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焊接质量控制(长城汽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身焊接质量控制(长城汽车)
汽车车身制造的四大工艺包括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总装工艺。
在冲压工艺和焊接工艺里面,焊接工艺缺陷造成总装工艺失效的因素更多一些。
1 焊接夹具
1. 1 焊接夹具的结构特点
汽车焊接工艺是汽车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车身焊接而言,车身外部形状是由型面或型线组成,零件基本上都是低碳钢板冲压件,尺寸大、刚度小的特点使得焊接难度相当大。
为了保证汽车车身的焊接质量,就必须要使用高精度的焊接夹具。
在对车身焊接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尽量保证焊缝在剪应力而不是拉应力下工作(因为低碳钢焊缝剪应力允许的最大值要大于拉力的最大值)。
同时,还要尽量避免焊缝交汇在一点或者密集布置,否则金属会由于过热而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和变形。
1. 2 焊接夹具的基本结构
焊接夹具的基本结构包括焊接夹具平台、定位夹紧单元、举升机构、铭牌和辅助装置。
1. 3 夹具设计部分的关键参数
(1) 夹具平台通常是使用型钢焊接而成的夹具骨架,有很高的加工精度要求: Base 板上表面平面度≤0. 1 mm; Base 板上平面粗糙度Ra1. 6 ()。
(2) 为了确定夹具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夹具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三坐标测量,夹具平台的上表面需要设计有测量建
坐标系使用的基准点。
一般夹具的基准点数量≥5 个,小型夹具的基准点数量可以设定为3 个或者4 个。
基准点孔间的位置公差± 0. 02 mm。
(3) 为了便于检查,平台上表面需刻印坐标线和坐标值。
刻印坐
标线的坐标系为整车坐标系(XYZ),坐标值需等于100 mm 的非零整数倍数,不建议任意设定。
(4) 焊接夹具的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到焊接完成的车身质量和质量稳定性,为了保证车身的质量稳定性,焊接夹具定位销和定位块的位置公差一般设计为± 0. 1 mm; 定位销和定位块硬度≥HRC50; 硬度定位销的有效工作长度5 ~7 mm,螺母孔一般进入2 扣螺纹。
(5) 手工焊接工位,夹紧块打开位置不可以影响上件、取件,躲避距离≈30 mm。
2 点焊焊接质量
2. 1 点焊的特点
(1) 焊件间依靠尺寸不大的熔核进行连接,熔核应均匀、对称地分布在两焊件的贴合面上。
(2) 具有大电流、短时间、压力状态下进行焊接的工艺特点。
(3) 是热-机械(力) 联合作用的焊接过程。
2. 2 点焊接头质量的一般要求
点焊的质量要求,首先体现在点焊接头要具有一定的强度,而强度主要取决于熔核尺寸( 直径和焊透率)、熔核本身及其周围热影响区的金属显微组织及缺陷情况。
前者是“量” 的因素,后者是“质”的因素。
一般说来,由于点焊的工艺特点使其与熔焊相比,“质”的因素产生的问题较少。
为保证点焊接头质量,接头的设计应能使金属在焊接时具有尽可能好的焊接性。
为此推荐焊接头尺寸如表 1 所示。
表1 点焊接头尺寸的大致确定
序号经验公式简图备注1 d = 2δ + 3 2 A = 30 -70 3 C'≤0. 2δ
4 e >8δ
5 s >6δ
h 为熔核高度,mm; d 为熔核直径,mm; A 为焊透率,%; C'为压痕深度,mm; e 为点距,mm; s 为边距,mm; δ 为薄件厚度,mm 焊透率A = h /δ × 100%。
2. 3 点焊焊接参数
合适的规范参数是实现优质焊接的重要条件。
点焊规范参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的性质、板厚及所使用设备的特点(能提供的焊接电流波形和压力曲线)。
工频交流点焊在点焊中应用最广,其主要规范参数有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电极压力及电极帽端面尺寸。
表2 低碳钢点焊参数规范
板厚/mm
电极帽端面尺寸/mm 最大最小焊接时间/s 电极压力/kN 焊接电流/kA
0. 6 9. 0 5. 0 0. 12 1. 5 6. 7 0. 7 9. 0 5. 0 0. 12 1. 7 7. 3 0. 8 9. 0 5.
0 0. 14 2. 0 7. 9 1. 0 9. 0 5. 0 0. 16 2. 2 8. 5 1. 2 9. 0 5. 0 0. 20 2. 5 9. 0
1. 6 9. 5 6. 0 0. 22 3. 0 10. 0 1. 8 9. 5 6. 0 0. 26 3. 2 10. 9
2. 0 9. 5 6. 0 0. 26
3. 5 11. 8 2. 3 9. 5 6. 0 0. 30 3. 8 12. 6 3. 0 9. 5 6. 0 0. 36
4. 0 13. 1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上表中的参数保证生产,结合上表中建议的参数,在实际生产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按照表2 中规定的参数规范进行设置,生产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焊接规范进行调整,其参数以焊接设备输出为准,通过试焊选取合适的工艺参数。
由于生产现场电网的波动,需要对已试焊调整之后的焊接电流给定一个公差范围,经过试验验证,焊接电流的公差控制在± 5% 的范围内视为合格,此时熔核的尺寸能够满足要求。
(2) 对于不同厚度的板件点焊时,规范参数可先按薄件选取,再按总厚度的二分之一通过试样试焊修正。
由于组合的板厚有较大差异时会出现熔核向厚板偏移的问题,从而影响焊接的强度,所以通常选用大电流,短通电时间,来减小接触面两侧焊件的散热时间,同时使焊件接触面两侧的焊件散热趋于均衡,来改善熔核的偏移,或者使用不同直径的电极帽来改善熔核的偏移。
(3) 多层板焊接,按外层较薄零件厚度选取焊接参数,再按总厚度的二分之一通过试样进行修正,当一台焊机既焊接双层板又焊接
三层板时,首先以双层板参数为基准,然后通过试样试焊修正参数,达到既满足双层板焊接又满足三层板焊接的
目的,当一台焊接设备同时焊接不同板厚板材且差异较大时,必要时设定两组焊接参数,生产时进行切换。
3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很好地保证焊接的质量,焊接夹具的设计精度以及焊接参数规范的设定直接影响焊接的质量。
以上的夹具设计以及焊接规范是各专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总结而来,只要勇于探索、勤于钻研,利用上述的经验结合企业的特点,就一定能够更好地保证焊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