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最省力的是(滑轮重不计)()
A.B.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中滑轮是定滑轮,拉力F=G;
B.图中滑轮是动滑轮,拉力
1
2
F G =;
C.图中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拉力
1
2
F G =;
D.图中滑轮组的动滑轮绕3段绳,拉力
1
3
F G =;
所以最省力的是D中滑轮组。
故选D。
2.工人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滑轮和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
则:
(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40kg,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动滑轮的重力是
_______N。
(2)若工人在1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12m,作用在绳上的拉力为500N时,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W,运送建材的重力是_______N,此时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答案】50% 400 200 600 6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建材质量为40kg ,其重力为
=40kg 10N/kg=400N G mg =⨯
由图乙得,当建材重力为400N 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50%。
[2]此时机械效率
400
=
==50%400+G G G G η+动动
解得G 动=400N 。
(2)[3]滑轮组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有两段,则该滑轮组可以省一半的力,建材向上提升了12m ,则绳子段移动的距离为24m ,拉力功率
500N 24m ==200W 60s
W Fs P t t ⨯=
= [4]滑轮组省一半的力,所以
+=2G G F 动材
解得=600N G 材。
[5]此时的机械效率为
600
=
=
=60%600+400
G G G η+材动
材
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绳与滑轮的摩擦),在拉力 F 的作用下,物体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N , 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 。
一段时间内物体沿水平方 向移动了 5m ,拉力 F 做功_____J 。
【答案】12 6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n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则拉力为6N ,摩擦力
f =2×6N=12N
摩擦力为12N 。
[2]拉力移动的距离
s ′=2s =2⨯5m=10m
拉力做的功
W =Fs =6N ×10m=60J
拉力做的功为60J 。
4.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 ,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输电线A 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N 。
若5s 内坠砣串下降了40cm ,则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速度是________m/s 。
(g 取10N/kg ,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答案】4110⨯ 0.04 【解析】 【分析】 【详解】
[1]20个坠砣的总重力
G =mg =25kg×20×10N/kg=5000N
由图知,使用的滑轮组承担A 端拉力的绳子股数n =2,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可得
A 12
G F =
则输电线A 端受到的拉力大小
F A =2
G =2×5000N=1×104N
[2]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则坠砣串下降高度h =2s A ,则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的距离
11
40cm=20cm=0.2m 22A s h =⨯=
A 端向左移动速度
A 0.2m
0.04m/s 5s
s v t =
==
5.一名质量为55kg 、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4m 2的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要用滑轮组在20s 内将600N 的重物匀速提升1m 。
(g =10N/kg )求:
(1)他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若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拉力的功率多大?
【答案】(1)13750Pa ;(2);(3)40W
【解析】 【分析】 【详解】
(1)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则对地面的压强为
2
55kg 10N/kg
13750Pa 0.04m G mg p S S ⨯====人
(2)因为重物运动方向向上,人在地面上通过上方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拉力方向向下,2股绳子与动滑轮接触以省力,故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如图所示:。
(3)有用功为克服重物重力势能做的功,为
W G h =有物
拉力做的总功为拉力的功率与所用时间的乘积,为
W Pt =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00%η⨯有
总
W
=
W 可知
W G h
W Pt η
η
=
=
=有
物总
则
600N 1m 40W 20s 0.75
G h P t η⨯===⨯物
答:(1)他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3750Pa ; (2)滑轮组的绕线方式见解析; (3)拉力的功率是40W 。
6.为了开发和利用深海的资源,我国某科研考察队在远海进行科学实验时,使用母船上的起降设备,将我国最新自主研制的“潜龙三号”无人潜水器,从母船甲板上吊起并降到海面上,如图甲所示,该起降设备利用了液压装置、杠杆、滑轮组等,“潜龙三号”潜水器是我国最新研制的具有高智能的自动巡航潜水器,长3.5米、高1.5米、重1.5吨,可抵达3850米深海连续航行42小时48分钟、航程15682公里。
(1)起降设备中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表钢丝绳,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____。
(2)该起降设备若在1min 内将“潜龙三号”匀速提升了20m ,该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由电动机提供,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0kW ,则钢丝绳的拉力是多少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____?
