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磺化反应的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特点:生成C-S+ 键H 2 S 。4 O
+ S3 O HH 2 O
+ 2 C lS3 H O
S2 C O l+ H 2 S4 + O H C l
硫酸化反响: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硫酸基〔-OSO3H〕的
化学过程。 特点:生成C-O-S键。 例:烯烃、脂肪醇等的硫酸化。
+ + RO HH 2 S4 O R O S3 H OH 2 O
五、烘焙磺化法
将等摩尔的芳伯、仲胺与浓硫酸成盐后,在高温下发生分 子内的脱水和重排反响,主要生成对氨基苯磺酸;假设对位 被占据,那么生成邻位产物。反响温度对异构体比例有影响。
NH2
NH2H2SO 4
NH2
H2N H2N
+ H2SO 4
H2O SO 3H
SO3H
+ 17O5C
OCH3 H2SO4
❖ 评价:
❖ 用发烟硫酸为磺化剂不好。
❖ 用稀硫酸为磺化剂采用共沸脱水磺化法或在有机溶剂中以氯 磺酸为磺化剂更好。
❖ 加料方式不对,即使低温反响也会有较多副反响,78%的低 收率正常。
评价: 〔1〕二甲苯的磺化是典型的低π磺化,较低浓度硫酸就可以进展磺化。采 用浓硫酸为磺化剂、142℃高温反响会发生二磺化副反响。 〔2〕加料方式不对。即使是采用浓硫酸,也应将浓硫酸滴加到二甲苯中。 〔3〕应在室温下向二甲苯中滴加稀硫酸,然后升温到沸腾,利用二甲苯与 水共沸除水,直到反响完全。
S3 O H
NaOH O H
O S3 O H HCl
O
O Cl O
利用磺酸基的水解性,完成特定的反响后,再将其水解。
二、硫酸的配制
❖ 硫酸和发烟硫酸:
H2SO4有两种规格:92-95%、 98-100% 发烟硫酸常温下为液体,便于使用,有两种规格:
20-25%游离SO3, 最低熔点,-11 -- -4℃ 60-80%游离SO3 ,最低熔点, 1.6 – 7.7℃ 当需要其它浓度的硫酸时,一般用工业硫酸来配制。
引入磺酸基的目的
❖ 使产物具有水溶性、酸性、外表活性或对纤维的亲和力。
O2N
+ Cl H2SO4
O2N
SO3H Cl
NH2
H2N
SO3H NH
H2 O2N
SO3H NH
染料中间体4-氨基二苯胺-2-磺酸的合成
将 -SO3H 转变为-OH、-NH2、-CN、-X等,从而制成 系列中间体。
H 2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
例题1:配制1000kg100%硫酸,需要多少kg98%硫酸和 20%发烟硫酸?
例题2:600kg98%硫酸和500kg20%发烟硫酸配制硫酸, 计
算所配的硫酸中是否含有游离SO3?
解:
三、过量硫酸磺化法
❖ 反响历程: ❖ 芳烃用浓硫酸磺化时有水生成,随着反响的进展,
浓硫酸被稀释,磺化能力急剧下降。
80OC 20%H2SO4SO3
160~170OC SO3H
萘磺化π-T曲线
SO3H
HO3S
温度对萘磺化反应的影响
❖ 总酸度:包括试样中硫酸、芳磺酸和游离SO3均按当量换算 成硫酸的H+总和。实际磺化终点以磺化液总酸度来判定。
❖ 萃取别离法:
❖ 优点:可以得到不含无机盐的稀硫酸,根本不含有机物,便 于利用。
管道必须保温。为防止三氧化硫汽S3 化O H逸出,设备
带压操作。
S3 O
O 2 N
C l
O 2 N
C l
吉化集团采用液体三氧化硫法生产2-氯-5-硝基苯磺酸。
七、氯磺酸磺化法
评价: 〔1〕SO3的磺化能力特别强,易生成砜,收率较低〔69%〕很正常; 〔2〕发烟硫酸相当于把SO3用硫酸稀释了,反响条件缓和,收率提高到79%很正常; 〔3〕发烟硫酸法的加料方式不对,应将发烟硫酸滴加到硝基苯中,反响将更缓和, 收率还会提高; 〔4〕假设用氯磺酸磺化,因其磺化能力与发烟硫酸接近,又不需过量,后处理损失 少,收率会更高。
❖ 优点: ❖ 反响不生成水 Ar + SO3→ArSO3H ❖ 其用量可接近于理论用量,利用率高达90%以上,被磺化物
转化率可达100%。 ❖ 反响迅速。 ❖ 三废少,经济合理。 ❖ 缺点: ❖ 活泼性高,反响剧烈,瞬时放热量大,容易引起局部过热焦
