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返学生工作记录内容_【学生工作博文写作】工作博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工作总结】
《【学生工作博文写作】工作博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工作博文
、倾听者
感觉到自己枉称“师者”这个词语了。

这时年轻,哪里能真正明白“师者”这个浓厚的词语。

总觉得自己能力尚浅,怎么能承载学生们那些那些沉甸甸的信任。

在自己没有做好怎么去跟解决这些孩子的问题的时候,那就暂且成为一个倾听者吧。

每一个自以为是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柔软之处,每一个轻狂的孩子都有自己轻狂的理由,很多时候你以为他们不懂事,其实他们比谁都懂事,只是很多时候学校或者是我们太过忽略他们的懂事。

比如说,他们会告诉我,某个班把实习老师气哭了怎么怎么不应该,人家只是个实习老师,为什么要欺负实习老师呢?比如,他们会告诉我,自己会放假多陪陪年迈的爷爷,即使和母亲不和也会笑着诉说从小长大妈妈的数落。

比如说,他们会告诉我家里有一个读研究生的姐姐,所以家里人对自己有很大的盼望。

比如说,他们会告诉我最敬佩的是语
文老师,因为语文老师比较有威信力
师者,不知道是不是做好自己讲述知识的能力就行了,自己还称不上是一个“师者”,但是,在聆听过程中却不由自主地会被感动,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所以才会把自己家里的情况念叨给我听,可惜自己是个笨蛋,好像目前无力干涉别人的家庭的私事,所以做好聆听者这个工作不知道算不算一种可以安慰自己的事情。

当你看着学生的眼睛,认真的听着他们诉说的每一句话时,你真的会被感染,突然觉得作为一名老师,那种被信任的感觉真好!像一直想寻找一个能够信任的人,可是却忽略了被别人信任的感觉!如果不是成为老师,思想汇报专题我想永远也找不到那种被学生信任的感觉。

一直都太自以为是的把自己依旧纵容成学生,可是突然被学生信任了那么一下子然后就觉得自己有点手足无措了。

我不知道真正的师者应该做到怎样做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突然觉得自己能力真的还差好多,所以不如从聆听开始。

你一天会面对很多个学生,可是他们面对的老师却只有那么几个,所以很多时候他们说给;老师的话都是那么难能可贵的,突然喜欢了聆听这个事情,也许现在的每一个倾听到的故事都是以后工作上的财富。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也许你不会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故事,但是你可以选择在学生需要你的耳朵时,安静下来听听学生的心里话。

那不仅仅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感动!
2、信仰
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信仰,是不是应该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应该是有信仰的?可是这个理由并不能很好的安慰自己。

不得不遗憾说道大学时光有太多流在了糊糊涂涂这笔账上。

很少思考自己的信仰这个问题,一度也以为追星可以找到自己心里的一个小信仰,后来发现还是错了!
有一个学生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你说,上大学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

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一个好像在书上见过很多次的问题被一个高二的学生无比认真的摆在我的面前,突然的就被震慑到了。

虽然当时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给学生解释了这个问题。

比如说“上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至少给了你机会,如果考不上大学,连机会都没有”。

此等烂理由不知道是否对得起学生,因为实在觉得没办法回答这个看似浅显却无力斟酌的问题。

考上大学又如何?考不上大学莫非就是整个人生的悲剧不可?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手里,是不是就非得走上学这条道路呢?我也会用应该用的理由去安慰这群要面临高考的学生,比如说,“既然成为学生,既然跨进这个校门,既然选择了高考这个道路,那么为什么不去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呢”。

可惜总觉得这些理由让自己感到不安。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偶尔会露出自己内心的不愿意,但是却又不得不用该有的姿态去面对学生。

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信仰,所以过得这么无知,是不是该重新定位一下自己的信仰,才有资格为人师表。

我谢谢所有包容我的学生,也衷心希望他们能比我活得明白!老师和学生之间本来就是一个互换的角色,也许从他们身上我更容易看清
自我,越来越发觉自己也许真的属于这个职业,有自己纠结的小心思,也有每天从学生身上收获到的感动。

他们现在那种拼劲,那种活泼和单纯是自己曾经有的。

从他们身上找寻自己的影子,范文TOP100寻找自己的信仰,或许他们就是我的信仰,因为心里是喜欢那种回答如此的问题给学生的,可以让自己内心比较踏实的过活,教师,本身就是个良心活,当你在影响他们的心灵的同时他们也会反馈给你心里应得到的东西。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也活在学生的世界里,每次和学生一样有自己的高考目标明确的活又有何不可呢?什么是信仰这个问题不知道还重要不重要,至少每天和学生一起明明白白的过活会让自己很充实。

