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采购内容及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项目采购内容及要求采购清单
(一)智能感知层技术要求
A 取水口水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本项目中拟建设一套固定式水质自动监测站系统,监测指标包括溶解氧、pH、电导率、浊度、温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大肠杆菌、叶绿素a,具体技术要求如下,加“★”部分为水站系统智能化指标要求,需做详细说明。

一、总体要求
1.自动站所投产品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5年第145号)的项目,投标时应提交计量器具许可证、型式批准,投标人需提供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并提供原件备查。

2、投标人应提供所代表品牌厂商原装、全新的、符合国家及招标人提出的有关质量标准的仪器和设备。

3、所提供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应达到或优于参考指标表中所列技术指标。

4、提供各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的详细资料。

5、提供系统完整的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

6、提供现场仪器设备数据通讯协议、传输协议以及系统集成软件的数据库结构。

7、提供的设备、软件和材料均具有合法的知识产权。

8、本项目中标人必须能够或承诺提供长期技术服务及备品备件供应。

二、主要规范及标准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3、《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4、《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52-1999)
5、《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6-2003)
6、《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7-2003)
7、《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8-2003)
8、《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9-2003)
9、《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0-2003)
10、《总磷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3-2003)
11、《总氮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2-2003)
12、《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1-2003)
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三、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1、仪器设备技术要求
1.1、分析方法要求
自动监测仪器的测量原理必须符合中国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中国环保行业分析方法或等同的或相近的其他国家的标准分析方法。

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仪器应使用如下方法。

自动监测仪器分析方法
★1.2、仪表分析系统
1.2.1应具有仪器基本参数贮存,断电、断水自动保护与来电、来水自动恢复功能。

1.2.2应具有时间设置功能,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监测频次。

1.2.3应具有仪器故障信息报警、异常信息报警及试剂液位报警功能。

1.2.4判断仪表级的状态信息(标定、清洗等)。

1.2.5应具有定期自动校准功能。

1.2.6应具有密封防护箱体及防潮功能。

1.2.7仪器状态远程显示功能。

1.2.8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和工作状态输出功能。

1.2.9 输出信号采用RS-485/232标准接口。

1.2.10仪器设备的远程控制。

1.3、仪器技术参数
1.3.1水质五参数分析仪技术参数
1.3.1.6叶绿素a自动分析仪技术指标要求
1.3.2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技术参数
1.3.3氨氮分析仪技术参数
1.3.4 总磷分析仪技术参数
1.3.5总氮分析仪技术参数
1.3.6粪大肠菌在线分析仪
1.3.7超标留样器
2、系统各单元及集成技术要求
2.1 系统集成技术要求
2.1.1对所采水样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将水样中的某些杂质过滤而又不能改变水样的代表性。

2.1.2方法成熟、性能稳定、经济合理、运行费用低、维护工作量小,尽量选择没有污染物废液排放的分析仪。

2.1.3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排放废液应作相应的处理并使用正确处理方法处理后排放。

2.1.4仪器设备及系统抗电磁干扰、避雷装置及电力供应稳定的配套系统设计。

2.1.5系统工艺流程简捷,组成精简,力求使系统设备的投资尽量合理。

2.1.6管线布置通畅合理,管材选择确保系统能长期有效运行。

2.1.7自动化程度高,做到自动采样、自动预处理反吹、自动分析和自动清洗以及数据记录和输出等环节的可靠有效。

2.1.8水质自动监测装置要求一体式机柜式安装方式,布局合理,整齐美观,尽量缩短现场安装调试的工作量。

2.1.9管道及所有与被测介质接触的部件,必须允许清洗介质通过而不产生损坏。

2.1.10水质五参数测量的安装遵循与水体距离最短原则
2.1.11整个系统特别是采水系统应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保证系统在低温下正常稳定运行。

2.2、系统功能总体要求
★2.2.1取水系统:可调节式取(连续或间歇)水液位高度:判断取水是否符合地表水正常运行的取水条件。

2.2.2 沉沙池系统:合理的分离沉砂、过滤。

2.2.3当被测断面水质出现异常值时,系统能及时报警并自动采集断面瞬时样品(配置水质自动采样器)。

2.2.4现场自动控制运行。

2.2.5远程监控,能够使环保局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前提下,实时查阅水站数据。

