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白沟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碑店市白沟镇总体规划(2007—2020)
基础资料汇编
1白沟镇概况
1.1概述
白沟镇是河北省高碑店市所辖副县级建制镇。

白沟镇位于高碑店市南部,容城县、雄县、高碑店市三地交界处,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西依太行山,南傍白洋淀。

跨北纬39°5′,东经115°47′附近。

北距北京102公里,东距天津108公里,西距保定62公里。

白沟镇全镇域54.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0.0万。

包括辖区内的白一、白二、白三、白四、白五5个街道办事处;白辛庄、仁合庄、辘轳把、南留村、南王庄、魏庄、来远、辛许庄、南刘庄、北刘庄、高桥、小营、许庄、顾村、义合庄、许场、于庄、丰盛庄、王家场、乔古寺、黄庄、华梓营、东卢村、西卢村、宋村、卢辛庄、小高村、大高村18个行政村。

白沟镇紧邻白洋淀、温泉城、野三坡等旅游胜地。

津保公路横贯东西,高雄公路纵穿南北;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于镇域东西两侧通过,京深高速、津保高速在镇区西南交汇,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历史上的白沟就是北方著名的水陆码头和以商品集散为主要特点的商贸城镇,数百年间一直保持着“日过千帆,商贾云集”的繁荣,解放前白沟古镇街商户数百家,有“燕南大都会”之美誉。

白沟的崛起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白沟人以其特有的经商传统和开拓进取精神,创造了白沟前所未有的辉煌,白沟集市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迅速出现,尤其是箱包产业得以迅速壮大,集聚效应显著,兴办起以箱包交易城和白芙蓉小商品市场为主的十大专业市场和以箱包生产为主的特色产业。

今日白沟,已由原来的“小市场”变成了“大商城”,已成为以箱包生产和交易为主要特征的小城镇。

市场固定门店1万多家,经营摊位3万多个,日上市商品15万多种。

近几年来,白沟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命名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镇”。

1.2自然地理
1.2.1地质地貌
白沟镇位于华北平原北部的海河冲积平原,地势基本平坦,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海拔高程12.6米-14.8米,平均坡降比为0.67‰。

白沟镇土壤为沙土和沙质壤土,土地肥沃。

白沟镇地质条件一般,地基承载力约为8-10吨/米2。

依据200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资料显示。

白沟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普特征周期为0.40s,相应地震烈度为7度区。

1.2.2气候条件
白沟镇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风,年平均气温11.5℃。

其中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6.4℃;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5℃;极端最低气温-26.4℃,极端最高气温41.9℃。

全年多东北风,西北风次之,平均风速2.4米/秒,最大风速16米/秒。

年日照时数为2533小时,全年无霜期19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545.7毫米,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

1.2.3水文条件
河流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北支水系,白沟河流经镇域西部,与南拒马河交汇于镇区西南后流出镇域注入白洋淀。

地下水埋深约10米左右,地下水储量相对丰富。

1.3自然资源
1.3.1水资源
根据新城县水利志资料:在白沟镇27.3平方公里范围内150米以上地下水储量为401万立方米,允许开采强度为1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白沟自来水公司2006年供水量377万吨。

1.3.2土地资源
白沟镇镇域总面积54.5平方公里,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

其中农业用地26.76平方公里,园地0.93平方公里,林地5.24平方公里,水利工程用地0.55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12.83平方公里,独立工矿用地0.76平方公里。

1.3.3历史变迁与发展
白沟,汉时属范阳郡。

史载:汉时范阳有五沟,沟分五色,白沟乃其一,因多白芙蓉而名“白沟”。

白沟在历史上就是北方著名的商埠,明清时有“燕南大都会”之称。

白沟,在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中就已出现,所载事件距今已有1700余年。

据该书的记述“曹操兵伐吴桓,始雄州,经白沟镇,过易水到白涧”。

“白沟河”确切记载,最早则见于南北朝时代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其中写到:“督坑水又南,谓之白沟镇水”。

宋代,白沟镇村落已具有相当规模了,宋朝皇帝曾上契丹封事,其中提到:“自雄州白沟镇驿渡河四十里至新城。

”白沟镇这时已是驿站,又是渡口,处在一个要道通便的位置上。

元朝白沟镇已经逐步繁荣起来,据史料记载,当时过往白沟镇的船只可直接驶入大运河,北达大都(今北京),南抵杭州,白沟镇依然是南北陆路的交通要道,来往客商不绝于途。

白沟于1948年解放,1950年土改,属新城县五区。

1953年建互助组,1954年建初级社,1956年建高级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泗庄人民公社管辖。

