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原则——风险最小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菲特投资原则——风险最小化
沃伦·巴菲特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投资家之一。

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创立了著名的价值投资学派。

巴菲特作为该学派的最出色的代表人物之一,把该投资方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按照格雷厄姆创立的价值学派的观点,任何股票所代表的公司都存在一个“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格雷厄姆不同于前人之处,在于他把对这个“内在价值”的评估方法系统化,公式化。

显然,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内在价值,那么正确评估到该价值的投资人在股票投资上便具有极大的优势。

因为按照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原理,投资人对价格的合理性便具有以其内在价值作为可靠尺度的参照系。

按照格雷厄姆,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由四个主要因素决定:①公司对所运用资产获得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率。

注意:这里所指盈利能力并非公司统计报表所公开之盈利。

②实际支付之股利或近期及远期支付能力。

③公司盈利能力增长趋势之预测。

④公司未来经济价值预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考虑到上述及其他重要因素,推导公司内在价值的第一步骤为推导“资本化比率”(Capitalization rate)。

该推导可由两种方式之一进行,一为推导“盈利乘数'(Multiplier for earnings)方式,一为推导“股利贴现率”(Discount Rate for dividends)方式。

“资本化比率”的推导应在两个层次上进行,一为市场或工业部门层次,一为个股层次。

在求导出资本化比率的基础上,研究者可进而推测出公司未来盈利流量,从而最终相知该公司的内在价值。

例如,格雷厄姆曾计算资本化比率为6·6,同期Dow Jones工业股10年平均盈利额为$25.25,从而可计算Dow jones标定价值为$383。

当市场价格低于$383 X 80%时,为市价低价区,可买入D·J工业股。

当市场价格高于$383 X 120%时,为市价高价区,可卖出D·J工
业股。

Gradam计算法的缺陷在于,当所计算的股份内在价值偏离市价波动范围后,会使投资人完全丧失进场机会或过早退出强力上升趋势。

巴菲特把价值学派的方法向前推进了一步,使其更实用且更具有可操作性。

巴菲特出生于一个有影响的家庭,其父为四届众议员。

巴菲特很小便在他父亲经营的证券经纪公司做记录员,11岁时第一次买入股票,当时为3股城市服务优先股,股价38美元,在经历了30%多的浮动亏损后,勉强打平出场,净赚5美元。

巴菲特出场后该股猛涨至200美元一股,该次交易使巴菲特获得他以后终生信仰的两条准则:①决不听信任何人的观点。

②在交易结束前,决不告诉客户操作细节。

巴菲特从小就显示出赚钱的天才。

初中时就通过与同学合伙经营糖果机生意赚钱买下了40公顷农场。

高中时他通过课余经商获得的年收入已相当国会议员,足以支付他的高中学费。

巴菲特也曾入学著名的宾州大学沃顿学院,但未曾毕业。

巴菲特始终极为热衷股票交易,尝试过各种方法、直到他读到格雷厄姆的著作以后,才如获至宝,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以便亲耳聆听格雷厄姆的教导,并从该校获MBA学位。

毕业后在为格雷厄姆拥有的投资公司工作两年后,辞职回家开创自己的投资事业。

此后,巴菲特一直扎根于自己的家乡小镇Omaha。

这对巴菲特的投资成功颇有帮助。

因为远离大城市的金融中心和商业中心地带,使巴菲特对经济和金融形势的观察更加冷静客观,这也像后来著名投资家Templeton从Bahama岛上进行投资操作,以及Livermore的投资偶像在加州深山区进行股市操作一样,以取得避免信息干扰的效果。

巴菲特在25岁时组成了他的10万美元的投资合伙公司,自己作为总合伙人。

他按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原理挑选投资对象,11年后资产增值了30倍,相当年增长率30%。

巴菲特身上最突出地体现了伟大投资家最伟大的品格——“耐心”。

1969年巴菲特感到用他的投资方法已经难以操作,因为股市已经长期过热。

他毅然解散了亲手创立的投资合伙公司,耐心旁观等待
股市达5年之久,直到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造成股市长期低迷,巴菲特才重新全力进入股市。

他的勇气、耐心和眼光为他赢来巨大的收益。

巴菲特称自己的投资方法是“85%B·格雷厄姆,15%P·Fisher”。

即85%价值学派方法,15%增长学派方法。

巴菲特认为价值学派方法和增长学派方法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

他认为股票投资最重要的原则是,当你研究是否买入某一公司的股票时,你的观察角度要和你打算买下整个公司一样。

当你始终用购买整个企业的眼光来看待公司股票你才可能对股票的价值做出正确判断。

格雷厄姆—巴菲特学派提出价值度量的五条标准和投资安全度量的五条标准。

价值度量的五条标准是:
1、盈利收益大于AAA级债券收益的两倍。

2、价格/盈利比率小于5年市盈率之和的40%。

3、股利收益大于AAA级债券收益的2/3以上。

4、股价小于每股固定帐面值的60%。

5、公司市价总值小于净流动资产的2/3。

安全度量的五条标准是:
1、负债小于资本。

2、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的两倍。

3、流动资产大于总负债的1/2。

4、10年平均盈利增长率大于70%。

5、过去10年中年盈利跌幅大于5%的年度小于2次。

他们认为,上述度量标准只要各满足其中之一,就可视为安全投资。

巴菲特把风险最小化作为投资的最先考虑。

他认为,投资的最高原则是:
①尽量避免投资损失。

②水远不忘第一原则。

而降低风险的最佳途径是:
①只在机率对你有利的时机进场。

②要有连续进场的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把投资风险转移给你的投资对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