又何必去纠结自己的信仰呢?
自己从小到大虽然称不上特别优秀的学生但是所在的所有班级自认为还是算不得上让老师头疼的。

3、一同前进
如果不是这次机会,也许不会对自己大学的知识有这么深刻的反省和自知。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接到高二这个年级让我感到压力很大,课本改版了不说,还要即将进行的一轮复习,7本书的考试范围,成绩还是很不错的班级,压力大的只想让导员打包把可怜的学生接回去。

可是自己还是在心底有一些些期待的,期待自己不至于把这个班级的成绩带上不归路。

不是自己高估这群学
生,而是因为这个班级里的确有很多很上进的孩子们。

当其中一个学生告诉我希望我可以给她补习一下必修一的时候,从心底感到特别开心,这么有上进心的孩子可以说也是对我很大的鼓励。

范文写作很久没有这种被别人需要鼓励的感觉了。

虽然不得不承认必修一的东西我自己都得重新先学习一下,这也算是催促我前进的机会吧。

所以我要感谢这些学生,让我可以记起像打了鸡血一样的高中日子。

学习不光是他们的事情也成为了我的生活的一部分,不把自己贬得过低但也不会把自己抬得有多高,所以还是学生吧,作为学生和学生一块学习,相互学习,一同前进。

有时候看到他们一天接近13个小时的学习,会忍不住的心疼和同情他们,但是自己也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仿佛一切所有过去都可以云淡风轻,但是看到别人过自己曾经的曾经,总会发出一些唏嘘,于是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曾如他们那样坚韧,或者该回归到他们的不顾一切,向他们学习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会让你感到有一种正能量,但是只要有那么几个你就会感到很兴奋。

想着和他们一块前进,是他们迈向高考的必经之路,是他们人生路上的重要步骤,同样也是我成长的重要步骤,不管是迈出校园还是迈向工作岗位,我相信,不管以何种方式和他们一块学习,一同前进,都将是我毕生的财富!
4、敬畏英雄
2013年5月18日,跟一起实习的同学去到老年公寓访英烈。

从踏进公寓的那一刻起心情就不由自主的沉重,可能都是老人自己不由得就沉重下来,不止一次的表达自己不愿老去的观点,会觉得老人总是可怜的观点。

直到和他们开始聊天,从他们身上看到那些令自己震
撼的东西,才觉得可怜这个词语不应该用在他们身上,用“敬畏”这个词来形容我对他们的感触更合适一些。

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次活动我的心情,不知道用什么态度来形容对老人的感动。

我想肯定是自己一直以来从来没有过类似的活动或者是太容易被感动所以才会受到如此的震撼,可惜这些理由都不足以慰藉自己,最后终于把原因归结于他们,那些老去或正在老去的英雄。

每一个伟大的人背后都有足矣令人唏嘘的故事,可惜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伟大的人,我当然不能把看望的老人当成多么伟大的人,可是我把他看成英雄,看成足矣令我敬畏的英雄。

并不是老人自己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朝鲜战役的故事本身有多么令我折服,而是那种对那段岁月的无声怀念让我震撼万分。

老人在说故事的时候会一直不由自主的强调自己的军长,会在同学唱歌的时候小声的跟唱,说起来那时候的故事眼里会泛出光亮,跟你说话的时候会真诚的看着你,讲话的时候会不知道是羞涩还是紧张的抓着自己的右手,说起来自己半身不遂的事情云淡风轻没有看到一丝的悲情,回忆起来自己的岁月会不由自主的感到骄傲。

我想这就是英雄吧!可以把苦难当成过去回忆,用生命来演绎生活。

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到一百岁,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一百岁里经历那些烽火,即使我们如何去凭空缅怀那些岁月,也比不上老人自己的刻骨在心里的那些经历,可能记忆太小我可是却是不容质疑的真实。

半天的活动而已,满满的感触,真实的感动。

独属于他们这些英雄的故事,所以敬畏。

也应该感谢这次活动,如果不是这次机会我想自己永远也没有机会走进他们,去了解他们,和他们聊天,虽然显得笨拙却收获颇丰。

5、给学生一张笑脸
无聊的时候会在纸上画一些奇形怪状的表情,喜怒哀乐,怒嗔惊叹,也会不由自主的对着这些鬼画符摆弄自己的表情。

所以说人在无意之间会像照镜子一样反射出自己的表情。

当我们看到对方笑脸相迎的时候心情也会无比的开朗,当看到对方的一脸冰山,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低气压。