2.2.6系统自动诊断。

2.2.7系统故障报警及记录。

2.2.8停电保护及来电自动恢复。

2.2.9可设定运行方式(连续或间歇)。

2.2.10自动反吹清洗,可设置清洗周期。

2.2.11有抑制藻类在系统内孳生的功能。

2.2.12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及传输。

2.2.13系统设置具有开放性,招标人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有关参数,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2.3、采、配水单元
★2.3.1采水系统
2.3.1.1采水方式
①要求保证取水水管的进水孔位于水表面以下0.5m~1m的位置,并与河底保持一定距离,保证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符合监测需要的水样,又要保证取样吸头的连续正常使用。

②采水系统要方便采样泵的提升与安装,以便进行人工的日常清洗和维护。

2.3.1.2采水泵
①选择潜水泵或自吸泵,原则上优先考虑潜水泵,保证站房的进口压力和流速流量达到整个系统全部仪器的要求。

②采用双泵/双管路采水,一采一备,满足实时不间断监测的要求;并且当一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另一路进行工作,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③采水泵具有停电后来电再启动的自动恢复功能。

2.3.1.3采水管路
①双管路采水,采水管路均要安装保温套管进行绝热处理,并在外部套用PVC管材,减少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水样造成的影响,保证对测定项目(除水温)监测结果的影响必须小于5%(水温的影响必须小于20%)。

②必要的防冻措施,保证冬季低温时采样管路不被冻裂。

③采水管采用磐石胶管、UPVC管等材质稳定的材料,避免对水样产生污染。

④管道采用排空设计,使管道内不存水,以防藻类孳生。

⑤采水主管路采用串联结构,各仪器并联到管路中。

各仪器的压力、流量均可单独调节并分别配备压力表。

在站房进水处,要实时显示进口压力。

能通过流量或压力显示采水状态并能报警。

⑥预处理单元前、后必须分别设有手动取水口,方便水样比对实验的采水。

2.3.1.4工作方式
①采水系统可采用连续或间歇方式工作,并能够根据监测要求现场或远程设置监测频次。

②保证停电后重新上电时,采水系统、控制系统、监控软件能自动恢复工作,达到无人值守的目的。

2.3.1.5其他
①采水系统中的所有部件均要选用可靠材料,保证采水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②采水系统的总水量可以满足所有仪器的用水要求。

适当考虑将来增加3-5台分析仪器的可能。

★2.3.2配水系统
2.3.2.1要求任何仪器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其他仪器的工作。

2.3.2.2满足各仪器对样品的要求,满足所有仪器的需水量。

2.3.2.3根据五参数仪器对水样的要求,对于五参数仪器供水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进入仪器的进样方式。

2.3.2.4除五参数外的其他仪器,根据仪器对水样的要求,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必要时使各仪器可以从各自专门的过滤装置中取样,且过滤后的水质不能改变水样的代表性。

★2.3.3清洗系统
①具备足够的反冲洗能力,保证管道内无泥沙、无藻、管壁无附着物
②配置在线除泥沙装置和灭藻清洗装置,保证系统管路内部免受泥沙和藻类影响。

③能通过通入自来水、清洗液和加压清洁水流对采、配水管路和采样吸头进行自动反冲洗。

能采用加压清洁水流对五参数传感器进行冲洗。

所配置的空压机须是无油型空压机,保证不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

④系统反冲清洗的操作,可以通过现场或远程进行自动或手动控制。

⑤保证每个测量周期对整体系统及五参数传感器进行清洗。

⑥冲洗水应保证抽排至不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区域外。

考虑到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设计中应不使用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清洗方法。

★2.4、预处理系统
水样的预处理可保证分析系统的连续长时间可靠运行,不能采用拦截式过滤装置。

2.4.1水样预处理既要消除干扰仪表分析的因素,又不能失去水样的代表性。

2.4.2预处理单元能在系统停电恢复并自动启动后按照采集控制器的控制时序自动启动。

2.5、控制单元
2.5.1、由工控机、程序逻辑控制单元、总空气开关、各仪器设备的空气开关、接触器、直流电源、继电器和接线端子等部分组成。

为保证系统监测站连续、可靠和安全运行,统一协调各设备及仪表的关系,系统控制单元采用程序逻辑控制系统对监测站各单元按前述的要求进行控制。

2.5.1.1工控机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2.5.2、现场控制软件应包含系统管路图及实时状态显示,仪器状态及实时数据显示,数据查询/导出/自动备份功能,参数设置功能,报警信息显示,手工及单一控制功能,系统及仪器历史运行状态显示,操作提示功能,用户管理功能等。

