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材小小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取材小小说
小小说,顾名思义就是短小的小说。

目前在报刊上还有各种叫法,如袖珍小说、微型小说、微信息小说、一分钟小说、掌上小说、超短篇小说、一袋烟小说,等等。

有人把两千字以下(也有说三千字以下)的短篇小说称为小小说,但更多的人限在千字以内。

不过,大家要求大致相同:内容浓缩、文字精练、重视布局、以小见大。

有人比喻说,短篇小说是小说中的轻骑兵,而小小说犹如这支轻骑兵的排头兵,茅盾则赞扬它是“一鸣惊人的小小说”。

在名目繁多的文学样式中,小小说应是宝石和名珠,以其精美而取得存在的价值和地位。

假如短篇小说是生活之树的枝桠或叶片,小小说则是裹着幻雾梦云的叶上的筋脉、枝上的飞絮。

通俗点说,它是散文中的短诗,由于溶入了夸张、讽刺、幽默、寓言、科幻等等表现手法,平添了清新意趣。

小小说在篇幅上是“小小”,但在属性上仍然是小说,而不是小故事、小新闻、小报告,因此,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典型化、形象化等等,对它同样适用。

小小说是短篇小说的一支,它的特点也就近于短篇小说的特点,但表现得更精粹、更单纯、更洗炼。

就其简炼、含蓄、以小见大、纸短情长等特点来看,它就是文学上的“微型艺术”。

小小说的由来已久,但没有取名而已。

有人说小说是十八世纪在美国兴起的,托尔斯泰则说“小小说产生于中世纪……它还造成了十八世纪戏剧创作的百花争妍的繁荣局面。

”其实,我国古代也早有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大多是属于小小说,少的不足一千字,甚至只有一二百字的。

别林斯基说:“我们是实事求是的人,我们终日不停地奔跑、忙碌,我们时间很宝贵,没有工夫读大本的浩繁的书。

”鲁迅说:“在现在的环境中,人们忙于生活,无暇来看长篇。

”社会发展时刻在影响着文学,工业***给小小说日益繁荣。

新时期以来,小小说如雨后春笋一发而不可收。

现在各种报刊都相竞发表小小说,从不
间断。

由于小小说的短小精悍,既利于迅速反映时代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又能及时针砭时弊进行深刻的揭露,也便于适应时间紧迫、工作繁忙的读者的阅读。

此外,它还有益于初学写作者的炼笔。

创作的规律,一般都是先有短篇的创作经验,而后再进行长篇创作。

因此,对于小小说的提倡,也将有利于一些作者学会对素材、语言的提炼。

小小说本身是以小见大,小小说的作者也可以做到“积小成大”。

俄国作家契诃夫是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家,但他的作品很大部分是小小说(三千字以下)。

日本作家星新一近年来发表了一千多篇小小说,都是千把字以内的小说,他的作品已经在我国翻译出版好几部专集。

可见,写小小说也可以写出大作家、“大作品”。

小小说创作的一般技巧
小小说虽然“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要真正把小小说写好,确实不易。

要在生活的海洋中选取一滴水,并要从这滴水中反映出整个海洋,这就要有很强的选择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长的文章,即使长了,也便于藏藏掖掖,有点败笔、废话,就容易遮盖了。

而短的文章,好比白玉盘上放珍珠,瑕疵毕现,一个标点符号点错,人们也会发现。

所以,难就难在这里。

当然,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

只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总会做出成绩来。

任何事物,总有它的“窍门”,或者说经验。

要写好小小说,了解它的写作技巧,大概总会有益的。

总的来说,写小小说的技巧可以概括为:
选题沙里淘金;立意一叶知秋;结构巧夺天工;情节出奇制胜;人物画龙点睛;语言惜墨如金。

古人在谈到写文章的要求时,也说要做到“龙头、熊腰、豹尾”,这也适用于写小小说。

小小说要求开头造成悬念,扣人心弦,然后居高临下,势不可遏,或者投石击水,一波三折。

也可以开头开门见山,挥斧直取,而后含
蓄蕴藉,曲径通幽。

结尾则要求画龙点睛,水到渠成;或紧急刹车,含蓄有力;或抖包袱,亮底牌;使主题得到升华,出于读者意料,大吃一惊。

小小说的特点
概括来说,小小说的特点集中在一个“小”字,即:短小精悍、小巧玲珑、以小见大,有人称为“三小”作品。

古人把这类微型艺术的手法叫“缩龙成寸”,可见其高超而难得。

通俗来说,小小说是篇幅短、人物少、事件微。

在结构方面,它的特点是:奇特新颖的立意、相对完整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尾。

从内容方面来说,小小说的特点是新、深、辣。

所谓新,就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事,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有强烈的时代感。

所谓深,就是作品具有深度,启迪思想、引人回味,从而使人得到哲理的享受。

作品除了要以情动人,还要以理喻人。

哲理是情节的内核,它使人震惊,发人深省,引人思考。

哲理是作家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它渗透在情节之中,引导读者去思考并作出判断。

所谓辣,这包括以情动人,震撼人心;尖刻辛辣,一针见血。

小小说的结构技巧
所谓结构,顾名思义,是指文章内容的组合和构造的意思。

恩格思把结构比作“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因为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质量,结构好,作品就吸引人,能产生较大的艺术魅力;结构不好,文章就立不起来。