1962年1月建白沟人民公社,1984年设建制镇,1996年合并义合庄乡至今。

解放后,白沟经济继续发展,规模达到17个行业,218家大商户,140余户综合摊商。

改革开放后,白沟集市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迅速出现,尤其是箱包产业得以迅速壮大,集聚效应显著。

现在,白沟已成为以箱包生产和交易为主要特征的小城镇
白沟镇先后被国家体改委、建设部等11部委确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九五”时期小城镇建设先进镇、村镇建设先进镇;近年来,白沟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称号。

2经济社会发展
2.1行政区
白沟镇现辖5街道办事处18个行政村。

分别为白一、白二、白三、白四、白五5街道办事处;白辛庄、仁和庄、辘轳把、南留村、南王庄、魏庄、来远、辛许庄、南刘庄、北刘庄、高桥、小营、许庄、顾村、义合庄、许场、于庄、丰盛庄、王场、桥古寺、黄庄、华梓营、东卢村、西卢村、宋村、卢辛庄、小高村、大高村18个行政村。

其中现状中心镇区由白一、白二、白三、白四、白五、白辛庄、仁和庄、辘轳把、王庄、魏庄、来远等“五街六村”组成。

表 2-1白沟镇行政村现状一览表
2.2 经济发展
2.2.1 全镇经济与增长情况
2006年白沟镇完成社会总产值 68.57 亿元,比去年增长 8.8 %。

历年主要经济指标详见表: 表 2-2白沟镇历年各产业相关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白沟镇历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数据整理
资料来源:白沟镇历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数据整理
2.2.2 全镇农业发展情况(部分资料来源于《白沟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06)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少的比重,200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74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56%。

白沟镇农业发展以户为单位,在规模种植、科学管理、机械化等环节均比较落后。

近几年,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
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相对减少。

加上大多数农户均从事箱包生产或其他经营活动,部分耕地被闲置、转租、甚至弃荒。

种植业:2006年,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2253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约46800亩,总产量17557吨。

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7868亩,总产量10729吨;小麦播种面积15258亩,总产5844吨;大豆播种面积2034亩,总产309吨;薯类播种面积1640亩,总产675吨。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453亩,其中油料13025亩,蔬菜1628亩。

林果业:白沟镇现有果树面积751亩,品种有苹果、梨、桃、李子、杏、葡萄等,王庄义兴苗木基地规模已达300多亩,共栽植树木108万株,树种有2001杨、速生柳、金丝垂柳、国槐、三倍体毛白杨等,并试
种“2025”“2050”“2005”等新树种500棵,花卉品种有月季、玉兰、黄杨等;另外由镇政府与保定市交通局合作建设的1000亩苗木基地也已经初具规模。

养殖业:养殖业主要以养鸡、养猪、养羊和养牛为主,2006年牛存栏605头,出栏710头,生猪畜栏14439
头,出栏16050头,羊存栏4510只,出栏6315只。

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情况:三轮车679台,大型拖拉机21台,中型662台,小型1980台;收割机16台,
联合收割机13台。

表 2-4 2000-2006年白沟镇农业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白沟镇历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数据整理2.2.3全镇工业情况
白沟镇工业已基本形成了箱包及配件生产、服装、塑料制品、化妆品等支柱产业。

箱包产业是白沟经济的核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门类齐全,拥有原辅料生产交易、箱包加工制造、产品批发零售齐全、物流基础完善的产业链,已成为以产业集群、配套集群、品牌集群、营销集群、服务集群为特色的全国知名产业。

此外,服装针织鞋帽、五金机电灯饰、小商品等产业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006年,白沟镇乡镇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共4400个,完成产值606265万元,销售收入585046万元,利润153295万元,税收5545万元。

目前白沟镇工业已基本形成了箱包及配件生产、服装、塑料制品、化妆品等支柱产业。

箱包加工是白沟镇最主要的产业,箱包企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现已形成辐射周边5个县(市)、50多个乡镇、500多个自然村,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成为一个享誉国内外的箱包品牌。

目前白沟本地箱包产品有33个大类,3万多个花色品种,箱包年产量近4亿只,2006年白沟镇箱包业生产总值38亿元,箱包市场总成交额突破亿元,出口交货值4.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箱包产销基地之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河北省十大区域特色产业”。

