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银川市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3题;共102分)
1. (4分)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太阳辐射就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
B .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
C . 大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化而来的
D .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2. (4分) (2016高三上·武清期中)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
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B . 海拔高,距太阳近
C . 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大
D . 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2)
利用楼顶(平顶)自建光伏发电站,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的城市是()
A . 乌鲁木齐
B . 济南
C . 杭州
D . 北京
3. (4分) (2013高一上·长岭期中)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4日4时45分在土耳其(北纬38.6,东经43.2,图中A)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结合图1,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经过乙处时地震波的波速如何变化?________.
(2)
土耳其地震震源位于________,它与软流层之上的________ 组成.
(3)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如图2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4)
请在图2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4. (6分) (2016高二下·湖南期中)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1)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 . 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 . 该深层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 .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 . 该深度下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2)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 . 传递声音信号
B . 进行地质探矿
C . 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 . 测量山峰的高度
5. (2分)读东欧和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1)
图中沿线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形成基础是()
A . 水分
B . 热量
C . 光照
D . 海拔
(2)
上图分布示意图与右图中甲~丁四线所经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6. (4分)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两极地区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②农历不同日期看到的月相变化
③航海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④某地降水量的多少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7. (6分)(2016·江门模拟) 茶树具有喜温怕寒、喜湿怕涝、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典型特点。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盛产优质茶叶的地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为抵御春季低温、霜冻,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向茶树喷水,其地理原理是()
A . 增加地面辐射
B . 增加大气逆辐射
C . 增加温度变化
D . 增加光照
(3)茶王“大红袍”根植在东南丘陵武夷山峡谷中,四周山峦屏障,岩壑间幽涧流泉,云雾弥漫。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其发育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A . ①②④③
B . ④①③②
C . ①③④②
D . ④①②③
8. (2分)(2016·韶关模拟) 由于中国各地纬度、地形及海陆位置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避暑型气候。
避暑型气候的重要指标是人体感知温度,由气温、湿度、风速、辐射等多种因子构成。
读图,我国中东部山岳
型与西北山地高原型避暑型气候相比()
A . 气温高
B . 湿度小
C . 风速大
D . 辐射强
9. (4分)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水圈的各种水体处于孤立的、静止的状态
B . 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圈
C .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D .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不包含岩石圈
10. (6分) (2017高二下·石家庄期末)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典型植被垂直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位于()
A . 黄土高原
B . 云贵高原
C . 四川盆地
D . 江南丘陵
(2)若在图中山地开辟一处茶园,最适宜的是()
A . Ⅱ、Ⅲ
B . Ⅲ、Ⅳ
C . Ⅳ、Ⅴ
D . Ⅴ、Ⅵ
11. (4分) (2016高一下·河北期中)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
下图为杭州市郊区某“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该园采用能智能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能。
与西部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相比,该模式采用小型分散式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不需要跨区域输送
B . 靠近消费市场
C . 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
D . 建设成本低
12. (4分) (2016高二下·湖南期中)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 .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C .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D .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2)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示不同的是()
A . 庐山
B . 华山
C . 喜马拉雅山
D . 泰山
13. (4分) (2020高一上·张家界期末) “血迹石”是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
“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冷凝而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相同的岩石分别是()
A . 花岗岩和流纹岩
B . 大理岩和板岩
C . 石灰岩和玄武岩
D . 砂岩和砾岩
(2)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 . “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 . “血迹石”的形成依次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 . “千人石”中一定含有化石
D . “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却凝固作用
14. (4分) (2015高一上·慈溪期中) 一般情况,暖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A . 由南向北
B . 由北向南
C . 由高纬向低纬
D . 由低纬向高纬
15. (4分) (2017高一上·靖远期中) 2006年第一号强台风“珍珠”给福建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珍珠”成因的是()
A .
B .
C .
D .
