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为聋儿插上希望的翅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心为聋儿插上希望的翅膀
——记林西县大营子寄宿制小学袁金艳老师随班就读工作事迹袁金艳老师于1993年参加教学工作,并一直承担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在工作中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教学成绩突出。

多次被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为“优秀教师”、“语文学科教学能手”;他所带过的班级也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所有的荣誉与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努力钻研是密不可分的。

尤其是在聋儿随班就读工作中,袁老师更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2011年9月,在她接手的一年级新生中,有一名耳聋学生,他叫刘志高,小志高是先天性聋儿,生下来就没有右耳(耳道、耳廓均没有),左耳只有黄豆粒大小的耳垂,但同样是没有耳道,听不见任何声音。

由于家里条件十分困难,也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手术治疗。

在入学前,他只凭自己长期的看别人的口型了解他人的意图,致使他说话时发音困难,说话的声音像蚊子,别人几乎听不到。

转眼间到了小志高入学的年龄,高昂的特校教育费用,让其家长望而却步,但是他的家长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象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于是,在开学日当天,这个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坐在了袁老师的班级里。

看着满脸稚气的刘志高,袁老师爱心涌动:一定要他拥有金色的童年,拥有美好的未来!从那一时刻起,她就用阳光般母亲的情怀温暖着班级里这名不幸的孩子,她用无止境的追求书写了她
在特殊教育事业上的新篇章!
刘志高家住在大营子乡五一村,离学校很远,入学后,他便成了一名住宿生。

由于听不见任何声音,之前又没有上过幼儿园,对学校、班级、学习等常识性认知几乎是零。

不能和别人交流,更没有任何生活习惯,他的要求老师不知道,老师的要求他不懂,有很多时候,老师和他,只能干瞪眼。

在学校生活首先成了困难。

于是,袁老师就亲自带着孩子认识学校的教室、宿舍、餐厅、厕所、水房等,教给他记住学校各个场所的主要标志,并把每一个学生都一一介绍给刘志高认识,让同学们和刘志高成为好朋友。

平时还选派班级中的小机灵鬼跟随,随时帮教。

这样,帮刘志高度过了学校生活上的难关。

生活上的困难刚刚克服,在学习上又给袁老师增添了更大的难题。

刘志高由于先天耳聋造成他心里上强烈的自卑感,他从不主动与人交流,不论是上课还是下课总是一个人在座位上坐着。

而且上课时不听讲,没有任何注意力。

老是自己在玩。

袁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忍心让这个孩子永远活在一个无声寂寞的世界里。

于是每天下课都把刘志高叫到身边,和他聊天,给他读课文、讲故事,帮他讲解课上的知识,拉着同学们和他一起做游戏。

还教导同学们,刘志高同学是我们班级中的一员,也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虽然他有听力障碍,但是我们不能歧视他,要像兄弟姐
妹一样从更多的方面帮助他,让他和我们一样快乐成长。

久而久之,袁老师和她班里的学生把帮助刘志高当成了一种习惯。

刘志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爱笑了,课下也能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了。

他说话虽然不太清楚,可是他也开始愿意不断的与同学们交流。

在袁老师的辛苦努力下,他忘记了自己的不幸,找回了一个孩子该有的天真、快乐。

在与刘志高的相处中,袁老师发现这个孩子虽然耳朵听不见,可是很聪明,记忆力也很好,更让人欣慰的是他看口型的能力很强。

于是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把他安排在中行的第一位,为的是上课时看老师的口型听讲。

袁老师讲课也习惯的面对着刘志高,有时看他注意力不集中,就用眼神与他交流,或是示意同桌提醒他一下。

课堂上尽量多关注他,给他提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培养他的注意力。

尽管这样,他还是不能完全接受课上讲授的知识,袁老师就在课下和练习课上经常站在刘志高身边看着他边做题边给他讲解,这样刘志高渐渐地形成了喜欢学习的习惯,学习成绩也在逐渐提高。

每当刘志高有了点滴的进步,袁老师总是会给他买一些小礼物奖励他,每每这时刘志高总是笑着拉住老师的手,细声细气地说:“老师你真好!”袁老师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对残儿的教育总有操不完的心,每到放假的时候,袁老师都给刘志高布置一些他能够独立完成的特殊作业,刘志高听不清作业内容,就亲自打电话讲给家长,让家长记下孩子要完成
的特殊作业,并要求家长协助孩子一块儿完成。

经常和家长沟通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这个特殊的孩子。

每周开学还要打电话,告诉他坐车的时间、乘车安全和要给孩子带的学习和生活用品。

每到放寒假和暑假时袁老师还亲自去刘志高家里进行家访,和孩子的父母一起交流经验,一起辅导孩子完成作业。

几次刘志高的妈妈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而袁老师总是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今年暑假,刘志高的妈妈终于攒够了钱,去了北京给刘志高戴上了助听器。

当孩子戴上助听器能听到声音的那一刻,他拿起手机就给袁老师打电话:“老师,我能听到声音了,我想听听你的声音。

”接到这个电话,袁老师又一次流下了泪水。

这泪水中有辛酸,也有幸福,更多的则是祝福,祝福千千万万像刘志高这样的残障儿童都能够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更多的关爱,祝福他们都能够像普普通通的孩子们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年来,袁老师始终如一地坚持对随班就读学生奉献着无私的爱,所作所为看似简单、普通和平常,其中却饱含着挚爱、真情和期望,袁老师就是用这样一份浓浓的爱心为聋儿插上了希望的翅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