为了促进资源整合,发展要素积聚的优势,引导产业“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白沟镇以工业园区和箱包生产小区的建设为基础,构筑起“布局合理、梯度开发、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白沟工业发展新格局。

2.2.4全镇第三产业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2006年,第三产业产值达到253710万元。

依托白沟镇箱包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集聚、提升”的拉动力,以箱包交易为主的商业成为白沟镇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也带动了物流、运输、餐饮、旅游等关联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目前,白沟镇已经形成以箱包交易城、服装城、五金皮革城、小商品城等专业市场为主体的商城集群,2006年完成市场交易额188亿元。

白沟箱包产业集群的成长,不仅延伸了产业链,也促使服务链不断完善,除了传统的产、供、销外,金融、科研、传媒、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也十分迅速。

白沟镇现建有大型客运站1个,物流中心2个,开通了公交线路联系周边县、市及附近乡镇。

成立了箱包研究所,为箱包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和整体提升搭建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

此外,白沟镇的餐饮、宾馆、旅游、房地产等产业也得到了发展。

表 2-5 2000-2006年白沟镇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白沟镇历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数据整理2.3社会事业
2.3.1文教卫生
2006年全镇共有学校20所,其中,中学3所,小学15所,其中私立小学3所;在校生总数5397人,在职教师503人。

其中,中学教师195人,学历达标率92.5%,小学教师308人,学历达标率100%。

其中,中学人数1520人,小学人数3877人,幼儿园
32人,全镇小学入学率、巩固率100%,中学入学率100%,巩固率82%。

全共有幼儿园8所,入园儿童780人,幼儿教师52人。

年末全镇共有医院7家。

2.3.2交通、电力与通讯
2006年全镇有各类出租车辆342辆,从业人员502人,农用三轮车79辆,从业人员121人。

市1路车86辆,白沟2路7辆,3路7辆,市内5、6路车20辆,8路5辆,9路2辆,12路车10辆。

2006年全镇总用电量为1146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全镇全年共装话机1560部,累计装机17890部,占总容量的73.3%,新安装宽带网络1440户,新安装小灵通用户700户。

2.3.3人民生活
随着,白沟镇工农业的不断发展,全镇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06年,全镇居民的人均收入达到8800元,比去年增长1830元。


资料来源:白沟镇历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数据整理2.3.4财政、金融
2006年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1081万元,比上年增长10%。

其中,预算内收入8122万元,预算外收入2959万元。

年末全镇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90506万元,增长27%;贷款额为20848万元,同比增长1.1%,存贷款比例为9.1:1。

3人口
3.1人口
3.1.1镇域人口
白沟镇以常住人口为主,2006年,镇域居民总户数为11666 户,户籍人口45348人,暂住人口21110人,合计总人口为66458 人。

目前流动人口约为每天6-12万人,进行城市人口计算时,需要一个合理的折算系数。

历年人口统计资料见下表:
表 3-1白沟镇人口及其变动情况统计
注:①表中数据来自白沟镇公安分局②由于人口暂住管理强制力度不够,表中暂住人口数据均低于实
际暂住人口,仅2002年人口摸底调查时所得暂住人口较接近准确数据3.1.2镇域户籍人口变动情况
表 3-2总户数、人口及增长情况
注:表中数据来自白沟镇计划生育办公室提供的人口资料
3.2镇域人口结构
3.2.1年龄构成(根据白沟镇公安分局提供《2006年人口及其变动情况统计年报表》中常住人口)
0-18岁人口为10559人,占总数的23.28 %;18-35岁为12755人,占总数的28.13%;35-60岁为16361人,占总数的36.08%;60岁以上为5673,占总数的12.51%。

3.2.2文化构成(资料来源于高碑店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全镇各类学校在校生:小学5027人、中学1520人。

高碑店市总人口中接受小学教育占35.97%、初中占41.55%、高中及中专占7.85%、大专以及大专以上占1.45%。

白沟镇接受小学教育人口占36.03%,比高碑店市高0.06个百分点;初中50.60%,比高碑店市高9.05个百分点;高中及中专6.39%,比高碑店市低1.46个百分点;大专以及大专以上0.44%,比高碑店市低1.01个
百分点。

3.2.3性别构成(白沟镇公安分局提供《2006年人口及其变动情况统计年报表》)
在全镇人口中男性人口22644人,占49.93%;女性人口22704人,占50.07%;性别比例为99.7:100(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率)。