选好了题材,确定了立意,就要考虑结构问题了。

对小小说来说,在结构上大体要注意下面几点:
a.关于角度:有人说,小小说是写“瞬间镜头”,生活中的“镜头”是目不暇接的,用什么“角度”来“拍摄”呢?生活中的“镜头”大致有三类:现成的典型的镜头(画面);把生活“打碎”,重新排列组合后的典型镜头(有如把零乱的碎布整理精选出来制成新物品一般);用眼前的镜头带出以前的生活,似电影中的“回闪”镜头,使人清楚来龙去脉。

也可以把“镜头”理解为生活的横截面,虽系树木
的一个片断的平面,但从它年轮、硬度、气味、色彩等方面,也可以看出一棵树的大概来。

同样,从一个生活横截面(镜头)的描写,也可以反映出社会面貌和时代精神来。

这样就能达到以小见大、举一反三的效果。

b.关于取材:小小说要在有限的篇幅中浓缩进丰富的生活内容,必须善于取材。

人们说,短篇小说是选择角度的艺术,对小小说来说,选材选准了,便是成功的基础。

为此,要勇于去芜存精,选择那些真正能够“小中见大”的生活片断。

同时,文贵创新。

小小说的选材,也要力求出新。

吃别人吃过的馍馍是不新鲜的。

小小说作为小说的“排头兵”,拥有迅速地反映时代新思想、新风貌、新问题的功能,它特别要求出前人所未有的新意。

所以雷同的题材,司空见惯的“镜头”,如果没有新角度、新立意,就不必要浪费时间去写了。

c.关于布局:布局就是讲究结构。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没有完整、统一、和谐的结构,不会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小小说虽然微小,但也必须要有个完整的结构。

这特别要求单纯和简炼。

创作上的有些套子,如“有头有尾有情节”一类,对它不一定适用。

由于它只取生活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在结构上可以有“头”无“尾”,可以“尾”无“头”,也可以无“头”无“尾”,只取腰的一段,在这里求全是不适当的。

尽管如此,结构上那些虚实、疏密、主次、起伏、浓淡、断续等辩证关系则一样要精心运用。

d.关于描写人物:文学是人学,小小说也要写人。

有的小小说不像小说,而像寓言、故事,关键在于没有写人,或者没有把人当作写作的中心。

写小小说,如同写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一样,要把观察、体验、分析、表现人物作为自己的中心,而决不可就事论事,让事件淹没人物。

当然,它写人也要有自己的要求。

这就是人物不宜过多。

而且,由于篇幅短小,它不能容忍对人物作冗长的静止的叙述性描写。

由于小小说多撷取小的生活片断而成篇,宜于浓笔重彩地描写人物在某特定时间的某一侧面,使其如浮雕般地突出,一般来说,不宜铺述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尤忌在这方面搞大涨大落。

善于根据小小说的特点,扬长避短,对人物的性格多用“横”写,少用“纵”写。

当然
“横”中也有“纵”,但其基点是“横”。

此外,写人,不仅意味着写人的命运、遭遇,也包含写人的心理、想象。

可以用一个生活镜头、一个生活片断来写人,也可以用一点感情抒发、一点意识流动来写人。

描写人物还须注意抓住两点:写人物的闪光点。

在写人物的命运、感情、心灵时,必须抓住人物性格的闪光点(最容易感人的那一点)来写。

这个“闪光点”必须是人物全部生活和性格的有力说明,不是它一辈子只作这点事。

这个“闪光点”应是能树起人物形象的典型生活侧面。

其次,写人物要写能实现人物个性的典型细节。

细节是人物形象的细胞和血肉。

小小说的篇幅虽微,能抓住准确、典型的细节刻划人物,是使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有效方法。

许多小小说就是以真实生活的细节为内核结构全篇的,小说就是细节的丰富和扩充。

e.关于安排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都应该服从于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述,否则就是一种赘疣。

对小小说来说,环境的描写,更需要融合在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情绪之中。

小小说的环境描写,还要学会那种“不写之写”(象征和暗示),在“没有背景”中见背景。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一品种特有的精练和简洁的需要。

总之,“环境”不宜详尽渲染,但又不能把人物处于“空白”之中。

f.关于语言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语言要求生动、鲜明、简洁、准确。

小小说由于篇幅所限,稍有一点“语言垃圾”,即会“脱颖而出”,败坏作品的整体,因此这方面的要求更高更严。

高尔基称赞契诃夫说:“用一个词儿就足够创造一个形象,用一句话就足够写出一篇故事。

”可见,用形容词的堆砌来追求语言的生动在写小小说是不足取的。

有人认为小说创作是越短越难,这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可绝对化。

实际上,不同体裁的小说,各有它们不同的特殊难点。

能写长篇小说的,不一定能写好短小说;能写短小说的,也不一定能驾驭长小说。

古人说:“多而不觉其多,多即是洁;少而尚病其多,少即近芜。

”关键是量体裁衣,各以其内容需要,做到“减一字则嫌少,加一字则嫌多。


有句话说,“言不尽义。

”小小说篇幅虽短小,“言”自然少,但其优秀之作,“义”却是多的。

乍看似乎很浅,内容却是很深。

文章之贵不在字多,当然也不在字少,而在于精练。

精练,就是以最经济的文字,表达出应该表达的最丰富的内容。

鲁迅说:“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写小小说做到这点尤其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