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短暂的隋朝与唐朝的盛世教案 旧人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暂的隋朝与唐朝的盛世
一、重点内容讲解
(一)隋朝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条件
(二)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1、大运河开凿的原因与目的
2、大运河开凿的过程与运河结构
3、大运河开凿的意义
(三)全面认识隋唐的盛世局面
1、主要表现
2、盛世成因
3、历史启示
(四)唐初统治者的评价
1、如何评价唐太宗其人
2、如何评价武则天其人
3、如何评价唐玄宗其人
二、高考测试链接
(一)命题热点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大运河的开凿
2、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
(二)例题解说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 乾元毕工,隋人解体。
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工,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
”(《贞观政要》)
材料二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资治通鉴》)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怎样的局面?
三、作业
1.下列关于隋朝时期洛阳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运河的中心 B.隋炀帝令宇文恺营建
C.城内有含嘉仓 D.隋炀帝在此被部将杀死
2.对隋朝历史的概括和总结,完整的一项是()
A.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 B.开创了许多典章制度
C.实行暴政,统治短暂 D.繁荣而短暂,承前启后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的统治中心逐渐东移 B.适应洛阳商业发展的需要
C.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D.方便隋炀帝南巡江都
4.隋朝完成全国统一的历史因素包括()
①各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②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③隋文帝的整军和战略④陈朝的腐化和不堪一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唐朝前期“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以及“开元盛世”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重视任用贤能②加强管理边疆和少数民族③吸取历史教训④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发展经济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6.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前期,唐朝统治者的哪些措施对我们今天仍然有着借鉴的意义?(举出三个有共性的方面即可)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当坚持怎样的标准?
答案:1、D 2、D 3、C 4、D 5、D
6、(1)措施:①重视人才,知人善任,选贤任能;②重视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生产;③重视文化教育,培养人才。
(2)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如果历史人物的行为、措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实践证明是有助于历史、社会进步的,就要予以肯定。
还要分阶段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某一时期措施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就肯定这一段;某一段措施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就否定这一段,避免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总之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