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
4.意志犯罪行为
5.心
理女性主义心理特点6.气质能力性格7.心理状态8.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点9.动态―过
渡态―稳态10.脑人脑11.高级神经中枢12.客观现实13.生存环境14.主观贾启允15.意
识性16.冯特17.提振―反应18.心智过程19.弗洛伊德20.师范性创新性
21.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22.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活动产品分析法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c
5.d
6.d
7.b
8.a
9.c10.c11.b12.d13.d14.a15.c16.c17.b18.a19.a20.c
21.a22.c23.d24.d25.b26.c
三、名词解释题
1.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
过程至个性心理特点构成的过渡阶段,常常发生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们
称作心理状态。
像是充斥心理过程的特别注意状态,情绪过程中发生的心境状态,应激状
态等等。
3.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
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4.实验法就是称有目的地掌控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发被先行的某些心
理活动展开研究的一种方法。
心理学的实验法存有两种主要形式,即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
然实验法。
5.活动产品分析法主要根据人们各种形式的活动成果,如日记、信件、文稿、著作、
绘画、模型或其他创作制品等,来分析和了解人的心理状况和特点的一种方法。
6.心理过程就是指本人的重新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整体表现出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它包含重新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情感过程的心理活动
和意志过程的心理活动三个方面。
四、辨析题
1.错。
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同样离不开
人脑这一物质载体。
2.对。
3.对。
4.对。
5.错。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是人的意识性,人类的意
识就是心理发展的最低水平,人存有了意识,就可以沦为真正的主体。
6.错。
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在同一班级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由于个体差异(生理成熟、遗传素质等)影响,各个学生的心理反映可能各不相同。
7.对。
8.对。
9.错。
被人脑所充分反映的客观现实就是不依赖人的意志而单一制存有的客观物质世界,包含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10.错。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的物质器官,不仅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依存于作为反映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11.对。
12.错。
精神分析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潜意识,并特别强调潜意识在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3.错。
此类心理学研究方法就是活动产品分析法。
14.对。
15.对。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现象是一个多层次相关联的复杂的大系统。
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个维度来看,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
2.答案要点:
(1)首先,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
(2)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也就是密切联系的。
(3)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
(4)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充分反映着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
3.答案要点:
(1)脑就是心理的器官,心理就是脑的机能,人脑就是人心理活动的载体。
(2)从心理的内容和来源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其次,人对客
观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第三,人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
能动性;最后,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4.答案要点:
(1)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个器官,不仅决定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
也依存于作为反映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2)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整体表现在心理就是人脑的主观贾启允;(3)心理的主
体性还整体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充分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偏折而同时实现的;(4)心理的主体性更整体表现在人对现实充分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
(5)人的心理的
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是人的意识性。
5.答案要点:
(1)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
部认识过程。
(2)现代心智心理学就是把人脑的内部工作和电子计算机投影,都看做就是一种信
息加工系统。
(3)认为人的心理的研究不能只采用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法而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
用较客观的研究方法。
6.答案要点:(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道过:心理学存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
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
就是说道心理学就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长的科学。
(2)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早在古希腊时期,有关心理问题的论述,心理学的思想
就早已出现。
(3)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
问世。
心理学已经瓦解哲学母体而分化沦为一门单一制的学科,至今才存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说道心理学又就是一门年长的科学。
7.答案要点:(1)师范性;(2)综合性;(3)实用性;(4)创新性;8.答案要点:
(1)20世纪初,华生等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明确提出,只有轻易观测至的东西就可以
沦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客观的方法才就是科学的方法。
(2)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直接观察的行为,行为就
是客观可测的“刺激―反应”及其关系。
研究行为就是研究心理,探索“刺激―反应”的
规律就是心理活动的规律。
9.答案要点:
(1)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
(2)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而不断变化发展。
(3)认识活动又总是受到情感、意志因素的极大影响。
(4)情感又就是意志行动积极主动的动力因素,反之,意志行动又多样着情感。
10.