【答案】 7500N 50%
【解析】 【分析】
(1)在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既要考虑到它的省力情况,还应注意动力的施力方向。
(2)已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和“潜龙三号”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到钢丝绳拉下的长度;已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可以得到拉力做的功;已知拉力做的功和做功时间,利用公式W
P t
=
得到拉力。
(3)根据G mg =和W Gh =有求出有用功,再根据100%η⨯有
总
W =W 求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详解】
(1)[1]对由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绕线方法有4股和5股两种,两种方法都达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5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4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根据题意可知拉力方向向下,因此从定滑轮上固定,如图所示:
(2)[2]钢丝绳端移动的距离
420m 80m s nh ==⨯=
把“潜龙三号”提升20m 拉力做的功
351010W 60s 610J W Pt ==⨯⨯=⨯
钢丝绳的拉力
5610J 7500N 80m
W F s ⨯===
(3)[3]“潜龙三号”的重力
341.510kg 10N/kg 1.510N G mg ==⨯⨯=⨯
有用功
451.510N 20m 310J W Gh ==⨯⨯=⨯有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5
310J 100%100%50%610J
W W η⨯=⨯=⨯=⨯有
7.体重为60kg 的工人利用如图滑轮组将一质量为80kg 的重物A 匀速提升1m ,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与摩擦,g 取10N/kg ),小明对此工作过程及装置作出了以下论断:
①动滑轮重为200N
②此过程中,工人对绳的拉力做功1000J ③重物匀速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增大
④若增大重物A 的质量,该工人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90% 关于小明的以上论断( ) A .只有①③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
C .只有①②③正确
D .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物体所受的重力
80kg 10N/kg=800N G m g ==⨯物物
物体上升的高度1m h =,此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h 800N 1m 800J W G ⋅=⨯=物有
根据机械效率公式=
100%=80%W W η⨯有总
有,总功为
800J
=
=
=1000J 80%
W W η
有
总 而=W W W +总额有有
==1000J 800J=200J W W W --额总有
又因为=W G h ⋅额动可得
200J
=
200N 1m
W G h
=
=额动 ①②均正确。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当重物匀速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势能增加,它的机械能增大,③正确。
若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达到90%,由效率公式有
=
100%90%
1
(g g)33
W m gh W m m h η⨯=+⋅有物总
物动=
化解可得当=9m m 物动时,滑轮组的效率能到达90%,则若增大重物A 的质量,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能达到90%,④错误。
故选C 。
8.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甲、乙滑轮组,分别将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 .甲、乙的拉力之比是2∶3
B .甲、乙的机械效率之比是1∶1
C .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是3∶2
D .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
()1
F G G n =
+物
轮 由图知,n 甲=2,n 乙=3,所以绳端的拉力分别为
()1
2
F G G +甲
物轮
()1
3F G G =
+乙物
轮 则甲乙拉力之比
()()1
=323
21F F G G G G =
++甲乙轮轮物物∶∶∶ 故A 错误;
D .将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提升物体的速度相同,由图知,n 甲=2,n 乙=3,所以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分别为
v 甲=2v v 乙=3v
所以,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
v 甲∶v 乙=2v ∶3v=2∶3
故D 错误;
C .由P Fv =可得,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
32
:1:123
F v P P F v ⨯=
==⨯甲甲乙乙乙甲 故C 错误;
B .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由W 额=G 轮h 、W 有=G 物h 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由W W η=有
总
可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即甲、乙的机械效率之比
1::=1ηη甲乙
故B 正确。
故选B 。
9.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其中甲装罝为____________滑轮,它的优点是可以____________,若相同时间内,拉力F 1、F 2做相同的功,则拉力F 1、F 2做功时的功率P 1___________P 2,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h 甲___________h 乙(最后两空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答案】定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等于等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示可知,甲是定滑轮;
[2]甲装置中物体向上运动,拉力的方向是向下,所以甲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3]相同时间内,拉力F1、F2做相同的功,根据P=W
t
可知,拉力F1、F2做功时的功率P1等
于P2;
[4] 用滑轮甲、乙匀速提升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它们都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功,即W=Gh,因为拉力F1、F2做的功相同,所以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相同, h甲等于h乙.
