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ATP和酶 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P和酶
1.(2015·湖北孝感模拟)图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它所反映的酶某一特性以及字母a、b、c最有可能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A.高效性、蛋白酶、蛋白质、多肽
B.专一性、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
C.专一性、淀粉酶、淀粉、麦芽糖
D.高效性、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2.(2015·广东广州模拟)如图表示物质S在酶E的催化下水解成P的反应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E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
B.酶E水解的产物是H2O、CO2等物质
C.若S是麦芽糖,则可用斐林试剂来检测P的生成情况
D.若S代表二肽,则E、P可分别代表肽酶、氨基酸
3.(2015·安徽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
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
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往反应物
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
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4.(2015·安徽安庆模拟)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
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B.洋葱表皮细胞中能形成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C.细胞吸收钾离子的过程中,A TP中高能磷酸键的能量都会释放出来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都有ATP的合成
5.A 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6.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a点时,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B.在b点时,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
C.在c点时,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
D.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
7.(2015·山东潍坊上学期期中)下列有关A 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直接为生命活动供能的过程消耗水
B.人体在饥饿状态下,细胞中ATP的含量仍可保持动态平衡
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参与合成RNA
D.ATP的合成与水解所需的酶相同
8.如图甲表示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若在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9.(2015·连云港模拟)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注:“+”表示添加,“-”表示不加,“*”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表示无颜色变化。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
C.淀粉酶活性在40℃时比在60℃时高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10.下图表示ATP水解产生ADP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P代表____________,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后可作为
__________(物质)基本结构单位的一种。
(2)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其中蕴藏着____________。
(3)图中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4)催化该过程的酶与催化ATP生成的酶________(“是”或“不是”)同一种酶,在高等植物
细胞内ATP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位生成。
11.下表是某小组为“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而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将此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________(填“高温”或“冷藏”)
处理。
(4)如果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
越________。
12.几丁质(一种多糖)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几丁质的催化降解主要依赖于NAGase(一种酶)的作用。
温度、pH和NAGase催化水解产物对NAGase催化活力的影响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Gase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在________和________左右。
(2)以NAGase催化水解的产物葡萄糖、半乳糖、蔗糖为效应物,这三种糖对NAGase的催化活力均有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其中作用最强的是________。
(3)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NAGase的催化效率。
下图是降低酶活力的两个模型,判断精氨酸降低NAGase活力类型的方法:在研究实验中加入精氨酸,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则属于模型A;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则属于模型B。
——★参考答案★——
1.『解析』选C。
酶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不发生改变,故根据图解a 是酶,b、d是酶的催化底物,根据其只和底物b反应,可知此图表示的是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A、D项错误;淀粉属于多糖,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形成多个麦芽糖,而麦芽糖属于二糖,图解c表示由二个分子组成的物质,故C项正确;麦芽糖(属于二糖)在麦芽糖酶的催化下形成两个分子的葡萄糖(属于单糖),与图解不符,B项错误。
2.『解析』选D。
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因此酶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错误;如果S是麦芽糖,麦芽糖和其水解产物葡萄糖都是还原糖,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P的生成情况,C 错误;如果S是二肽,则酶E是肽酶、二肽水解的产物P是氨基酸,D正确。
3. 『解析』选C。
本实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再提高温度,酶活性会下降,则
反应速率降低,A错误;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所以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B错误;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可知该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反应物浓度,C正确;曲线BC段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D错误。
4.『解析』选B。
叶绿体在光反应阶段能产生ATP,不需要线粒体为其提供ATP,故A错误;洋葱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形成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故B正确;A TP 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而在生物体内只有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故C错误;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有ATP形成,故D错误。
5.『解析』选B。
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项错误;生物界都是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项正确;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可将光能转化为A TP中活跃的化学能,该过程没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项错误;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也可以产生ATP,D项错误。
6.『解析』选B。
题图可以反映温度和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但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不仅包括温度和pH,还有酶浓度等。
在反应底物充足的条件下,增大酶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所以A、C项正确,B项错误。
题图显示,该酶的最适pH为2左右,因此这种酶可能是胃蛋白酶,而不会是唾液淀粉酶,D项正确。
7.『解析』选D。
ATP通过水解反应供能,A正确;饥饿状态下人体内细胞中A TP的含量仍可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A 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正确;酶具有专一性,ATP的合成与水解所需的酶不同,D错误。
8.『解析』选C。
O2的最大释放量只与H2O2的量有关,与酶的活性无关。
酶为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
与pH=b时相比,pH=a时酶的活性下降,e点不变,d点右移,故A 错误;pH=c时酶失活,但H2O2不稳定,在过氧化氢酶失活时,H2O2仍能分解,故B 错误;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e点不变,但H2O2完全分解所用的时间延长,d点右移,故C正确;增加H2O2量,e点上移,d点右移,故D错误。
9.『解析』选B。
①~③号试管中均有淀粉和淀粉酶,且均有砖红色,说明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砖红色越深,说明淀粉酶活性越高,B正确、C错误;④~⑥号试管均未出现砖红色,说明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A、D错误。
10.『解析』(1)由ATP的结构简式可知,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①代表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掉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形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形成RNA的原料。
(2)高能磷酸键中蕴藏有大量能量。
(3)高能磷酸键水解时,可释放大量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4)催化ATP水解与生成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中A TP的生成部位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答案』(1)腺苷磷酸基团RNA(2)高能磷酸键大量化学能(3)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不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1.『解析』(1)由探究的课题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pH,因变量为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具体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时间内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度。
(2)由已经设计的实验步骤可知,本实验中缺少空白对照组,应该增设试管丙,试管丙中除了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和猪肝研磨液外,还应该加蒸馏水,其他处理不变。
如果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的影响,则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基本相同;如果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则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不同。
(3)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高温会破坏其空间结构,使其失活。
因此,常采用低温来保存酶制剂。
(4)比较酶活性时,可以比较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低。
『答案』(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2)再增加丙试管,第二步换为加入1 mL蒸馏水,第三步不做处理,其他步骤不变①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不同,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
②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基本一样,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
(3)冷藏(4)低(或弱)
12.『解析』(1)依图示,该酶最大活力所对应的温度和pH为最适温度(40℃左右)和最适pH(6.0左右)。
(2)三种效应物对该酶的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葡萄糖的抑制作用最强。
(3)模型A为竞争性抑制模型,当底物的量增加时,增大了底物与酶结合的机会,使反应速率提高;模型B为非竞争性抑制模型,酶的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当底物量增加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会提高。
『答案』(1)40℃ 6.0(2)抑制葡萄糖(3)能提高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