2.5.2.1系统管路图及实时状态显示应动态显示流程系统运行情况。

2.5.2.2仪器状态及实时数据显示应实时显示仪器状态运行情况和实时数据。

2.5.2.3数据查询/导出/自动备份功能应可以查询某个时间段内所有设备的数据,并可以制作相关曲线。

历史数据及设置参数数据每月自动备份。

导出功能指按要求导出数据并形成电子表格文件。

2.5.2.4参数设置功能应可以设置采样周期、系统复位、参数报警值、采水时间等参数设置。

2.5.2.5报警信息显示应对系统运行中的所有故障、超标值进行提示。

2.5.2.6手工及单一控制功能应包含自动/手动运行的切换、运行某一流程的手动启动、单一元件(电磁阀、电动球阀、泵等)的调试控制。

2.5.2.7系统及仪器历史运行状态显示应动态显示系统及仪器的历史运行状态,包括设置参数更换的历史记录,以便用户了解系统及仪器的历史运行情况,其中应包含异常情况并标注。

2.5.2.8操作提示功能是指用户在对现场控制软件进行操作时显示操作响应内容。

2.5.2.9用户管理功能是指现场控制软件应对操作用户进行操作权限的管理。

2.5.3、可远程设置和远程采集监测站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参数,对采样、反吹、清洗、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等进行检测及控制。

2.5.
3.1可远程设置系统的采样周期(2-24次/天)。

2.5.
3.2对系统自动清洗、实时通讯、数据处理等功能和各单元设备控制参数的远程控制。

2.5.3.3现场可动态显示系统的实时状态,实时数据,历史报表和历史报警。

2.5.
3.4 具有远程显示现场工作状态、仪器设备故障自动报警、异常值自动报警和参数超标(上、下限)报警、并能将报警信号自动发送至各级监控中心。

★2.5.3.5设备远程反控:仪表远程控制,实现日常管理;根据智能化指标进行仪表运行状态远程诊断,可视化故障运行预诊断;远程系统参数配置(采集与分析频率、切换周期模式、定点测量、采样泵切换)。

2.6 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系统
2.6.1、系统应稳定可靠,具备自检及死机自动恢复功能。

2.6.2、数据传输至少支持一点六传;数据传输频率应不低于国家要求,并可根据管理要求远程设定传输频次;支持数据断点续传;能按要求接受、处理和反馈远程控制命令。

2.6.3、数据采集:
2.6.
3.1基本要求
2.6.
3.1.1对仪器设备(或系统)数据采集的要求
①自动站仪器设备应提供有效性的数值,即仪器具有无效值过滤功能。

如仪器不能过滤掉无效值,则仪器除了提供测量值外还应提供测量值的质量码,以标明提供的值是有效值还是无效值。

★②通过数字口应获取分析仪器及辅助设备的工作状态,如运行、采样、测量、留样、校准、报警、启动、停止、清洗、药剂添加、远程对时、供电状态、室内温湿度及烟感、水感等安全信息等。

③自动分析仪器或系统应具有历史数据存储功能,断电后数据至少保存90天,并能储存5年以上的原始数据,同时保存相应时期发生的有关校准、断电及其它事件记录。

④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停电自动切换、来电自动恢复、异常自动启动和复位等功能。

⑤通过数字口实现上述相关仪器参数的远程控制功能。

★⑥数据审核与状态标识:电源故障、排放源停运、超测量范围、远程控制导致数据失效、通讯超时等实现异常情况的实时报警,对设施运行状态进行自动添加“码”标识,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保证监测数据与运行状态同步。

2.6.
3.1.2数字标准接口
数字接口可以是标准RS232、RS485串口或网络口。

电流4—20mA或电压0—5V,必须具有稳定的供电输入和稳定的仪器设备输入、输出。

2.6.3.1.3数据采集
(1)采集项目
①监测项目数据采集
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自动留样器;预留3个以上扩展口以备未来系统升级。

②环境指标
温度(包括室内)、湿度(包括室内)
★③仪器设备状态量采集(包括实现远程控制的状态量、远程对设备智能化判断、具有故障报警信息或异常信息预警功能。


仪器设备(包括系统水泵、阀门)的工作状态:供电、启动、停止、运行、测量、校零、校标、清洗、试剂添加、采样时间、采样频次、自动留样、进出口压力等;
供电系统状态;
通信状态。

