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误诊1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误诊1例分析
过敏性紫癜又称Schonlein- Henoch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是由于
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紫癜、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

可同时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

本病以儿童及
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春秋季多发[1]。

其中腹型过敏性紫癜居多,约占35%-70%,常以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部绞痛为特点,位于脐周、下腹部或全腹部。

且有14%的患
者消化道症状出现在皮疹之前,故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2],极易误诊为消化系统的相关疾病,本文报道我院1例过敏性紫癜误诊病例,结合文献资料,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
的及时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16岁,2012-04-28 主因“上腹部疼痛4天”入院。

为上腹部正中持续性胀痛,
伴恶心、呕吐,进食后即吐,且感腰背部酸痛,无反酸、烧心,无发热、咳嗽、胸闷不适。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炎”,予抗炎、护胃治疗,症状无改善,后转我院。

入科查体:神清,痛苦貌,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腹平软,
上腹正中及偏右侧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痛,莫非氏征(-),
移动性浊音(-),肠鸣音2-3次/分。

入院查,血常规:基本正常,大便常规+OB:OB阳性,凝血4项:PT 14.4S, ,余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L)、抗角蛋
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结核抗体,肿瘤指标、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沉
未见明显异常。

并行胃镜检查示:1.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降部粘膜充血水肿,可见散在
片状糜烂和浅溃疡(如图1、2),2.胆汁反流性胃炎 HP++。

病理示(十二指肠降部)粘膜炎症,局部糜烂坏死及炎症渗出。

肠镜示:回盲瓣粘膜充血水肿。

末端回肠约30cm,粘膜可见10余枚散在片状充血糜烂,约0.2~0.5cm,质地软(如图3、4)。

病理(回肠末端)粘膜
慢性炎,粘膜下淋巴组织增生,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未找见肉芽肿性病变。

(回盲瓣)粘膜
慢性炎,固有层充血水肿,未找见肉芽肿性病变。

治疗上予以抗炎、抑酸处理,症状改善不
明显。

入院后第三天出现四肢、臀部、背部粟粒样皮疹,部分融合,色暗红,并出现呕咖啡
样物及便鲜血、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请皮肤科、血液科会诊,综合分析其诊断为:过敏性
紫癜,予激素,大剂量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应用。

三天后患者诉腹痛基本消失,无腹胀、
恶心、呕吐、呕血、黑便,大便成形,治疗10天后好转出院。

图3 回盲部图4 回肠末端
2.讨论
过敏性紫癜作为一个独立疾病的概念,最早是由Wilkm于1808年提出的。

并予1877年由EdIlardHenoch描述了紫癜与胃肠道症状的关系。

目前过敏性紫癜按临床表现分以下几种类型:①单纯型(紫癜型):皮肤紫癜最常见。

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及臀部,躯干极少累及,且常成批反复出现,对称分布,伴有皮肤水肿、荨麻疹,紫癜多为红色,略高出皮面,压之
不退色,可相互融合,经7~14日逐渐消退;②腹型:消化道黏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受累
产生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及体征,如腹痛、恶心、呕血、便血等,其中腹痛最为常见,研究表
明成人过敏性紫癜腹型占50.8%文献[3];③关节型:关节部位血管受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压痛、活动障碍等,多发生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发作,不遗留关节畸形;④肾型:肾小球毛细血管受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可有高血压、肾功能
衰竭,此型病情最为严重;⑤混合型:出现上述2种以上表现者。

该患者据此分型,考虑诊
断过敏性紫癜(混合型),腹型为主成立。

过敏性紫癜常累及多系统,且临床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

特别是腹型紫瘢,在皮疹出现前,可因腹肌紧张及明显压痛、肠鸣音亢进误诊为“急腹症”[4]。

因此对于诊断该疾病时,除
仔细询问病史、查体之外,消化道内镜检查在临床上对于诊断具有一定鉴别意义。

文献报道,单纯型紫癜患者内镜下胃肠黏膜病变占21.05%。

以十二指肠降部、回肠末端、回盲部及升
结肠黏膜最严重,食管黏膜常正常。

该病例中患者查胃肠镜示:(1)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降部粘膜充血水肿,可见散在片状糜烂和浅溃疡。

(2)回盲瓣粘膜充血水肿。

(3)末
端回肠约30cm,粘膜可见10余枚散在片状充血糜烂,约0.2~0.5cm,质地软。

基本符合过
敏性紫癜内镜下表现。

综上所述,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过敏性紫癜,在临床实践中易被误诊、误治,如
何避免该情况发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消化内科医生应有扎实系统的基础理论,应拓
展诊断思维,不可局限于消化系统疾病;②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应详尽,特别是有无感染诱因、食物、药物过敏史,以及不典型皮疹或伴随的关节症状、体征;③消化内镜医生应具备
相关的临床知识,能结合胃肠黏膜镜下特点及相关病历资料,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线索;④
腹型过敏性紫癜内镜检查阳性率高,且内镜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应重视过敏性紫癜患者
的消化内镜检查。

【参考文献】
[1] Riganta D.Clinical overview of vasculitic syndromes in the pediatric age [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06,10(6):337-345.
[2] 张微,/bJD腹型过敏性紫癜37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7):842.
[3] 刘建湘.成人过敏性紫癜腹型病例临床特点分析.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8。

28(7):565-567.
[4] 吴冬科.儿童过敏性紫癜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8):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