3.3人口流动情况
全镇2006年年末总人口为66458人,迁入人口903人,迁出人口334人。

白沟镇2002年摸底调查居住时间一年以上暂住人口为32362人。

由于白沟镇是以箱包加工、箱包交易为主的城镇,其外来人口较多,近几年暂住人口数变化幅度较大,上升趋势明显。

根据走访资料,未到公安部门领取暂住证的人口为已经领取暂住证人口的1/3甚至1/2。

今后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以及社会人才流动的加剧、劳动就业格局的改变,势必出现暂住人口大量增加的情况,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应给予充分考虑。

3.4镇区人口
现状中心镇区人口由白一、白二、白三、白四、白五、白辛庄、仁和庄、辘轳把、王庄、魏庄、来远、南留村、南刘庄、北刘庄、高桥、小营、许庄组成。

户籍人口为30933人,暂住人口19717,合计50650人。

目前全镇流动人口每天6-12万人,镇区流动人口需进行合理折算后计入镇区人口。

注:表中数据来自白沟镇公安分局
4建设用地现状
4.1镇域土地利用现状
4.1.1土地利用结构
白沟镇土地总面积54.5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区2675.66 公顷,园地用地区92.79 公顷,林地用地区524.22公顷,城镇建设用地区830.37公顷,村镇建设用地区583.03公顷,独立工矿用地区76.42公顷,水利工程用地区55.23公顷。

镇域土地利用情况详见表3-1。

表 4-1白沟镇现状土地利用分区汇总表
资料来源:白沟镇国土资源分局4.1.2基本农田保护
在白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白沟镇规划期内耕地面积共3344.26公顷,其中保护面积为2403.96公顷。

白沟镇近年农田保护面积详见表4-2。

表 4-2白沟镇农田保护面积汇总表
资料来源:白沟镇国土资源分局4.2镇区土地利用现状
4.2.1建设用地现状
白沟镇区2007年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2.83平方公里,人均用地面积为128.3平方米。

其中居住用地683公顷,占54.24%;公共设施用地195.67公顷,占15.25%;工业用地166.61公顷,占12.99%;对外交通及道路广场用地167公顷,占13.02%;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9.97公顷,占1.56%。

随着近年来白沟社会经济的发展,白沟镇已由原来的“小市场”变成了“大商城”。

近年来在富民路以西、友谊路以南集中建设了国际箱包城、服饰广场、服饰辅料城、五金皮革城等一大批现代市场;镇区东北建设的工业区也初具规模;在京白路以东、团结中路以北建设一批居住小区。

目前,白沟镇区向北和东北方向呈现着良好的生长势头。

4.2.2居住用地
(1)居住用地分布及配套设施状况
镇区居住用地面积为696.01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54.25 %。

镇区居住用地是城镇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是由农村居住用地发展而来,以农民宅基地为主。

其中,位于镇区中心的住房大多年代较久,主要集中在友谊路以南、富民路两侧。

镇区居住用地大部分是三类居住,以带围墙的平房居多,其性质大多是私房,层数不超过三层,一般临街住房底层多作为商业用途。

由于建造年代久远,三类居住区建筑密度较大,住房陈旧,且道路曲折狭窄,整体环境较差,缺乏公共服务和市政配套设施,整体布局混乱。

二类居住,层数为5~6层,用地面积较少,建设水平相对较高,设施也比较齐全。

(2)居住用地现存的问题
就目前来说,白沟镇区居住用地主要问题有:
居住用地不紧凑,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

目前白沟镇区人均居住用地69.6m2,远超过国家一般标准。

但镇区内由于以三类居住为主,住宅形式以四合院为主,占地大,布局零散,用地浪费,导致居住用地土地利用率低。

居住用地等级较低,三类居住所占比重大。

由于镇区内居住区建造历史较久,多为私人自建房,住房陈旧,而旧城改造难度大,因此三类居住仍在居住用地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成为白沟镇居住生活区的主体。

镇区内新建居住小区刚刚起步,所占比例很低,且居住小区零散分布,不成规模,没有成片聚居的居住区,人们居住档次不高。

居住用地与其它各类用地混杂布置,造成相互间干扰大。

居住区混杂着大量的加工作坊,造成噪声、环境的污染,并且影响了居住整体环境。

居住配套设施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镇区内现状居住区缺乏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市政配套设施,道路狭窄弯曲,无消防通道,也缺乏公共绿地和活动场所。

