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堂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三、教材编排
数一数
16
评价
(一)评价方式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成绩(30分)+结果评 价成绩(70分)。
1.过程评价(30分)
过程评价(30分)=预习情况(5分)+课堂学 习状态(10分)+作业完成情况(5分)+档案袋 整理(5分)+综合性学习(5分)
17
过程评价包括学习态度、成长档案袋的 整理、作业完成情况等构成。学习态度包括: (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 从课堂上的回答情况来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 论、合作)。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 (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4) 是否定期小结。
19
谢谢观赏!
20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利用教材中的经典 例题、课后习题、课后资料袋、交流 平台等进行学习,整合单元内容。
3.课外资源可利用“班班通”等 现代科技手段拓宽数学学习的视野和 空间;还要通过阅读书报杂志、上网、 实地参观调查、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 拓宽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9
(二)教与学活动
教
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师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形式进行。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歌曲、故事、游让学生 经历用数字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 程。
10
4.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较大的内容, 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以增加教学的实效性。 5.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 习惯。 6.对孩子进行多鼓励,少批评的语言, 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8
2.结果评价(70分)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结 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分)+期末考试成绩 (50分)。(注:期中及期末考试满分均为100 分,折合相应分数计入)
(二)评价结果处理
以上两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 转化为对应等级:优(90及90以上)、良(8089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60分以下 )。成绩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提供一次补 考机会。
主题内容 数一数 位置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 6-10的认识和加减 法 11-20各数的认识 认识钟表 20以内进位加法 总复习
课时安排 2 2 11 2
20
5 2 10 4
7
数 与 代数
第 第第 第第
一 单 元
三五 单单 元元
六 单
七 单 元
元
空间 与
位置
第二 单元
第四 单元
8
课程实施
11
学
1.基础知识主要以课堂听讲为主。 2.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2
我们以第一单元为例:
看看怎样学习?
13
第一单元 一、教学内容:数一数 课时安排:二课时
14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 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 学习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程纲要分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20/6/2
1
课程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 量在20以内的物 体的个数,会区 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数的顺序和 大小,掌握10以 内各数的组成, 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 的含义和加减法算 式中各部分名称, 初步知道加法和减 法的关系,比较熟 练地计算一位数的 加法和10以内的减 法。
2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3
我们要学些什么?
4
5
6
单元序号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课程内容
三、教材编排
数一数
16
评价
(一)评价方式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成绩(30分)+结果评 价成绩(70分)。
1.过程评价(30分)
过程评价(30分)=预习情况(5分)+课堂学 习状态(10分)+作业完成情况(5分)+档案袋 整理(5分)+综合性学习(5分)
17
过程评价包括学习态度、成长档案袋的 整理、作业完成情况等构成。学习态度包括: (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 从课堂上的回答情况来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 论、合作)。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 (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4) 是否定期小结。
19
谢谢观赏!
20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利用教材中的经典 例题、课后习题、课后资料袋、交流 平台等进行学习,整合单元内容。
3.课外资源可利用“班班通”等 现代科技手段拓宽数学学习的视野和 空间;还要通过阅读书报杂志、上网、 实地参观调查、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 拓宽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9
(二)教与学活动
教
1.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师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形式进行。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歌曲、故事、游让学生 经历用数字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 程。
10
4.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较大的内容, 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以增加教学的实效性。 5.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 习惯。 6.对孩子进行多鼓励,少批评的语言, 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8
2.结果评价(70分)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结 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分)+期末考试成绩 (50分)。(注:期中及期末考试满分均为100 分,折合相应分数计入)
(二)评价结果处理
以上两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 转化为对应等级:优(90及90以上)、良(8089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60分以下 )。成绩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提供一次补 考机会。
主题内容 数一数 位置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 6-10的认识和加减 法 11-20各数的认识 认识钟表 20以内进位加法 总复习
课时安排 2 2 11 2
20
5 2 10 4
7
数 与 代数
第 第第 第第
一 单 元
三五 单单 元元
六 单
七 单 元
元
空间 与
位置
第二 单元
第四 单元
8
课程实施
11
学
1.基础知识主要以课堂听讲为主。 2.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2
我们以第一单元为例:
看看怎样学习?
13
第一单元 一、教学内容:数一数 课时安排:二课时
14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 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 学习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程纲要分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20/6/2
1
课程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 量在20以内的物 体的个数,会区 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数的顺序和 大小,掌握10以 内各数的组成, 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 的含义和加减法算 式中各部分名称, 初步知道加法和减 法的关系,比较熟 练地计算一位数的 加法和10以内的减 法。
2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3
我们要学些什么?
4
5
6
单元序号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