10.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均为 400N 的货物从图示位置向上缓慢提升一段距离.F1、F2始终沿竖直方向;图甲中BO=2AO,图乙中动滑轮重为 50N,重物上升速度为 0.02m/s.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方式F1由 150N 逐渐变大B.乙方式F2的功率为 3W
C.甲乙两种方式都省一半的力D.乙方式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88.9%【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图知道,重力即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动力F 1 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 1221L O
B L OA =
= 所以,动力F 1 的大小始终不变,故A 错误;
BC .由于在甲图中, OB =2OA ,即动力臂为阻力臂的2倍,由于不计摩擦及杠杆自重,所以,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动力为阻力的一半,即
111400N 200N 22
F G ==⨯= 由图乙知道,承担物重是绳子的段数是n =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211500N+50N 150N 22
F G G =+=⨯=动, 即乙中不是省力一半;所以,绳子的自由端的速度是:
v 绳 =0.02m/s×3=0.06m/s , 故乙方式F 2 的功率是:
P=F 2 v 绳 =150N×0.06m/s=9W ,
故BC 错误;
D .不计绳重和摩擦,乙方式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400N 100%=100%=100%88.9%400N 50N
W Gh W Gh G h η=
⨯⨯⨯≈++有用总轮 故D 正确.
11.用图3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 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 、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A .手的拉力:F 甲=F 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 .手的拉力:F 甲<F 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 .手的拉力:F 甲>F 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 .手的拉力:F 甲>F 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滑轮是定滑轮,使用该滑轮不省力,所以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乙滑轮是动
滑轮,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即拉力等于物体和滑轮总重力的一半,则手的拉力:F 甲
>F乙;两幅图中的W有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相同的,但乙图中拉力做功要克服动滑
轮的重力做功,比甲图中做的总功要多,所以结合机械效率公式
W
W
η=有
总
可知,有用功相
同时,总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小;
所以选D.
12.如图所示,甲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m,乙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 0.5m,用甲、乙滑轮组分别使重力均为G 的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h,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F1小于F2
B.拉力F1的功率小于F2 的功率
C.拉力F1做的功小于拉力F2做的功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图甲、图乙滑轮组,n=3,因为不计绳重和滑轮轴处摩擦,所以
F1=1
3
(G+G甲)=
1
3
(G+mg),F2=
1
3
(G+G乙)=
1
3
(G+0.5mg)
故F1> F2,故A错误;
BC.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 h,则拉力移动距离s相同,拉力做功
W1= F1s,W2=F2s
故W1> W2,因为做功时间相同,所以拉力F1的功率大于F2 的功率,故BC错误;D.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G甲>G乙,则甲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故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1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N,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A.60N B.120N C.20N D.180N
【答案】D 【解析】【分析】
分析滑轮组的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根据
1
F f
n
=得
到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详解】
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3,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360N180N
f F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滑轮组的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缠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
14.如图所示的滑轮装置,重为5牛的物体挂在绳端,力F作同在滑轮的轴上,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和物体向上运动的速度为
A.10牛,4米/秒B.2.5牛,4米/秒
C.10牛,2米/秒D.2.5牛,2米/秒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该滑轮是动滑轮,当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重物的速度为:
2×2m/s=4m/s
此时拉力应该是物重的2倍,因此拉力为:
F=2G=2×5N=10N
故选A.