4.2.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白沟镇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有1197.67公顷,占建设总用地的15.41%。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有商业金融、行政办公和文教体卫三类,其中商业金融用地最多。

(1)行政办公
目前,白沟镇的基本都集中于镇区内。

目前镇区的行政单位大都“独门独院”,从分布来看,整体用地比较分散,不但浪费用地,同时也降低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影响政府部门整体外在形象,白沟镇镇区行政办公机构详细分布见表4-3。

表 4-3白沟镇行政办公设施一览表
资料来源:白沟镇镇政府办公室(2)商业金融
白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

白沟镇始终坚持“以商建镇”的发展道路,集市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箱包产业得以迅速壮大,集聚效应显著。

现在,白沟已成为以箱包生产和交易为主要特征的小城镇,并且由原来的专业市场逐步发展成现代化的商城。

近几年来,白沟先后建成了新箱包交易城、服装城、五金皮革城、小商品城、五金机电灯饰建材城、国际箱包城、服饰辅料城等现代化商城。

表 4-4白沟镇区主要大型商业设施现状调查表
资料来源:白沟镇镇政府办公室白沟镇区内,商业金融设施主要沿镇区主干道两侧分布,大都为一层底商二层居住的形式。

商业服务设施基本上沿主要通行道路呈带状布置。

随着镇区的发展,镇区商业服务设施应扩大规模,布局相对集中,并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档次。

白沟镇区金融贸易机构相对集中,银行、信贷、贸易功能齐全,集中在友谊路、津保路一带。

据统计,白沟镇区目前主要有宾馆、旅馆共6家。

表 4-5白沟镇宾馆统计一览表
表 4-6白沟镇酒店(餐饮)一览表
存在的问题:
商业缺乏统一配置,“—层皮”商业用地占主体,并且沿街商业多为临时搭建摊位,影响交通和建筑景观。

很多农贸市场沿城市道路两侧布置,占压道路红线,有的摊位甚至摆放在道路中央,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如仁合中路等。

(3)文化娱乐
近年来,镇政府投资建设了电视台、文化广播室、阅览室、娱乐室、科普教育展室、舞厅、卡拉OK活动室等,并购置了图书、报刊等,但这些文化娱乐设施基本不成规模。

另外,白沟镇还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乒乓球队、篮球队、京剧协会等文体娱乐组织,并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

但长期以来,与白沟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镇区内现有的文化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档次普遍较低,大型文化娱乐设施严重不足。

存在问题:
虽然镇村两极在文化设施方面有一定投入,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仍然处于较低层次,投资仍然有限,再加上投资方式单一,导致文化设施投入不足。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娱乐设施的需求矛盾必将越来越突出。

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落后,缺乏相应设施。

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挖掘、整理、创新远远不够。

白沟镇历史上曾经是繁华的商埠,遗留了不少优良的经商传统,另外,民间也存在着一些丰富的艺术形式,比如秧歌、高跷等文化活动,这需要挖掘、组织、与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

③缺少文化广场类的场地,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生活需要难以满足。

(4)体育设施
白沟镇镇区目前体育活动设施缺乏,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处健身场地,远远不能满足白沟镇城区现有健身人口的健身需求。

现状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主要分布在各中小学校和工厂企业部门,目前,镇区内目前面向公众开放的有一定规模的体育设施是游泳池和旱冰场。

游泳池坐落在白沟公园北侧,占地面积为2600平米,建筑面积为2000平米;旱冰场座落在白沟公园内,占地面积为800平米,建筑面积为800平米。

存在问题:
①公共体育设施缺乏,无法满足群众体育活动需要;
②体育投资不足,设施建设实施困难。

③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较少,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不活跃。

(5)医疗卫生
白沟镇现有医院5家,各类诊所122个,病床数大约482张,从业人员346人,具备提供一般的医疗和保健服务的能力。

另外,白沟还有一所妇幼保健院、一所卫生防疫站以及坐落在居民区内的一些小型诊所,但这些医疗卫生设施普遍存在规模偏小、从业人员不足和功能单一的弱点,因而只能作为镇区医疗卫生设施的补充。

目前,白沟镇已形成了镇区以5家医院(白沟航天医院、白沟第五人民医院、高碑店市医院分院、白沟法医医院、白沟第六人民医院)为主,若干小型诊所和保健院为辅,中心村以卫生所为主的层次分明的医疗卫生机构分布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