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综合练习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
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
1.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月球上的火山喷发
B.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C.1976年唐山地震
D.气温下降
2.以下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所产生的灾害是() A.水土流失B.水旱灾害C.环境污染D.城市火灾
3.与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
A.孕灾环境B.致灾因子C.社会救助能力D.受灾体
4.下列关于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是防灾救灾中的首要防救对象
B.自然灾害对商贸金融、社会结构等方面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通常低于直接经济损失
C.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
D.一定灾害强度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
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岛上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
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

据此回答5~6题。

5.火山喷发() A.不属于自然灾害B.属于孕灾环境C.属于致灾因子D.不属于自然异变
6.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D.太阳高度不同
7.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下表为某台风移动路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8~9题。



8点12点20点24点


地理坐标120ºE
20ºN
116ºE
20.5ºN
114ºE
21ºN
114.5ºE
22ºN
8
A.向西B.向北C.向西北D.向东北
9.该台风中心路径地区将出现特大暴雨和风暴潮,下列地区应作好重点预防的是()
A.北部湾B.珠江口沿岸C.台湾海峡D.台湾岛东南部读广东省1975—1995年干旱、
洪涝、台风、风暴潮农田成灾面积
率过程线图,完成10~12题。

10.1977年广东省的主要灾害可能是()
A.台风B.洪涝
C.干旱D.风暴潮
11.广东省干旱、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强B.季风气候降水变化大
C.位于东南沿海,台风雨较多D.地势低、河流多,易成洪涝
12.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的影响,下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
B.目前对洪涝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
C.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台风灾害
D.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是减轻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
13.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①洪水②滑坡③台风④地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晨7点59分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里氏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

为40年来世界最强烈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啸首先袭击泰国南部,然后一路奔袭1600公里,席卷印度和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灾难甚至波及到东非沿岸的索马里,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受波及国家死亡人数已超过14万多人。

据此回答回答14—16题。

14.此次地震是由下列板块相互错动引起的()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15.本次地震引发的海啸说法正确的是() A.海啸只能由地震引发
B.海啸是具有巨大破坏力的潮汐
C.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D.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8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16.这次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下列有关人类应对这种突发性海难措施正确的是() A.全面准确地预测和预报
B.人工控制地震和海啸的发生
C.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适当的预警系统
D.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读下列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判断17~18题。

17.反映滑坡现象的是()
A.a B.b
C.c D.d
18.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19.病、虫、鼠害等生物灾害发生的共同的原因是()A.气候变异造成的不良环境B.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数量失去平衡
C.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D.外来毒原体的入侵
20.在古代,常常造成“飞蝗蔽日,食禾至尽,民大饥相食”惨状的是一种虫害?()
A.蝗虫B.黏虫C.水稻螟D.棉铃虫
若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
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河
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


此完成21-23题。

21.水库建成后,该水文站测得的最高水位出现在()A.2-4月B.5-7月C.7-8月D.9-10月
22.修建水库前,与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有关的现象是()A.梅雨连锦B.春雨霏霏C.冰雪融化D.气旋活动频繁23.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A.洪涝灾害频繁B.诱发地震、滑坡
C.河床泥沙沉积严重D.某些鱼类减少或绝迹
2004年7月10日北京暴雨,7月12日上海暴雨、大风,给城市交通和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城市病”凸显。

据此完成24~25题。

24.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度高于郊区,这是由于()A.城市处于环流的高压区B.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
C.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
25.为了减少城市洪水的频率,应采取的措施是()A.架设高架桥,增高道路的路基B.对楼房建筑进行加固,减少易损性C.开辟绿地,转变土地利用类型D.使河流渠化,加快洪水下泄速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演练与思维拓展(本题共3小题,共计50分)
26.自然灾害多数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事件,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自然
因素之一。

读以下两则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2005年8月29日,美国当地时间(西五区)
清晨六点,“卡特里娜”飓风以每小时233
公里的速度袭击了新奥尔良市。

据美国飓风
中心监测,几天前,“卡特里娜”飓风在大西
洋西部形成时还只是一个强度很弱的一级飓
风,然而当它进入墨西哥湾时,却变得异常
猛烈。

在飓风到来的前一天,当地政府已经
组织了一百多万居民进行紧急撤离。

世界最权威的投资机构摩根斯坦
利的评估报告显示,美国今年GDP从原先预计的3.8%下降到了3.5%,
明年GDP从原先预计的4%下降到3.3%,40万人失业,汽油价格上涨
20%……预估经济损失2000亿美元。

材料二;今年第15号台风“卡努”11日下午在浙江台州登陆后,给当地带来了狂风暴雨,浙江省气象台刚刚发布的消息称,台风登陆时中心经过
区域风力在15级以上,大陈岛实测风力达59.5米/秒,打破了去年
台风“云娜”58米/秒的历史最高记录。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自然灾害?。

(2)“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市时,北京时间为。

(3)在上图中画出当飓风在新奥尔良登陆时,休斯敦的风向。

(4)新奥尔良市的气候符合右图中的。

列举世界此类气候的分布区(至少两处),并概括此气候的分布规律。

27.右图为“阪神地震烈度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从成因上讲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地震,日本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阪神地震烈度七级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
________,该地受灾严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震发生时,房间里的人应采取的正当
防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

28.读A、B两幅流量图,回答:
曲线依次(顺流)表示不同时间四个地点的流量
(1)A图中洪峰降落的原因可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中,洪水以同样的高峰通过两个城市,说明:①近日,该河流域出现了___________天气;②两城市之间河流两岸的地形特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人类防止洪水灾害的水利工程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水体更新循环周期,两图所表示的是______水资源,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
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
1.C 2.B 3.C 4.B 5.C 6.D 7.A 8.C 9.B 10.C
11.B 夏季风的强弱,影响到锋面雨带的推移,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12.A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涝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的作用。

加强台风监
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13.D 14.B 15.C 16.C 17.D 18.A 19.B 20.A 21.B
22.A 23.D 24.B 城市与郊区相比,温度高,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
区,空气上升,增加成云致雨的机会;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速度减小,但单一的暖湿气流并不能产生降水。

25.C A、B选项虽能减轻水灾的危害,但不属于减少洪水频率的措施。

河流
渠化,改变河流的自然性,虽然能加快洪水的下泻,但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深远的。

二、综合演练与思维拓展(本题共3小题,共计50分)
26.飓风、台风、
(1)2005年8月29日19点(4分)2005年10月8日11点
50分(4分)
(2)画图略。

西北风(偏北风)(4分)
(3)D(4分)中国东南沿海(秦岭-淮河以南)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南美东
南沿海(4
分)南北纬250—350大陆东岸(6分)
27.(1)构造日本列岛属岛弧链,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震频繁
(2)沿海平原、工矿区和居民区沿海人口密集,工矿区及居民区建筑密集
(3)就地避震,躲在桌子、凳子下、床下面、卫生间等空间狭小的地方,—
旦房屋
倒塌,可保存体力,寻找水源,等待救援。

(言之有理亦可) 28.(1)①流水向冲积平原(或滞洪、蓄洪区)外溢②湖泊或水库等调节
(2)①大雨或暴雨②两岸陡峭的峡谷或两岸是高大的堤坝
(3)修水库,将多余的水暂时储存到水库中减低洪峰,建筑堤坝,约束洪水,
疏浚
河道,修建分洪区
(4)动态更新快,交替周期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