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南宁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理综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广西南宁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测试理综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共7题)
第(1)题
某学生用Phyphox软件记录了电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加速度a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1所示,可以将该图像理想化如图2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8s,电梯的速度大小为0
B.根据图2可以求出电梯运动的最大速度
C.2~6s电梯处于失重状态
D.电梯是从高楼层下行至低楼层
第(2)题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7日15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双曲线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迪迩一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迪迩一号”卫星、北斗地球同步卫星飞行的轨道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迪迩一号”卫星的角速度小于北斗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B.“迪迩一号”卫星的角速度大于北斗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C.“迪迩一号”卫星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等于静止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D.“迪迩一号”卫星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小于静止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第(3)题
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两倾斜且平行的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的水平面上,金属导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电阻不计,空间存在垂直于金属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上端接有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

质量为m的导体棒ab从金属导轨上某处由静止释放,开始运动时间后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且此阶段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量为q。

已知导轨平面
光滑,导体棒的电阻为r,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刚释放瞬间导体棒的加速度大小为g
B.导体棒稳定的速度大小
C.从释放导体棒到其速度稳定的过程中导体棒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D.从释放导体棒到其速度稳定的过程中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
第(4)题
筷子夹球游戏深受人们的喜爱,选手用筷子夹起乒乓球从一个容器放到另一个容器,在规定时间内搬运多者胜。

某同学水平持筷(两根筷子及球心在同一水平面内)夹着乒乓球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如果乒乓球静止,则乒乓球受到筷子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如果乒乓球静止,减小筷子间夹角θ,筷子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大小不变
D.如果乒乓球加速运动,筷子对乒乓球的弹力大于乒乓球对筷子的弹力
第(5)题
排球运动员在某次发球中,左手托球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时,排球脱离左手继续向上运动达到最高点,然后下落
被右手击出。

已知排球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取,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排球刚脱离左手时的速度大小为
B.排球被右手击出前运动的总时间为
C.排球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人对排球所做的功为
D.排球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人对排球的冲量大小为
第(6)题
如图,一横截面是四分之一圆形的玻璃砖平放在水平木板上,O为圆心,半径为R。

一细束绿光从A点平行于木板射入玻璃砖,经玻璃砖折射后射到水平木板上的C点,测得A点到O点的距离为0.6R,已知玻璃砖对绿光的折射率为1.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光在玻璃界面处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 )
A.绿光在该玻璃砖中的临界角是
B
.图中绿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为
C.将入射绿光平行于木板上下移动,都不会出现全反射现象
D.换一细束红光从A点平行于木板射入玻璃砖,经玻璃砖折射后射到水平木板上的D点,则D点在C点左侧
第(7)题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且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
A.磁通量B.磁感应强度
C.电场强度D.自感系数
二、多选题 (共3题)
第(1)题
频率为的单色光a在真空环境下通过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宽度为的干涉条纹;频率为的单色光b在水下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宽度仍为的干涉条纹,水对两种光的折射率分别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B.C.D.
第(2)题
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为,一座小型发电站的输出电压为,输出的电功率为,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分别为、,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输电线上的电流大小B.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
C.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D.用户得到的功率
第(3)题
如图所示,两滑块A、B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已知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

滑块B的左端连有轻质弹簧,弹簧开始处于自由伸长状态。

现使滑块A以速度水平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静止的滑块B相互作用(整个过程弹簧没有超过弹性限度),直
至分开。

则( )
A.物块A的速度一直在减小,物块B的加速度一直在增大
B
.作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C
.A的动能最小值为0,B的动能最大值为
D.若滑块B向右运动用时位移为时A、B共速,则弹簧最大压缩量为
三、实验题 (共2题)
第(1)题
某实验小组要测量一种新型导电材料的电阻率,取一块用新型材料制成的厚度均匀的长方体,如图甲所示,侧面abcd是正方形。

(1)实验小组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粗测面adef与面bcgh之间的电阻,选择“×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来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阻值___________Ω;
(2)实验小组再用伏安法较精确地测量电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及其符号和规格如下:
A.电源(V,内阻不计)
B.定值电阻Ω
C.定值电阻Ω
D.电流表A 1(量程为5 mA,内阻Ω)
E.电流表A
2(量程为20 mA,内阻Ω)
F.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 A)
G.开关、导线若干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要求电表的测量值在量程的以上,则定值电阻应该选择___________(填“”或“”),在虚线框中画出合适的电路图__________,并标上各器材的符号;
(3)实验前用游标卡尺测出af的长度L,其示数如图丙所示,则___________mm;
(4)若实验中,长方体中的电流方向由a→b,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可得导电材料的电阻率为___________(用
题中已知及所选的物理量字母来表示)。

第(2)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金属小球1和2在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已知小球1、2的质量分别为g、g,半
径分别为、,图中E点为单独释放小球1时的落点,D、F点分别为小球1、2碰撞后的落点。

(1)本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
C.小球1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小球1与小球2的半径满足
(2)若OE的距离cm,则OD的距离x
2、OF的距离x3的值可能为__________。

A.10cm、60cm B.15cm、50cm
C.25cm、30cm D.30cm、20cm
(3)写出一条减小实验误差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为,导轨左侧有两个开关、,与一个阻
值为的定值电阻串联,与一个电容为的电容器串联。

导体棒垂直于导轨放置,其长度为、质量为、电阻也为。


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磁场中。

一质量为的重物通过轻质定滑轮用绝缘轻绳与导体棒的中
点连接,开始时轻绳张紧。

现将闭合,断开,使重物由静止释放,经时间金属棒达到最大速度。

已知导轨足够长,不计导
轨电阻,导体棒始终垂直导轨且与导轨接触良好,重物始终未落地,重力加速度为,不计一切摩擦。

求:
(1)导体棒的最大速度;
(2)导体棒从开始运动到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的距离;
(3)从导体棒开始运动到刚达到最大速度时,电阻中产生的热量;
(4)导体棒达到最大速度后,将断开、闭合,同时撤去重物,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

第(2)题
如图,绝缘平板A静置于水平面上,电荷量的物块B(可视为质点)置于平板最左端。

平板质量M=2kg,物块质
量m=1kg,物块与平板间动摩擦因数,平板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t=0(此时
为计时起点),空间提供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场强大小;t=1s时,电场反向变为水平向左,场强大小不变;t=1.25s时,撤去电场。

整个过程中,物块B的电荷量保持不变,物块始终未离开平板,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t=1s时,物块和平板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
(2)平板A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3)整个过程中,电场力对物块B所做的功是多少?
第(3)题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搭乘“上升2号”飞船,进行了人类的首次太空行走,期间由于宇航服故障,导致列昂诺夫无法回到飞船,悬停在了距离飞船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角度已知为).此时,列昂诺夫携带着两个便携式氮
气罐,可朝各个方向喷气,每个氮气罐喷气能够为他带来的反作用力.他依次实施了如下步骤:
①打开一个氮气罐,朝轴正方向喷气后,关闭喷气;
②打开一个氮气罐,朝轴负方向喷气后关闭,同时打开另一个氮气罐,朝轴正方向喷气后,关闭喷气;
③打开一个氮气罐,朝轴负方向喷气时间,关闭喷气;
最终列昂诺夫恰好到达飞船,成功获救.假设列昂诺夫、宇航服和便携式氮气罐的总质量为,不考虑喷出的气体质量.
(1)求列昂诺夫喷气时获得的加速度;
(2)求步骤①完成后,距离下一次喷气的时间;
(3)求列昂诺夫从开始喷气到获救的总用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