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完整资料).doc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还有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回顾拓展。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 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进过38 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
《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儿子买书。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学会看病》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的28个生字,会写25 个生字,理解新词,并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天伦之乐,感悟父母之爱,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领悟本单元的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4、通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的小练笔及习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记事写人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父母爱的理解。
2、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父母的爱以及孩子对父母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3、用具体事件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单元课时安排:17、地震中的父与子18、慈母情深2课时1 课时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 课时20、学会看病 1 课时口语交际 1 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六 1 课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读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读及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单元整体:本单元主题为“父母之爱”,安排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课文。
注意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用恰当的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重点:《慈母情深》要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研究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父爱之舟》要求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要求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的不同评价及带给“我”的不同感受。
《即景》引导学生观察景物时能重点观察变化,按照一定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语文园地七》引导学生研究习作中如何结尾的方法以及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17慈母情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
理解“失魂崎岖潦倒、震耳欲聋”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办法:研究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办法。
学科核心素养: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母爱的伟大。
德育渗透: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环节设想:一、揭示课题,聚焦“情深”1.板书:慈母情深2.请同砚们满怀蜜意地齐读课题。
说说问题带给本人的感受,猜测一下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
3.师:看题目,大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深”这个字。
慈母的情深在何处?让我们有怎样的感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自读课文,解决课后的生字词,会读,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出示词语,学生领读: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数落3.浏览课文,用简单的话归结综合文章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第一单元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六单元 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五年下册 第一单元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单元内容构成
提高学生围绕观点选 取材料的能力和讨论时的 应对能力。
1.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 的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
3.习作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单篇课文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1.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 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 等15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 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 节,体会“慈母情深”。
单元内容构成
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人文主题——舐犊情深 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 蕴含的感情。
单元内容构成
单元内容构成
单元内容构成
词句段运用
单元内容构成
单元内容构成
“体会课文感情”在统编教材中的部分训练点
册数 单元
语文要素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动人,在深入文本,抓住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想 象场景,体会形象后,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更 能真正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感情。
单元教学建议
4.重视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前后关联。
本单元,课文教学与课后小练笔、语文园地中的 “词句段运用”、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等都有联系。
单元教学建议
5.要注重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 效果。
4.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 子一酸”的经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教材分析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第五单元安排的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本单元在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
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接着提出结合活动建议,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
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
第一板块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感受汉字的有趣、神奇;第二板块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加深对汉字的了解与热爱,并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出力。
教材在这两大板块中,分别提供若干必读材料,提出一些阅读要求,体现“下要保底”的编写思想;分别提出活动建议,供师生选用或参考。
最后,建议用办展览、办手抄报、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展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并建议有兴趣的学生继续深入开展探究活动。
其中,除了学习专题和必读材料要予以落实以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师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
教学目标:1.开展有趣的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
2.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
3.开展“我爱你,汉字”的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并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实事。
教学重难点:1.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
2.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想:.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遨游汉字王国”采用的是任务驱动型的编排方式,即在导语中提出要探究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任务拟订活动计划、确定活动方式、商量查找资料的途径。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围绕“父母之爱”这一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4篇文章。
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二、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为重点,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唤起学生对“父母之爱”这一主题的领悟与理解,使学生认识到: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
并学会用言行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爱之情。
从中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人物情感的表达方法。
三、单元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28个生字,会正确读写25个。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表达作者情感方面的作用。
3. 品读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 激发学生理解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
《父母的爱》整体预习课教学设计(2课时)第一课时自主预习【学习内容】语文课本《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并能准确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朗读四篇课文,粗知课文大意。
【学习流程】一、故事导入老师看过一本图画书,特别有意思,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同学们,下面把你的眼神交给我,把你的耳朵交给我,让我把美丽的图片带给你,把温暖的故事带给你。
题目是《我爸爸》,这是一本图画书。
听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我们的第六单元就给我们讲了几个不同的父母,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做的事情,或大或小,都是源于对孩子的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单元,去感受父母之爱。
二、学词语1、多种方式认读词语。
2、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词语。
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百折不挠”的主题为主线:《天火之迷》向我们介绍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精确、细致地观察、研究和实验,揭开了雷暴的秘密;《厄运打不跨垮的信念》是讲清代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诺贝尔》则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2.学会本单元3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5个字也要求会认读,认识一个多音字;3.理解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会运用“不足为奇”等词语造句;4.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感受“百折不挠”的单元主题。
5.学会有序观察看图,了解图意,根据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再编写故事。
三、教学重点:1.《天火之迷》:重点指导学生复述整篇课文;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数据的使用的作用,体会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3.《诺贝尔》: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文析句中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4.《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的教学,应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三个重点句的意义,在品读中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并了解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难点:1. 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2. 感悟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四、教学策略:1.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恰当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自然科学知识。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感受课文主题和精神;教会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反思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探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本单元的第一课是《鸟的天堂》,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专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出发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2.难点:对于一些专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课件:关于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图片和视频。