就像我们面对学生,很多时候为学生生气可能是自己摆多了太冷的面孔,你对他们多笑一笑就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作为从高中刚过来没多久的我们更应该能体会到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压力的那种紧张,一天六七门不同功课的轰炸,十二三节课的连续运转,即使再年轻也会有烦躁不安的时候,所以当我们进入课堂的时候不妨带上一张笑脸去迎接他们,让他们高高兴兴的开始这堂课的学习。

世界上毕竟还是感性的人多一些,所以,当你带着自己的情绪进入班级,很可能就因为学生的一个小过错而把它进一步上升到足矣令你暴怒的程度,而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学生的过错中,这样不仅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情绪上的伤害,也是对学生上课的一种影响。

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虽然老师作为正常人,周围除了学生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叨扰你,但是,作为面对学生的老师,一切情绪都应该靠后,所以,请学会给学生一张笑脸。

而不是整天苦大仇深的看着学生,信服学生,严肃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板着面孔,让学生产生距离感也是不恰当的。

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抱怨,某某老师太过严肃甚至产生害怕这一位老师反感这一学科的想法,所以,不要让学生觉得学习这一科目跟面对仇人似的,我们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既然都是为了学习,不妨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学。

当然可能也会考虑到总是一味的给学生笑脸很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反面效果,给学生笑脸不一定是对学生的纵容。

即使有笑容也同样可以严格要求。

所以,请试着给学生一张笑脸,让教学变成双方都感到快乐的事情。

6、温暖
不管什么原因的牵引,既然相识相聚在武安三中这里也算是我们的一种缘分。

虽然缘分这个词现在用起来觉得很烂俗,但是也实在无法找到另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奇妙的感觉。

不是另外17个人也不是其中的几个人,而偏偏就是我们这17个人。

刚来这里的时候,可以说是没有一个特别熟悉的,虽然有同一个系的同学但是在大学里基本没有交集。

而现在,在这片可以说是熟悉的土地陌生的环境下,用相互扶持这个词来形容我们走过的路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一定是在大学里过得太过安逸了,所以才会在刚来这里的时候显得那么的手足无措,可以说我们这群人算是这个学校里特殊的一个群体了,既不能说是正式老师,
但是很多时候必须做一些正式老师的工作,时不时的会遇上一些尴尬或者小困难。

如果是一个人在这里的话,很难想象如何怎样充实的度过每一天,所以应该庆幸有你,庆幸有他,庆幸有我们,所以我们可以共同面对老师给的任务和作业,可以一起去做一些活动,可以彼此倾诉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麻烦,可以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找到“战友”帮忙,所以说有这么一群人一起在三中的日子令人回忆起来都是温暖。

很多时候都把老师看得过于高远,即使自己上了大学,潜意识里还是有那种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感,所以当杨老师亲自下厨,大家伙一块吃饭的情景即使再次回忆起来也是满满的感动和温暖。

严肃但是友好的焦老师,虽然一丝不苟的言笑,但是那种朴素而又真实的个性和作风依然给了我们一片温暖。

而认真负责又亲民的杨老师更是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意外的惊喜。

每次的食堂吃饭似乎也是一次次的小型聚会,即使分担不了什么,但是可以做彼此的倾听者,那些或吐槽或抱怨或因为高兴而欢乐的言语也许在离开这里之后还会停在记忆力悄悄绽放着。

所以,温暖着。

记忆着。

7、舍不得而已
刚来顶岗的时候用了一句话激励自己“如果你觉得每天都过得很艰难,说明你在走上坡路”,老实说,在这里开始的每一天都觉得“煎熬”,因为不会,因为太陌生,因为在大学里从来没有类似这种的真正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的事情。

所以刚来这里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算的上一种困难。

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这么多的日子,一天天的和学生熟悉起来,渐渐的可以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渐渐地学会了所有高中课本的东西,渐渐地熟悉了这里的一切,渐渐地也发现我就要离开这里,一切都没有什么。

只是舍不得而已。

没有什么,只是舍不得而已。

舍不得那群孩子对你在讲课中的失误露出的善意的微笑,舍不得下课时他们对于你这个实习生的鼓励,即使只是一句话的鼓励,甚至舍不得他们对你的恶作剧和撒娇。

最后你发现,原来那些不开心都已经模糊,更何况那些小摩擦,都记不起有没有发生过,果然人还是喜欢记忆一些让自己温暖和感动的事情,所以才有舍不得而已。

可能每个第一次当老师的人都会有很多的感触,带不走留不下的记忆,说是挥之不去也好,说是刻骨铭心也罢,总有很多个舍不得,有稍微有点舍不得的又最舍不得的。

实习的日子结束了有很多个舍不得,非要从这很多个之中挑出个最舍不得的,我想所有的老师还是会选择学生吧。

以前学习思想政治的时候觉得“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特别矫情,明明看着作为学生心里看着那些老师那么辛苦,还得忍受我们学生的各种怨言,怎么就能称之为“光辉”呢。