(2)造成台风灾害的主要是()
A . 沙尘暴天气
B . 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C . 地震、海啸
D . 狂风、赤潮
16. (4分) (2019高一上·华阴期末) 浙江宁波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四明山区,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其主要原因是()
A . 公路运输速度快
B . 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 . 公路运输量大
D . 公路运输价格低
(2)在四明山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主要原因是()
A . 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 . 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 . 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D . 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3)唐朝时宁波的行政中心从四明山麓的小溪(今鄞州鄞江镇)搬迁到了现在的三江口,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河道运输②废水排放③水产加工④地形地势⑤水源丰富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③④⑤
D . ①④⑤
17. (4分) (2017高一下·江西月考) 读“某等压线与风向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回答下列各题。
(1)
该地的空间位置可能是()
A . 北半球、近地面
B . 北半球、低空
C . 南半球、近地面
D . 北半球、高空
(2)
若该地位于临高4 000米的高空,则此时临高的天气状况为()
A . 炎热干燥
B . 低温少雨
C . 阴雨连绵
D . 高温多雨
18. (6分) (2019高一上·慈溪期中)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 下渗
B . 径流
C . 蒸发
D . 水汽输送
(2)该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A . 补充城市地下水
B . 减缓城市内涝
C . 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D .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3)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
A . 拉萨
B . 吐鲁番
C . 北京
D . 呼和浩特
19. (6分) (2017高三下·泰州开学考) 图6为“某山地各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图6中甲处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 . 高山草甸
B . 针阔混交林
C . 高寒荒漠
D . 高山针叶林
(2)
该山地北坡属于()
A . 阴坡和迎风坡
B . 阴坡和背风坡
C . 阳坡和迎风坡
D . 阳坡和背风坡
20. (4分)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为()
A . 调节气候
B . 降低噪声
C . 保持水土
D . 涵养水源
21. (6分) (2016高二下·铜仁期末)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
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东北部降水少,洋流
B . 东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
C . 西南部降水多,地形
D . 西南部降水少,洋流
22. (4分) (2018高一上·荔湾期末) 下图示意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所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有()
A . ①④⑦⑧
B . ③④⑤⑥
C . ②③⑤⑦
D . ②⑤⑦⑨
(2)甲地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 暖流经过
B . 寒流经过
C . 寒暖流交汇
D . 底部海水上升
(3)对南美洲中低纬度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洋流是()
A . ①
B . ⑦
C . ⑧
D . ⑨
23. (6分)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分布图,山脉北侧的乌鲁木齐年降水量为294毫米,南侧的库尔勒降水量为58毫米。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该山北坡雪线低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
A . 北坡为迎风坡,降雪多
B . 北坡为阴坡,气温低
C . 南坡山顶的坡度平缓
D . 南坡为阳坡,气温高
(2)
乌鲁木齐年和库尔勒降水量差异大,体现了
A .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 .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2分)
24. (5分)下图为某局部地区土壤再分配速率(吨/公顷·年)等值线图,土壤再分配速率正值表示沉积,负值表示侵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上右图中的()
A . Ⅰ
B . Ⅱ
C . Ⅲ
D . Ⅳ
25. (4分) (2016高一上·广州期末) 执信中学高一级同学,利用暑假到进行考察活动。
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和拍摄的照片,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佳佳同学的考察活动是在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
(2)希希同学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
”据此判断,属于希希同学绘制的是________图。
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轩轩同学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
”你认为他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图,图中地貌景观分别是由风力侵蚀、________作用所形成的。
(4)睿睿同学说:“我见到了百舸争流、江海相连的美景。
”该同学见到的可能是________图。
(5)昕昕同学拍到F景观,其作用过程是图中①、②、③、④、⑤中的________。
(6)聪聪同学查找了F图当地的地质构造图(下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岩石中,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____处;若要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_____处。
26. (3分) (2017高一上·衡阳期中)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两方框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
A . 具有层理构造
B . 具有气孔构造
C . 含有化石
D . 坚实致密
(3)图中数字代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3题;共102分)
1-1、
2-1、
2-2、
3-1、
3-2、
3-3、
3-4、
4-1、
4-2、
5-2、
6-1、
7-1、
7-2、
7-3、
8-1、
9-1、
10-1、
10-2、
11-1、
12、答案:略13-1、
13-2、
14-1、
15-1、
15-2、
16-2、
16-3、
17-1、
17-2、
18、答案:略
19-1、
19-2、
20-1、
21-1、
22-1、
22-2、
22-3、
23-1、
23-2、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2分) 24-1、
25-1、25-2、25-3、25-4、25-5、25-6、26-1、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