了难关。
1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⑥④③②①⑤
7
C. ⑤⑥①④③②
D. ⑥②③①④⑤
17.下面文字中画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5分)
①安徽省艺术节是我省规模最高、规格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三年一届,今年是第九届。
②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是多年来马鞍山市精心打造的文化名片,已成为展示马鞍山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
今年,③联合举办的双节成为安徽省艺术节办节方式上的一次新尝试。
④艺术节本着艺术性与群众性相统一为原则,前后历时一个半月,⑤共举办了多项文化活动和各类演出,真正办成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五、作文(6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站起来,这世界才属于他。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自拟题目,字数800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
年(上)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科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 )2.( )3.( )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5分) 4.( )5.( )6.( ) 7.(1)(3分) (2)(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9分) 8. 9. 10.(21分) 1.香远益清 , 。
2. , ,难赋深情。
3. ,盖竹柏影也。
4.大雪深数尺, 。
5.其业有不精, ,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矣。
6.野芳发而幽香, 。
7.戎马关山北, 。
8. ,千载谁堪伯仲间。
9. ,长使英雄泪满襟。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订
…
…
…
…
…
…
…
装
…
…
…
…
…
…
…
…
…
…
…
…
…
…
…
…
10.,使我不得开心颜。
11.问君能有几多愁?。
12.野哭千家闻战伐,。
13.卧龙跃马终黄土,。
14.千岩万转路不定,。
,。
15. ,但愿长醉不愿醒。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2.()
13 14.
四、语文文字运用(11分)
15.()16.()
17.
五、作文(60分)
参考答案:
一、(9分)
1. D (与微博“口水化”无关。
)
2. B (原文说“对人们的表达习惯提出了新要求”。
)
8、第一句中的“临”字点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形势,它下临大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
(2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引发出来的。
(2分)
9、首联的下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
尾联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分析3分,感慨2分)
10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1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之,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文学类阅读
11.(1)CE
12①“杯子”在小说中指生活以外的金钱、名利、地位等,也可指身外之物。
(2分)②这句话是说社会中很多人常常把手段当成目的,关心的只是生活以外的事物,而忽略了对生活本身的关注。
(4分)
13①他能主动改变生活。
如他不满于毕业后的工作,通过学习心理学改了行。
②标榜知晓生活真谛又做不到真正洒脱。
如他对生活有一些深入的认识,但也不能免俗,他认识到不能太看重外在的金钱、名利等而忽视了生活本身,但在杯子的使用上能看出他并没有像自己说的那样超脱。
③满足于既有的生活,自以为是,自鸣得意。
从小说看,他的心理学知识都是很肤浅的,并没有很大的说服力。
(合理的认识答出3点即可)
14参考一:①同意“画龙点睛”说。
(2分)②人物形象方面:结尾一段的点化,揭示了一类人的特点;故事情节方面:水到渠成,使故事更显完整;主旨方面:结尾一段揭示了小说的主旨,使小说中心更明确,更加具有普遍意义。
(6分)(能结合小说,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二:①同意“画蛇添足”说。
(2分)②人物形象方面:上文的叙事已经完成了形象塑造,不必再“深化”;小说情节方面:行文至倒数第二段,情节已经完整,就故事来说,结尾一段不在故事之内;主旨方面:如果删去结尾一段,小说会更含蓄,起到耐人寻味的作用。
(6分)(能结合小说,言之成理即可。
)
四、(20分)
15. C(骛-鹜厚-后遨-翱榆-隅晨-辰在-再)
16、 B (A、“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引起冲突的双方都有责任 B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虚:表面的;委蛇:随便应顺;敷衍C、“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D、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
敬辞,多用于感谢别人。
)
17. B
18.(5分)①改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②“多年来”调至“马鞍山市”后;③“联合举办的双节”改为“双节的联合举办”;④“本着……为原则”改为“本着……的原则”;⑤删除“和各类演出”。
19. 胡东皋,字汝登: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一语;
张孟词,字腾蛟: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一语
奚疑,字子复: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语;
戴殿江,字襟三: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一语
(任选两人,每人3分,答出篇名或作者1分,答对句子2分)
(6分)
五、(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