化,必须及时除去反响热; ❖ 所得磺化物非常粘稠,散热困难,以致在反响过程中产生过
焦磺酸
+老化
R C 6 H 5S 2 O O S 3 H O R C 6 H 5 2 R C 6 H 5S 3 H O
❖ 降膜反响器为列管构造, 管内走反响液,管外用 冷水冷却,有效除去反 响热。
❖ 烷基苯和稀释的SO3从 反响器顶喷入〔并流〕, 在膜上进展反响,自上 而下磺化产物浓度越来 越大, SO3浓度越来越 小;停留时间仅几秒钟, 减少返混现象,多磺化 几率很小。
H2N
18h
OCH3
OCH3
过量发烟 硫酸
30OC 4h
H2N
SO3H OCH3
六、三氧化硫磺化法
O SO
O
SO3分子中硫原子的电负性为2.4,比 氧原子的电负性3.5小,所以硫原子带 有局部正电荷成为亲电试剂。
三氧化硫以α、β、γ三种形态存在。其中α态在室温下 为固体,较为稳定。当不存在抑制剂时,液体的β、γ态也转 化成α态。用少量的抑制剂〔硼酸衍生物0.5%〕,并严格排 除水,可以得到液态三氧化硫〔 β、γ态混合体〕。
碱:促使δ络合物脱H+。
亲电取代历程
❖ 影响因素 ❖ 硫酸的浓度和用量 ❖ 当硫酸浓度下降到磺化反响不能进展时的稀硫酸称
为废酸。以废酸中SO3的质量百分数表示废酸的浓 度,称为π值。 ❖ π值的大小与芳烃的活性和反响温度有关: ❖ 芳环上有吸电子基团时,反响所需的温度、磺 ❖ 化剂浓度越高,难以磺化,π值要求高;芳环上 ❖ 有给电子基团时,易于磺化,π值要求低。 ❖ 硫酸的浓度高于π值时才能进展磺化反响。
❖ 缺点:工艺复杂,溶剂易燃、损耗高。 S3 O H
high tem pera tur sulfation
H 2O S3 O H
S3 O H
四、共沸去水磺化法
❖ 原理: ❖ 将硫酸加热到120~180℃,通入低沸点芳烃蒸汽,发生
磺化反响,同时由未反响的芳烃蒸气把生成的水带出以 增加〔或保持〕硫酸的π值,使反响得以进展完全。 ❖ 优点: ❖ 抑制浓硫酸磺化法硫酸用量多、废酸多等缺点。 ❖ 硫酸浓度低,既节省硫酸又能抑制二磺化、砜形成等副 反响。 ❖ 适用范围: ❖ 特别适用于低π值的磺化反响。 ❖ 适合于沸点较低、易挥发的芳烃 。 ❖ 沸点较高的芳烃需要参加带水剂如三氯甲烷、石油醚等。
磺化,生成砜等副产物; ❖ 设备投资较大,技术要求高。
三氧化硫-空气混合物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生产 ❖ 气体SO3与烷基苯的反响为瞬间反响〔反响热高达
710kJ/kg烷基苯〕,对SO3浓度很敏感,通常用枯燥空气 将SO3稀释为4-7%的混合气体。 ❖ 亲电取代反响历程:包括磺化和老化两步反响。
R C 6 H 5 + 2 S 3 磺O 化 R C 6 H 5S 2O O S 3 H O
关于磺化反响的介绍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一、概述
❖ 定义
❖ 磺化反响:
❖ 有机物分子引入磺酸基〔-SO3H〕或其相 应盐或磺酰卤基的任何化学过程。
❖ 反响液从反响器底部流 出,进入老化器〔老化 约30min〕。
为什么烷基 苯和稀释的 SO3不从反 响器底部喷 入〔并流〕?
思考题
用SO3-空气混合物进展十二烷基苯的磺化时,所用降膜 反响器为何不采用逆流操作?
用气态SO3进展磺化反响时,因为反响过于剧烈,释放 出大量的反响热,因此,经常采用管式降膜反响器,通常 采用并流塔顶进料连续磺化,将反响热及时移出。
❖ 温度的影响:
❖ 由萘磺化π-T曲线可知:
❖ 对于不存在异构磺化产物的磺化副反响来说,选择较高的温 度和较低的π值会节省硫酸。而且A、B两点之间有一个最正 确值。
❖ 对于萘,需得到α-萘磺酸时,SO3H 选择B点;需得到β-萘磺酸时
,选择A点。
H2SO4
H2SO4
SO3H
60OC
160OC
SO3H
如果采用逆流塔顶参加十二烷基苯进展磺化,塔底产生 的一磺化物进一步磺化生成较多二磺化物,塔顶排除的尾 气中含有较多的未反响的十二烷基苯,污染环境。
液体三氧化硫磺化
❖ 适用:
❖ 稳定、不活泼液态芳烃的磺化;磺酸产物在反响 温度下必须是液态;体系粘度不大。
❖ 缺点:
❖ 副产物砜比发烟硫酸法多。液态三氧化硫经过的
OV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