④报警信息
供电电源断电、设备断电、设备停运、试剂缺少、设备异常改动;数据超标、数据越限;室内温湿度、烟感等安全信息。

2.6.
3.2、数据采集频次
(1)监测项目
根据确定的监测频次,每次作为一次有效值进行采集。

(2)仪器设备状态量
根据仪器设备运行输出的状态量进行在线实时采集。

2.6.4、可以收集仪器的所有运行信息,并实现全部现场控制功能。

2.6.5、站点采用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与传输,系统软件需具备通用性强,可扩展性强,维护方便的特点。

软件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维护性。

具备强大良好用户界面,现场可动态显示系统的实时状态,实时数据,历史报表和历史报警。

可实现改变控制参数,发送控制命令、浏览控制状态等人机交互功能。

2.6.6、能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和数据曲线分析,数据导入、导出方便,并有数据及参数自动备份、恢复功能;实现超标值自动报警。

2.6.7、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应至少能保存1年的最小统计单位值(最小统计单位时间不大于小时),并至少可保存3年的小时数据。

★2.7 辅助系统
辅助系统包括UPS不间断电源、稳压电源等。

2.7.1UPS和交流稳压电源
配备UPS和交流稳压电源,功率应保证监测站内断电后系统监测数据及系统状态能正常上传。

UPS不间断电源具有正弦波、断电保护、自动恢复、过载保护、故障诊断记录等功能,并采用知名品牌。

2.7.2综合防雷系统
综合防雷系统要求监测系统配置全面的防感应雷措施、防雷器均采用优质的防雷模块,有效防止雷击对系统造成的损坏。

内部防雷装置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止雷电流在需防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包括通讯系统、供电系统和仪器设备等。

★2.8 视频监控系统
实现对水站内的仪表、站房周围、采水点等进行集中监控,异常情况的实时报警。

需提供详细方案。

★2.9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实现对水站内的温湿度、市电、UPS、空调、消防系统、漏水、安防等进行集中监控,异常情况的实时报警。

系统主要包括:动力配电监测、远程空调控制、UPS监测、温湿度监测、漏水监测、消防监测、入侵监测等。

系统建立在可以扩充的整体平台,能够实现子系统之间的联动。

本系统与水质监测系统分开,独立运行。

需提供详细方案。

2.10 站房
站房在饮用水源地现场执勤住房中,面积为60平方米。

B 入湖口/库区浮标式水质自动监测站系统技术要求
本项目拟在入湖口设置2套浮标式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指标包括氨氮、总磷、总氮、温度、pH、电导、浊度、溶解氧、叶绿素、蓝绿藻、COD;并且,在库区内设置2套浮标式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指标包括氨氮、总磷、总氮、温度、pH、电导、浊度、溶解氧、叶绿素、蓝绿藻,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一、总体要求
1. 投标人应提供所代表品牌厂商原装、全新的、符合国家及招标人提出的有关质量标准的仪器和设备。

2、所提供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应达到或优于参考指标表中所列技术指标。

3、提供各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的详细资料。

4、提供系统完整的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

5、提供的设备和材料均具有合法的知识产权。

二、主要规范及标准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3、《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4、《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52-1999)
5、《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6-2003)
6、《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7-2003)
7、《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8-2003)
8、《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9-2003)
9、《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0-2003)
10、《总磷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3-2003)
11、《总氮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2-2003)
12、《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1-2003)
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三、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浮标站要求采用低功耗的探头式检测仪表对水质进行分析,并设计配套的仪器室、太阳能供电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锚泊系统、防撞报警系统等其他辅助设备,同时岸边配备岸站接收系统对浮标上传参数进行接收、存储、分析。

浮标要求配有航标灯、雷达反射器,对浮标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通过搭载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完成对水质参数的长期、连续、自动监测,并可通过卫星或者GPRS等通信系统将测量数据实时传输到岸基数据接收处理系统。

1、浮标体技术要求:
1)★浮标尺寸:直径≥1.8m,具备较好的稳定性,支持载人维护
2)★采用聚脲弹性体材料,耐冲击,抗腐蚀,防生物附着
3)支持四个探头式水质仪表接入
4)采用环保HJ/T212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同时支持定制化数据通讯协议
5)系统支持远程登录管理,可在办公室或者岸站远程对系统参数进行设置和仪器调试
6)系统具有防雷、防盗功能,同时能对浮标电压、温湿度进行监测。

