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物理八下《9.2牛顿第一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物体的惯性,并能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了解生产、生活中人们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惯性知识解释常见现象
难点:惯性概念的理解
教学流程安排
集体智慧
(以知识体系为主)
个性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一、复习导入
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牛顿第一运动的理解:
二、新课教学
2.惯性
师提示: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力的情况,虽然世界上没有真正不受力的物体,但大量事实可以论证这一定律是正确的,牛顿第一定律还从侧面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观察与思考:
课本图10—14
(a)中最下面的棋子受到力的作用后飞了出去,而上面的棋子在水平方向仍保持静止;
(b)中弓弦恢复原状后运动的箭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飞出去;
(c)中汽车启动时,车中的人由于要保持静止状态而向后仰;
(d)紧急刹车时汽车不会立即停止,而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四幅图说明了原来静止的物体仍要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其实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性质。
这种性质在物理上称为惯性。
师:同学们坐过汽车吗?
当汽车突然起动,或突然刹车,你会怎样呢?(多媒体投放汽车起动、刹车、拐弯人在汽车的情形)
学生设计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的实验,进一步观察惯性现象,加深对惯性的认识。
相关器材可演示的实验:仅参考
请运用书本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看哪位同学设计得合理、操作简单并且效果明显。
开放性活动设计竞赛与活动表演。
学生活动1:把一张纸条压在竖直放的钢笔帽下,迅速抽掉纸条,而钢笔帽静止不动
学生活动2:竖直叠放五枚棋子,用长塑料尺迅速打下面的棋子,
上面的四枚棋子并没有倒下,而是落在原来位置的正下方。
学生活动
3: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迅
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
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
学生活动4:走路者遇到障碍物时会跌到
学生活动5:把杯中的水倒掉
…………
总结归纳: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具有的这种性质就要表现出来。
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体的具有的这种性质叫惯性。
3、知识应用
洗衣机脱水、飞机投掷物体,交通事故与惯性等。
例1 气球下方用细绳悬挂一个金属球并向上运动,在细绳断裂后,金属球向运动,这是因为的缘故,又由于作用的缘故,它运动速度将。
例2在平衡行驶的汽车里做这样一个实验?手持硬币,然后竖直向上抛出,那么落下的硬币将
A.回到自己手中
B.落在你前方底板上
C.落到你身后底板上
D.以上均有可能
练习安排1、完成补充习题
完成书上www中的习题
板书设计
二、牛顿第一定律
(二)惯性:
1.定义
2.几点说明
备课组长审核签名:年级主任复核签名:
课题二、牛顿第一定律(一)自主空间
教学目标1、认识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解释简单的力和运动的现象。
3、初步认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
4、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并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重点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用惯性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惯性的理解.
实验准备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车。
教学流程
一.活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提出问题】如果运动着的物体只受到阻力的作用,当阻力变小时,物体运动的路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设计验证实验】
介绍与观察教材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其目的是什么?(获得相同的水平初速度,要通过实验来说明)
②让同一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表面上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③几次实验中是否需用同一辆小车?
【收集证据与实验探究】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并比较每次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将实验探究结果记录在书本的表格内。
实验序号水平部分材
料
小车所受阻力的情
况
小车运动的路程
1
2
3
【分析与结论】
引导学生分析下面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①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②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③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④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⑤根据上面的实验进行推理,若没有阻力,小车将会怎样运动?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其运动的路程越长,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时间越长,当物体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时,物体运动的时间将越来越长,如果受到的阻力为0,物体将永远沿直线运动下去。
【小结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讨论交流】怎样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点拨】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应突出以下关键字、词:
“一切”表示宇宙间万事万物,即三维空间所有物体都应遵循这一规律.“总”表示过去遵守、现在遵守、将来也遵守.即在时间流逝过程中第一定律总是成立的.
“或”表示“二者居其一”.即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不可能转变为静止.
【拓展引申】
牛顿第一定律还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也就是说,力能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能使物体的速度加大或减小,也能使物体
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
小结归纳
】(板书)
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教学反思
课题二、牛顿第一定律(二)自主空间教学目标
1、认识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解释简单的力和运动的现象。
3、初步认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建立力和运动的基
本关系。
4、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并能解
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用惯性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惯性的理解.
实验准备
重物、纸条、鸡蛋、硬纸片、木块、棋子、木尺、空塑料瓶
等。
教学流程
【观察与思考】课本图10—14的四幅图说明了什么?
(a)中最下面的棋子受到力的作用后飞了出去,而上面棋子在水平方向
仍保持静止;
(b)中弓弦恢复原状后运动的箭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飞出去;
(c)中汽车启动时,车中的人由于要保持静止状态而向后仰;
(d)紧急刹车时汽车不会立即停止,而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小结归纳】(板书)四幅图说明了:
2.原来静止的物体仍要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其实
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性质。
这种性质在物理上称为惯性。
3.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或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强调】“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活动10.6:观察惯性现象
请运用书本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看哪位同学设计得合理、操作简单并且效果明显。
开放性活动设计竞赛与活动表演。
【学生活动1】把一张纸条压在竖直放的钢笔帽下,迅速抽掉纸条,而钢笔帽静止不动
【学生活动2】竖直叠放五枚棋子,用长塑料尺迅速打下面的棋子,上面的四枚棋子并没有倒下,而是落在原来位置的正下方。
【学生活动3】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
【学生活动4】走路者遇到障碍物时会跌到
【学生活动5】把杯中的水倒掉
【小结归纳】(板书)
4.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强调】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具有的这种性质就要表现出来。
静止物体的惯性表现为静止;运动物体的惯性表现为保持运动。
【生活中的惯性】
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有许多与惯性有关的现象,举例加以说明并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请同学们列举在学习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并且作出合理的分析
【练一练】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做不出来的,因此该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B、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不能做出来,但是可以经过科学推理
而得出,因此该定律是正确的
C、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可以做出来的,因此该定律肯定是正确的
D、选用优质的材料,一定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该定律
2.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的汽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汽车的发动机突然停止工作,且地面对汽车的摩擦阻力降为0N,则汽车()A、立即停下来 B、加速行驶
C、减速行驶
D、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下去,直到发动机启动为止
3.在2003年“国庆黄金周”,小华全家乘火车到上海游玩。
因旅途劳顿,在火车上,小华经常要喝水。
他把茶杯放在列车内的一个水平桌面上,突然,他发现杯内的水面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减速刹车
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减速刹车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D.②或④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