3.学具:笔记本、彩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对鸟类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鸟类有哪些特点和生活习性吗?”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鸟的天堂》,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3.操练(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鸟类,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该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舐犊之情”这个主题编排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
这三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母爱、父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文中的细节描写、场景描写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和宽广。
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掌握多音字,掌握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
2.默读课文,掌握文中描绘的场景,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3.想象每篇课文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4.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把感触最深的地方画出来。
借助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5.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小组内学习交流。
6.教师引导,学生体会。
7.体会父母的爱,培养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习本单元要求掌握的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掌握多音字“挣、龟”。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场景。
3.学会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在阅读中“披文以入情”。
教学难点1.想象每篇课文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2.体会父母的爱,培养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措施1.突出重点,简化程序。
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学中出示关于父亲、母亲的图片或视频、音频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2.重视课本内外的联系,联系实际生活,拓宽学习渠道,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交流父母对自己的爱的体现,体会父母表达爱的不同方式。
3.教学中应各有侧重。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应侧重引导学生想象文中的场景,体会“慈母情深”体现在哪些地方;品味反复出现的词句,思考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类似的经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父爱之舟》这篇课文应侧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出现的几个场景,体会父爱的具体表现;联系“舟”这一线索,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素养。
本节课以“语文素养”为主线,通过阅读理解、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口语交际:本部分以“讲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或事”为主题,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习作:本部分以“我的拿手好戏”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语文素养:本部分包含了两篇文章,一篇是《麻雀》,一篇是《月光曲》。
这两篇文章分别描绘了不同的场景和情感,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但是,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来进一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理解、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最喜欢的人或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口语交际: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分析
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分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分析本单元一共有五篇课文,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与魅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品味。
同时通过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了解著名作家。
本单元的教学,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在预习中,扫清字词障碍,渗透基础知识。
读音:生字糙、攒是平舌音,亵、邂读音相同。
字形:临的右下中间部分是一竖;邃是半包围结构,里面下部分的笔顺要注意。
腻有半部分斜钩上不能有一撇;翼上面的羽没有钩;堪最后一笔是└ ;缘右上部分先写└ ,再写┐ ;矜形声字,右边是今,不是令。
词义:懊悔、赏心悦目、囫囵吞枣、深邃、细腻、小心翼翼、焕然一新、破烂不堪、脱口而出、油然起敬、邂逅、熙熙攘攘、矜持、门可罗雀、开卷有益、倾囊相助、回心转意等。
二、教学简析《读书再读书》、《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斯塔笛的藏书》和《书的性格》四篇文章同一主题人们对书的热爱,但却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记叙方法来写,语言表达各具特色。
《读书再读书》语言表达很有特色,以一个捡来的石头变宝石的民间故事,引出读书予人带来的种种好处。
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写作方法,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
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边读边思,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教学时结合阅读新体验中的问题,由故事引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谈谈为什么要在故事开头讲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商人捡石头故事便于读者了解读书的益处。
形象地把读书比喻成捡石头,把读书获得的益处比作宝石。
2、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课文3、4小节,让学生思考,商人为什么而后悔?读者为什么后悔?两者的后悔有什么内容上的联系呢?3、在了解了两者的关系后,进一步了解故事中石头变成宝石又是怎么回事。
课文的第5__小节,作者从人们爱读书的原因中总结出5种读书的好处,这好处犹如宝石给人带来知识财富,在学习过程中结合阅读新体验中的第三题进行教学。
实验学校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2、重视课本内外的联系,联系实际生活,拓展学习渠道,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交流父母对自己的爱的体现,体会父母表达爱的不同方式。
3、教学中应各有侧重。《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应侧重引导学生想象文中的场景,体会“慈母情深”体现在哪些地方;品味反复出现的词句,思考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类似的经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父母之舟》这篇课文应侧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出现的几个场景,体会父爱的具体表现;联系“舟”这一线索,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应侧重引导学生把握父亲和母亲的不同看法,以及巴迪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这件事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父母表达爱的不同方式。
3、学会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在阅读中“披文以入情”。
教学难点
1、想象每篇课文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2、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培养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
学
思
路
(
含
教
法
设
计
、
学
法
指
导
)
本单元的一组课文都是歌颂母爱或父爱的文章,这种舐犊之情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我们要多朗读,去体会那些感人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情,然后拿起我们手中的笔,也来写一写我们的“父母之爱”。
到生活中去体验父母之爱吧!母亲虽然辛苦操劳,却仍慷慨地给钱让“我”买书;父亲历尽艰辛,用一只小渔船托起“我”的求学梦。父母是我们成长路上忠实的伴侣,他们的批评和鼓励是我们成长路上源源不断的动力。无私的父母为我们倾尽了心血,操劳了一生,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珍惜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会写的字28个和会认的字38个,掌握多音字 “挣、龟、订”等,掌握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2024/8/4
2
LOGO
18 慈母情深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缘由。“我”想买一本元
多钱的书,但家境贫寒,愿望难以实现。可是对于书的强烈渴望还是 让“我”走进了母亲工作的小厂。
第二部分(第单6~击34自此然段处)写编出辑了向母母版亲要副钱的标经题过。样式
第三部分(第35~38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我”拿到钱没有买 书,却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但母亲又给“我”凑足钱买了书。
2024/8/4
3
LOGO
18 慈母情深
教学目单标 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辞、抑”
等15个字,会写“长篇、连续”等21个词语。
2.默读课文单,想击象此描写处的场编景辑、细母节版,体副会“标慈题母情样深式”。
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2024/8/4
4
Hale Waihona Puke LOGO19 父爱之舟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2024/8/4
5
LOGO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2024/8/4
6
LOGO
单击此小学处语编文辑五母年级版上标册题样式
第单击六此单处编元辑母教版材副标解题样读式
2024/8/4
1
LOGO
18 慈母情深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课文讲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毫不犹豫地给“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XX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编排了精读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
《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勤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
这几篇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令人感动,引人思考。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单元目标】
正确读写2个生字,会认28个生字。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在阅读中揣摩的表达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体会父母之爱,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与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个人的判断。
4
正确认识父母之爱,能写出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表达真实情感。
懂的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惊,让人感动
【单元重点】1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正确认识父母之爱,能写出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表达真实情感。
【单元难点】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与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个人的判断。
【单元教学建议】
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与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文,应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口语交际”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之爱。
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单元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时。
精读文4—时,略读文2—3时,口语交际1时,习作2时,“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外书屋”2时。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