15.用下列方法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摩擦,提起的是同一物体G;
A.此图是动滑轮,由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可知,省一半的力,即
1
2
F G =;
B.此图是定滑轮,由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可知,不省力,即F G
=;
C.此图是滑轮组,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有3股,则
1
3
F G =;
D.此图是滑轮组,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有2股,则
1
2
F G =。
由以上可知:在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摩擦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C。
故选C。
16.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的摩擦,使物体以0.1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和其移动速度的大小为()
A.300N 0.1m/s B.150N 0.1m/s
C.60N 0.2m/s D.30N 0.2m/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所受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滑轮组是由两根绳子承担动滑轮,所以绳子末端拉力 1160N=30N 22
F f ==⨯ 有两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故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是物体移动速度的2倍,即
v =0.1m/s×2=0.2m/s
故选D 。
1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木箱重600N ,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 ,用力F 拉动木箱使它匀速直线运动了2m (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 的大小为100N
B .拉力F 的大小为200N
C .绳自由端移动了4m
D .绳自由端移动了1m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 .由图知,n =2,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 11300N 150N 22
F f =
=⨯= 故A 、B 错误;
CD .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22m 4m s s ==⨯=物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18.如图甲所示,重为160N 的物体在大小为20N ,水平向左的拉力F 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 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 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了1m ,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 )
A .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 1的功率P 1=60W
B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 =20N
C .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 2=40N
D .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 2所做的功W 2=80J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甲可知,绳子承担物体受到的拉力的段数n 为2,物体以3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拉力作用下绳子末端的速度为
223m/s 6m/s v v ==⨯=物 则物体向左运动时,由W Fs P Fv t t
===可得拉力F 1的功率 1120N 6m/s 120W P F v ==⨯=
故A 错误;
B .图甲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而绳子承担力的段数n 为2,所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12220N 40N f F ==⨯=
故B 错误;
C .物体向右运动时,由于物体和地面没有改变,则所受摩擦不变,方向向左,同时物体向左还受到两股绳子施加的拉力,每股绳子的拉力为20N ,物体右侧的滑轮为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为2F 2,则有
212280N F F f =+=
解得F 2=40N ,故C 正确;
D .在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时,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 2所做的功
22240N 21m 80J W F s ==⨯⨯=
故D 正确。
故选CD 。
19.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和m (已知M>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且滑轮质量不计,则( )
A .天花板对滑轮的拉力大小为(M+m )g
B.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为(M-m)g
C.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Mg
D.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为2mg
【答案】D
【解析】
【详解】
B.由图可知该滑轮为定滑轮,因物体B静止,则滑轮两侧每股绳子上的拉力都等于物体B 的重力mg,所以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为mg,故B错误;
A.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且滑轮质量不计,该滑轮受到天花板对它向上的拉力和两股绳子向下的拉力,所以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天花板对滑轮的拉力大小为2mg,故A错误;
D.根据相互作用力可知,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也为2mg,即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为2mg,故D正确;
=、绳子向上的拉力F=mg和地面对物C.物体A受三个力的共同作用,向下的重力G Mg
体A向上的支持力N;由于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A所受的三个力的合力为0,即
+=
F N G
所以,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的大小为
()
=-=-=-
N G F Mg mg M m g
故C错误。
故选D。
20.如图所示,水平拉力F1(6N)将物体(G=9N)沿直线匀速拉动s1的距离,做功W1,借助滑轮组,F2使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距离s1,F2所拉绳端的上升距离为s2,做功为W2,则()
A.W2一定小于W1
B.s2一定小于s1
C.F2一定大于G/3
D.F2一定大于F1/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水平拉力F 1将物体沿直线匀速拉动做功:
111W F s =;
借助滑轮组,使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距离,拉绳端的上升距离为s 2,做功:
222W F s =;
A .做功21W W W =+动,故A 错误;
B .有3股绳子承担213s s =,故B 错误;
CD .()2113
F G F =
+轮,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