具有渗漏及温度异常、
电池容量报警功能
7)系统具有GPS定位功能,能实时监测浮标经纬度
8)不锈钢塔架,浮体结构牢固,设护身圈、顶标、号牌、尾座(兼运输托架)、传感器固
定架、太阳能板架、紧固螺栓、防盗螺栓,即使外力强烈撞击也不会下沉;
9)密封防水电控室:内置数据采集控制器、蓄电池以及状态传感器,电控室底部直接与水
体充分接触,平衡仓内温度在适当水平,防止夏天高温损坏设备;
10)电控室内装有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控室内温湿度,具有渗漏及温度异常报警功能;
11)★浮体应预留探头仪器安装空间,可接入水质多参数仪、营养盐在线监测仪,并具备
1-2个仪表安装扩展位置;
12)★太阳能供电,供电装置能够满足连续20天阴雨天(不出太阳)仍能向水质监测浮标
正常供电,不影响所有设备正常工作;并支持便捷的电池更换续航;
13)锚系方式:单点半拉紧型或全锚链系留(根据投放点环境而定);
14)浮标体具备太阳能LED警示灯标,太阳能自供电,蓄电池:镍氢电池,聚碳酸酯材质,
使用环境-40℃~80℃,IP67级防水防尘;
15)雷达反射器反射面积≥4㎡;
16)具备测量仪器数据存储功能和数据采集控制平台数据存储功能,以确保在仪器故障或系
统故障情况下测量数据不丢失;
17)浮标控制系统支持远程参数设定,可通过岸站系统对水质仪表测量频率进行自动调整。

18)通信系统:卫星通信、GPRS,通信频度1次/小时,可以根据应用要求调整。

19)数据全年平均有效接收率≥95%;(根据通讯环境而定)
20)浮标系统工作寿命≥8年。

21)配备气象六参数仪表。

2、在线分析仪技术要求
2.1多参数分析探头技术要求
多参数分析探头用于水体中pH、温度、电导率、溶解样、浊度,以及叶绿素a、蓝绿藻等参数的监测,以上参数采用基于电化学、光学等直接传感检测技术,可实时响应水体水质变化情况,可大大提升监测的及时性和响应速度,尤其对于蓝绿藻的测量,可以起到藻类繁殖的变化趋势的预警作用。

2.1.1主机单元技术要求
①★pH、温度、电导率、溶解氧、浊度、叶绿素a、蓝绿藻等多参数一体集成,并具有可扩展接口,以满足未来扩展应用需求;
②原位浸没式投放安装,防护等级IP68,潜水深度不小于10米;
③工作环境温度0-40℃;
④高强度防水线缆和可分离式接口,能有效避免接口或针脚折损并易于更换;
⑤具备便捷的传感器更换接口,使内部集成了电路信息传的感器与主机形成相互独立系统,方便快速更换维护传感器;
⑥针对浮标在线应用,应具备自清洁系统,能有效防止生物附着和传感器脏污,满足长期无人监测应用;
⑦具备双向通讯功能,支持用于远程更改监测频率;
2.1.2探头类多参数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要求
2.2 湿化学法在线分析仪技术要求
2.2.1总体技术要求
1)产品需具备连续运行的高稳定性,用于无人值守测量淡盐水及淡水;
2)分析模式:序批分析;
3)测量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编程;
4)★采用微环流反应器,具备低消耗(试剂)、低污染的特点;
5)★比色池:下进上出流路设计,消除微气泡干扰;
6)★浊度/色度干扰自动补偿;
7)废液处理:有毒废液可保存在外部废液袋中,避免污染水体;
8)控制软件:具有Windows系统下的配套控制软件
9)数据输出:RS232接口,还可通过GSM等方式遥控;
10)电源供电:外部12V直流电源供电,支持太阳能电池供电工作;
11)工作环境温度:4~40℃;
12)采用单筒型设计,投放应用需简便易行;
13)安装方式:原位浸没式安装;
2.2.2分析单元技术参数要求
1)总磷&氨氮水质分析仪
测量原理:TP:钼酸盐光度法,NH3:OPA显色+荧光法
测量量程:TP:0-1 mg/L,NH3:0-0.5 mg/L
检出限:TP:0.003 mg/L,NH3:0.001 mg/L
重复性:TP:3%,NH3:3%
2)总氮水质分析仪
测量原理:过硫酸盐消解,光度检测
测量量程:0-1/5/10 mg/l,其他范围可定制
检出限:0.05 mg/L
重复性:3%
3)COD水质分析仪
测量原理:254nm直接检测,550nm补偿
测量量程:0-50/200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