答案要点:
(1)现代心理学家们越来越重视全面而综合地运用心理学的各种观点、理论和他们
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研究。
(2)代表当代心理学发展的这种综合、整体研究的主要价值观念,乃是信息加工的
现代心智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3)现代认知心理学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张用信息加工的综合整体的观点
来探讨人的复杂的认识过程,采取什么策略来获得信息和加工信息,这是当代心理学发展
的一个取向。
(4)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本性和价值看做就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并从以人为本
的整体观点启程,在非政府管理、教育改革、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面,都存有许多实
际的意义的研究。
11.答案要点:
(1)阐明中学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心理学规律;(2)践行教育和教学的心理学观点;
(3)培养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的心理学技能。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心理的物质载体
①心理现象的产生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
②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2)人的心理的环境依存性
①人的心理就是对客观现实的充分反映,就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离开了环境的影响,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①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
②人对现实的充分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偏折而同时实现的;③人的心理的
主体性更整体表现在人对现实充分反映的主观能动性;④人的心理的主体最重要的特点就
是人的意识性。
2.答案要点:
(1)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
度的整合性。
①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重新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就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
重新认识就是情感和意志的基础,重新认识活动受到情感和意志的制约。
情感又就是
意志行动的积极主动的动力因素,反之,意志犯罪行为又多样着情感。
②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点也是密切关联的,个性倾向性渗透于各种心理特点之中,
个性特点也反映出个人的倾向,两者在总体上体现着一个人完整的个性。
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彰显着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
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
表明人的个性就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构成
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整体表现出。
反之,已构成的个性女性主义和
特点又积极主动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是具有个性的色彩。
(2)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3.答案要点:
(1)高等师范心理学为培育合格的教师人才提供更多了所须要的心理学科学知识与
技能。
(2)低师心理学的任务就是为提升师范生―未来教师的整体素质服务。
(3)高师心理学根据信息时代教师职业的需要,综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为未来
教师提高理论素养而服务。
(4)结合实际分析说明。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心智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后。
广义的心智与的含义基本相同;狭义的心智与的含义基本相同。
2.心智风格就是个体的信息加工的方式,又称心智方式。
心智风格就是个体在长期的心智活动中构成的、平衡的,整体表现为
对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的钟爱。
3.就是指导个体心智活动的计划、方案、技巧或窍门。
4.
元认知就是个体对的心智。
元认知由、、三种心理成份共同组成。
5.心智心理学就是以观
点研究人的心智活动的心理学,就是现代心理学的关键分支。
6.特别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
一定对象的和。
7.根据特别注意的和保持特别注意与否须要,可以将特别注意分成有意特
别注意、急于特别注意和急于后特别注意。
8.就是事先存有原订的目的,但不须要代价意
志不懈努力的特别注意。
9.心智心理学指出,感觉就是个体对的提振的。
感觉就是心智活
动的起点,通过感觉,个体可以赢得客观事物具体内容的、特定的信息。
10.感觉能力与
感觉阈限Sonbhadra,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
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予以提升。
11.无意识就是个体将信息非政府变成的过程。
12.表象就是的一种特定形式,就是大脑以
的心理形式整体表现客观事物的过程。
13.想象就是个体对尚无展开加工,产生的过程。
14.表象既有,又存有,在人的重新认识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常被人们看做无意识与思
维二者联系的桥梁。
15.从信息加工的对象来看,想象具备性;从信息加工的结果来看,
想象具备性。
16.根据表象产生的相同,可以将表象分成视觉表象、感官表象、味觉表象等;根据表象的相同,可以将表象分成个别表象和通常表象;根据表象的相同,可以将表象分成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17.根据想象上否具备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成和。
18.急于想象存有两种形式,即为和。
19.幻想就是的一种特定形式。
它就是与个人二者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20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展开、和的心智加工过程。
21.就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外部联系,通过重复展开鼓腮。
就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内部联系,通过创建记忆对象与尚无科学知识的联系去展开鼓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