等自己真正成为老师的时候,从心里开始认同了这句话,倒不是说自己作为老师有多么的无私奉献,而是成为老师,成为一个班级学生认可的老师,被信任的老
师,从心里是觉得光辉的,不觉得任何崇高和伟大,但是会觉得很满足。

很满足的收获,所以,才说舍不得。

8、致敬我的指导老师
人生的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去面对新的环境去熟悉不熟悉的地方,去认识不认识的人。

就像我们来到武安三中顶岗支教一样,没有理所当然的让你认识这些人,非说要有,那就用缘分这个被人用得烂俗了的词语来形容吧。

当我们在称之为一个合格的老师,能真正进入一个班级之前,必须先遇到的那个人就是你的师父,或者说我们称之为前辈。

所以在到武安三中的第二天就认识了我的指导老师和办公室的另外一些老师。

当主任告诉我说李艳芳老师是我的指导老师并且把我送到高二历史办公室的时候,可以说心里是相当忐忑的,毕竟我要面对的是一个优秀的前辈,心里想着李老师会不会要求特别严格,会不会特别凶,会不会不太好接触,会不会嫌弃我这个菜鸟级别的实习生一些列的问题在我见到李老师的那一刻就都烟消云散了。

李老师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严肃,也不是我以为的那样上了年纪的不苟言笑的样子,反而给我特别亲切的感觉。

说实话刚开始没有听李老师讲课之前还在想,这么年轻的老师,讲课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特别好呢?后来听过李老师讲课以后才发现李老师真的可以称之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讲课条理清楚,知识点详列得当有所侧重,和学生互动也特别好,可以说是一名让同事值得佩服让学生值得爱戴的好老师。

尤其是听过李老师已经有七八年的教龄以后我更是吃惊,没想到这么年轻已经来三中这么久了。

接下来的接触以后更是发现李老师是一个负责的好老师,对我帮助很大,在没有接手16班之前,李老师就把16班的情况给我介绍了一下,以便我接手以后好上课,在历史学科教学这一方面,也给我提了很多有益的意见,譬如在复习必修二的时候告诉我如何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历史教学这一方面从李老师这里我也学习到了李老师非常善于运用的材料教学法。

对管理班级学生学习,批改作业等方面,对我也有很大的帮助。

李老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指导老师,性格不骄不躁,自己不仅能从李老师那里得到工作中的指导而且李老师自身那种荣辱不惊的品行也对我影响很大。

不仅在学习工作中对我有所裨益而且生活中遇到的小事,李老师也会主动关心,非常贴心,非常暖人心。

应该说我是多么的幸运,能够遇到这么好的指导老师。

在此,请允许我对您表达我诚挚的谢意,谢谢我的指导老师,谢谢亲人!
造物者的光荣
9、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如果你看到夜空的烟火如此绚丽,不用怀疑,你看到的肯定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每个班级有自己的老师,每个年级有自己的一群老师。

很庆幸,我遇
到了一群优秀的老师,一个足矣温馨的办公室——武安三中高二年级历史办公组。

每一个团体都需要一个好的领导者,同样的我们高二年级历史办公室有我们的雷厉风行的安老师,也就是我们高二年级历史办公室备课组长,可以说是我们的核心,也可以说是小半个支柱。

听过安老师讲课,一听就感觉是那种十分老练的教师,讲课字字珠玑,幽默得当,思路清晰,应该说深得学生认可。

能够遇上这么一位好老师应该说幸运,能够遇上这么一个好领导也是我的幸运,很多事情必须安老师出面,拿得起放得下,如果非要比喻我更喜欢拿红楼梦里的王熙凤那种办事能力来形容安老师。

