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稻泸优华占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杂交稻泸优华占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廖盛水
【摘要】泸优华占系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用泸香078A与华占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4-2015年在福建沙县种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前期早发,分蘖力强,植株较矮,较抗倒,米质优,具有高产稳产性与广适性。
本文总结了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Luyou huazhan is a new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developed from the cross of a CMS line luxiang 078 A and a restorer line huazhan.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ate growth period, strong tillering ability, strong lodging resistance, strong adaptability, good quality, high and stable yield. This paper introduced its planting performance an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in Saxian in 2014 and 2015.
【期刊名称】《中国稻米》
【年(卷),期】2017(023)001
【总页数】2页(P102-103)
【关键词】杂交水稻;泸优华占;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廖盛水
【作者单位】福建省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沙县365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048
泸优华占系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用泸香078A与华占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15)。
2014年福建省沙县引进试种,在高桥镇安田村种植3 046.3 m2,2015年被列入沙县实施“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项目”、“福建省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高桥镇烟后稻千亩示范片的主导推广品种之一,在安田村和官林窠村分别建立泸优华占烟后稻机插秧核心示范片35.5 hm2与22.6 hm2,同时在沙县夏茂镇月邦村建立21.0 hm2连作晚稻高产栽培核心示范片。
在作烟后稻和连作晚稻种植示范中,泸优华占均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前期早发、分蘖力强、植株较矮、较抗倒伏、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宜机插等特点。
现将泸优华占在沙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201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38.8 kg/667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7.2%;2013年续试,平均产量637.7 kg/667 m2,比丰两优4号增产7.0%;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38.2 kg/667 m2,比丰两优4号增产7.1%。
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0.3 kg/667 m2,比丰两优4号增产6.4%。
2015年10月13日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院与三明市农技站的有关专家组成验收小组,对沙县高桥镇安田村、官林窠村烟后稻机插高产示范片进行田间现场实割测产,平均产量分别为603.9 kg/667 m2和619.2 kg/667m2。
2.1 生育期
在沙县作烟后稻种植,机插育秧,5月28日播种,6月16-18日机插秧,8月28日始穗,8月31日齐穗,10月11日成熟,全生育期136 d;作连作晚稻种植,湿润育秧,6月15日播种,7月14-16日手工插秧,9月15日始穗,9月17日齐穗,10月23日成熟,全生育期130 d。
2.2 农艺性状
株高115.9 cm,穗长24.4 cm,每667 m2有效穗数18.8万,每穗总粒数198.0粒,结实率79.5%,千粒重23.1 g。
前期早发,分蘖力强,植株较矮,后期转色
一般。
2.3 抗性
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4,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抽穗期耐热性中等;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感褐飞虱;耐肥抗倒性较强,2015
年遭受数次暴风雨,在其他品种发生较大面积倒伏的情况下,泸优华占仍直立不倒。
2.4 米质
整精米率60.4%,长宽比3.1,垩白粒率19%,垩白度3.3%,胶稠度83 mm,
直链淀粉含量13.4%,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
3.1 培育壮秧
适时播种,作烟后稻栽培,播种期在5月下旬;作连作晚稻栽培,播种期在6月
中下旬。
机插育秧,播种量70~75 g/盘,22~25盘/667 m2,秧龄18~20 d。
培育壮秧,每667m2秧田施45%复合肥30 kg作基肥,开沟起畦,自然落干。
采用大田硬盘泥浆育秧,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经晒种、药剂浸种、催芽至露白,播种前每kg种子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 g拌种,采用1.2 m带轨道手推式
水稻播种机播种。
以工厂化育秧方式,应用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暗化处理技术,药剂浸种24 h后,中、晚稻清水淘洗干净后摊开晾干至谷粒表面无水层,谷不粘手,选用久保田精量水稻播种流水线作业,直接机播于育秧营养土盘中。
育秧土宜选择菜园土、稻田土,晒干,机械碎土、过筛后与水稻育秧全营养基质拌匀,比例为3∶1。
种子要浸透,育秧基质要淋透水,用1 200×1 000×160塑料平板双面托
盘送文洛式温室叠盘堆码,将育秧棚的内、外遮阳网全部盖上,实行暗处理,控温控水,保持育秧棚内温度30℃~32℃,暗化40~42 h待根芽出齐后置于秧田。
防虫网育秧,以旱育为主。
出苗前要保温保湿,保持土壤湿润。
秧苗在1叶1心
前以秧畦湿润管理为主,保持半沟水,确保盘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秧盘土发白、秧苗叶片卷曲要及时灌“跑马水”;1叶1心后一般采取傍晚时灌“跑马水”,插前3~5 d排干水,控水炼苗,遇雨要提前盖膜遮雨,防止床土过湿影
响起秧和机插。
3.2 合理密植
泸优华占分蘖力强,穗多秆矮,手工插秧规格以23 cm×23 cm为宜,丛插2粒
谷苗,每667 m2插足1.25~1.30万丛;机械插秧插植规格16 cm×30 cm,丛
插2~4粒谷,插秧要做到浅、直、匀,栽插深度以1.5~2.5 cm为宜,插后2~
3 d看情况补苗,每667 m2插足1.35~ 1.40万丛。
3.3 配方施肥
每667 m2施纯N 12~14 kg,N∶P2O5∶K2O=1∶0.4∶0.8,基肥足、蘖肥速、穗肥饱、粒肥巧,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根据不同土壤保肥能力,氮肥按基、蘖、穗肥比例4∶4∶2或4∶3∶3施用,分蘖肥于机插后1~2周一次性施入或分次施入,穗肥分2次于倒4叶、倒2叶分别施60%、40%;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钾肥于土壤耕翻前、拔节期各施50%;抽穗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1~2次,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4 好气灌溉
采取干湿交替灌溉,当每667 m2总苗数达到16万时开始搁田,直至拔节后幼穗开始分化,进行2次搁田,先轻后重。
第1次轻搁至田面不裂缝、不陷脚时复水,5~7 d水分自然落干后进行第2次重搁,直至稻田出现小龟裂,进入幼穗分化Ⅲ
期前及时复水,再进行间歇多次灌满沟水或半沟水,保持畦面湿润;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湿润管理,直至收割前5 d断水。
3.5 病虫防治
大田期主要病虫害有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病毒病、稻
曲病等,实施水稻健身栽培,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根据病虫信息,结合田间调查数据,及时防控,做到不达到病虫防治指标不用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稻谷优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