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大豆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而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其种植面积占全
国的7% ,目前总产量占全国的11%O在大豆生产发展过程中,黑龙江垦区大力推
进科技创新,使大豆单产和总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我省由于春旱、春季气
温低等气候原因,也影响了大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黑
龙江近几年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这项技术是针对黑龙江省春旱、低温气候特点所
采取的以地膜为载体,以机械化覆膜为核心,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相结合的一种
新栽培技术。
该项技术是北方寒地旱作农业的一项创新性综合栽培新技术,可显
著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主要有平播行间覆膜和垄上行间覆膜两种技术模式组成。
大豆覆膜栽培技术的概念
目前,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是大豆种植区域逐年干旱与东北主产区低温冷凉而提出的大豆抗旱综合配套高产技术。
以杆强品种为突破口与覆膜提t商精华而逐步形
成的新的大豆栽培技术。
二增产原理
覆膜后可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自然降水留在膜带内不流失,达到蓄水保墙
的目的,化肥施于膜下,可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淋溶,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增温、早播加快了大豆生育进程。
覆盖地膜后,土壤热量散失小,当夜间外
界气温急剧下隆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较多的土壤温度”这样就加快了大豆生育
进程’使大豆出苗较裸地提前7天左右,同时植株生长快,单株有效分枝增多, 从而
使大豆单产得到提高。
苗木网站
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覆膜增加了土壤温度,保持了适宜的水分,促进了土壤微生物
活动,增强了土壤的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经田间调查,大豆根瘤菌形成早,数量多,为大豆生产提供了较多的速效养分。
可抑制大豆苗期杂草,减轻杂草对幼苗的影响。
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加大土壤养分释放,因覆膜后可减少化月巴的挥发,淋溶的损失。
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
覆膜可减弱因降雨冲击而造成的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同时也减轻
了风蚀危害。
三、技术要点
1、地块选择
大豆覆膜栽培技术适宜范围是大豆生育前期受干旱影响严重的、土壤肥力中等的平川地和
岗地,不适应无干旱发生的地区或者二洼地、易内涝的地块。
大豆平播行间覆膜、垄上行间覆
膜应选择排水及渗透性良好,前茬为禾谷类作物或非豆科作物有深松基础的地种植。
茬口宜选
择麦茬、玉米茬和杂粮茬的地块,不宜选向日葵茬、甜菜茬,杜绝重迎茬。
2、整地
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伏秋整地,严禁湿整地。
要求对麦茬等没有深松基础的实行深松;
玉米茬等有深松基础的采用耙茬或旋耕。
深松深度35厘米以上,耙茬深度15-18厘米,旋耕深度14 -16厘米。
无论采取何种耕作方法,在整地前必须要将地块清理干净”以保证覆膜质量。
3、播种与覆膜
覆膜时机要随土壤境情而定。
在墻情好的情况下,随铺膜随播种;在土壤过于干旱时,则
要等雨抢埴随铺随种;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则应晾晒,带土壤松散时再铺膜播种。
覆膜
总的原则是:严、紧、平、宽。
采取机械覆膜质量好,效率高还节省地膜,地膜两边要用土压实”每隔2〜3米压上一土带。
黑龙江省在土层5 ~ 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7〜8弋时开始播种,选择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在当地能正常成熟的品种,一般播量为45〜60公斤/公顷,保苗数25 ~ 33株
/平方米为宜。
一般每公顷用地膜量60公斤左右,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要求采用厚度0.008 ~ 0.01毫米的薄膜覆膜以便于田间揭膜。
行距为110厘米,中间覆70
厘米宽的地膜,在地膜两夕H则踊莫迦巨2.5厘米处进行播种,播种的苗带间距为35厘米。
4、施肥方法
大豆行间覆膜施入种肥很重要施肥与播种同时进行施肥深度12〜18厘米种侧5〜10 厘米。
在施好底月巴的基础上应一次性施足种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 1.5-18 : 0.7-1 , W? 用磷素活化剂拌月巴,分2〜3层施入,肥料不能与种子接触,以免烧坏种子和幼芽。
5、化学除草
覆膜大豆一定要搞好播种前的土壤封闭灭草,否则覆膜后膜内杂草多,仅靠膜内高温杀死杂草,很难完全防除。
如果岀现地膜破裂,杂草将难以控制而影响覆膜效果。
大豆田苗前安全性好的除草剂有速收、广灭灵、阔草清、宝收、金都尔、都尔、普乐宝、乐丰宝、普施特。
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应根据杂草的种类和当时的土壤条件选择施药品种和施药量。
土壤封闭处理可采用秋季土壤施药结合秋整地进行,春施药可结合耙茬整地进行,也可以在播种的同时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先喷药随后进行播种、施肥、覆膜等。
6、加强田间管理
大豆行间覆膜前期主要管理目标是抓全苗、促壮苗、保匀苗。
田间管理措施主要有查田补种、间苗、中耕、化学除草、人工除草等,后期常用的措施有病虫害防治、拔大草、喷生
长调节剂和揭膜等。
7、化学调控
由于行间覆膜有提墙、增境、增温、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使大豆植株生长旺盛,因此,应视植株生长状况,在初花期选用多效輕、三甲苯甲酸等生长调节剂进行调控,控制大豆徒长,
防止后期倒伏。
&残膜回收
在大豆封垄前将膜全部清除并回收,防止白色污染,起膜后在覆膜的行间进行中耕,其于栽培技术与大田相同。
四、注意事项
不能选择过晚品种,要选择在本地能正常成熟的品种。
种植的密度每公顷应控制在2 5 万株左右。
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应选择适应的区域应用,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应用,有极大的增产潜力;不易在水分充足的地块应用此项技术。
要选用拉力强度大的膜,以有利于膜的回收,不污染环境。
要喷洒叶面月巴,以防止后期脱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