是我非常佩服的以为老师。

下页
工作博文
我的指导老师就不多说了,对我帮助最大,也是我见识到得以为优秀老师,关于教学这方面我也专门写了一篇博文表达我对她的敬意。

办公室里除了我外最年轻的要数于老师了,她也是和学生关系处的最好的一为老师,可能是因为年纪比较接近吧,我也觉得她格外亲厚。

于老师和李老师一样成为安老师的左膀右臂辅助安老师做了一些工作。

很少能见到学生跟老师那么融洽的相处,于老师就是我见到的一个,能让学生在所有的学科里最喜欢学习历史,能让最捣乱的学生因为缺上了历史课而跟老师道勤。

这一方面也一直是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一方面。

每个办公室总有一个非常细心的角色,我们办公室的郭老师在历史知识上的细心也让我非常佩服,很多问题总是能够提出来大家讨论,很多时候遇到历史题我总能在郭老师那里得到答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郭老师总能够发现很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在管理学生方面非常有自己的一套,在郭老师的调教下,7班的课代表变得非常的负责认真起来。

另外我们办公室还有一个非常可爱也是我很喜欢的曹老师。

曹老师是我到办公室大概一周后从高一年级组调过来的老师,一点没有埋怨学校给安排的高二教学历史任务,迅速的投入工作,曹老师也是历史专业知识非常过硬的一个老师,几次问题下来就让我在心里默默的竖起了大拇指。

教着全年级最难管的班级,但是很少看到曹老师抱怨,难能可贵的精神加上优秀的教学技能为我们真个办公室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一位前辈都有我值得学习的很多地方,也正是她们的辛勤努力才换来最后优秀的成绩,正是这些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才构筑成夜空中最美丽的风景。

10、让“心腹”变成你教学成长的重要据点
没有来顶岗支教之前,想象中的当老师一定要不偏心,一定要爱所有学生,对所有学生好,做一个博爱的老师。

以为那样就可以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可就可以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因为你不偏不倚,对所有学生都一样。

等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才发现一个事实。

事实就是你不可能做到对待每一个学生都一样,如果真的是那样学生也会把你对他们的好当成理所当然。

教学过程中“收买人心”也算是很重要的一步,只有做到学生喜欢这一科,不会反感这一科才能更好的达到你要的学习状态,并不是夸大某一个老师的影响力,而是要避免老师成为某一学生某一科不喜欢学反感学的理由,不偏不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光现实不允许而且也不利于你“收买人心”。

不知不觉的教学中,你就会发现一开始的那碗水也已经端不平了。

即使你心里对待每一个学生还是一样,但是无意中的多多少少就改变了你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可以说对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也是我们因材施教的要求之一。

比如面对性格开朗但是学习不踏实的学生可能你就会多多批评,不经意的多多关注,面对学习踏实放心的学生,你就会少一点点的关注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其他学生身上。

其实只要你心里对每个学生还是都一样就不会产生让学生觉得你过分偏心。

但是,教学过程中你就会发现你一定会有那些比较喜欢的学生,我认为即使这样你也不必要感觉不安,老师和学生之间毕竟还是有距离的,让你自己扩大在学生圈子中的影响力倒不如让喜欢你的那些所谓“心腹”去传播你的影响力。

每个学生总有自己的圈子,一个班级也是由很多不同的小圈子组成的,先让一部分学生认可你,然后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再去“收买人心”,虽然说目的是让你得到学生的认可,其实我们还是为了一个目的——让学生好好学习,对得起他们自己,对得起他们的青春,也对得起他们把自己交给老师。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所以说“收买人心”的培养“心腹”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让“心腹”成为你教学成长的重要据点,达到双赢的效果。

11、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矛盾”
做一个老师有时候不仅仅需要面对的是生,对于我来说需要面对的还有我自己的内心矛盾之处。

没有进入高中教学以前,想象中的历史教学是要跟“百家讲坛”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要吸引学生的,至少要让你的课堂“动”起来,重要的是学生喜欢而不是其他。

但是,当走进高中教学中就会发现以前以为的都有些“空想”的色彩,即使我这个不拿工资的实习老师,也会不自觉的更关注学生的成绩,首要考虑的是教学效率而不是学生喜欢或是自己喜欢。

比如学习很多历史问题的惯用模式,要学习它的背景、原因、目的、内容、过程、结果、影响、实质、评价等等,一开始我似乎很不能接受这种学习模式,可是当我走进课堂领着学生复习时才发现这样的方式是最容易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点也就是说应付基本的考试最有效的,所以我们往往在有趣和有效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另外在三中的实习过程中面对教学实际情况我又产生了一个矛盾。

就是学习期末考试任务和课程安排以及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这个可能只是我这个年级或者这个班级产生的矛盾。

也可能是面对的学生能力稍弱,总是觉得高二的复习进度快的有些让学生跟不上感觉。

课程赶得紧,学生有点应付不及。

在课下往往听到学生抱怨“还没有背会这一专题,又要开下一专题了”等之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