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安全性对比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安全性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在甲亢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的甲亢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3月-2023年月在本院接受甲巯咪唑治疗的甲亢患者(41)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TSH(2.82±0.19)mIU/L,高于对照组的(2.53±0.15)mIU/L,ALT(38.94±2.02)U/L、AST(40.10±2.86)U/L、GGT(39.68±2.85)U/L、FT3(10.30±1.04)pmol/L、FT4(5.31±0.20)p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48.27±2.53)U/L、(46.12±3.29)U/L、(47.12±3.62)U/L、
(15.67±3.12)pmol/L、(6.68±0.48)pmol/L;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
组的2.44%低于对照组的18.7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发生
甲亢时,相较于丙硫氧嘧啶,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对甲状腺功能的恢复较为有利,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对肝功能的损害较轻。
【关键词】甲亢;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安全性
甲亢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导致身体代谢亢进,使系统兴奋性增高,可出现心慌、手抖、脖子粗等症状。
在治疗甲亢过程中,常见的药物包括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其中甲巯咪唑属
于咪唑类抗甲状腺药物,能够对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产生抑制作用,阻止甲状腺
素的合成,从而控制症状。
丙硫氧嘧啶作为抗甲状腺药物同样能够抑制甲状腺内
的过氧化物酶系统,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1-2]。
但有学者提出,两者在用药
安全性方面产生较大的差异,对肝功能也会有不同的影响[3-4]。
鉴于此情况,本
文就以上两种药物治疗甲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纳入57例甲亢患者,其中16例的治疗药物为丙硫氧嘧啶,纳入对照组,
其余41例予以甲巯咪唑,纳入观察组。
对照组男6例(37.50%)、女10例
(62.50%);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2±3.25)岁;病程:1~7年,均值:(4.56±0.38)年。
观察组男15例(36.59%)、女26例(63.41%);年龄范围为21~60岁,平均(40.29±3.13)岁;病程:1~8年,均值:
(4.74±0.46)年。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Lomapharm GmbH;H20150035;50mg)治疗,初
始剂量300 mg/d,随后逐渐增加至400 mg/d,但控制在600mg/d以内。
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默克制药有限公司;H20205041;10mg)治疗,20~40mg/d;两组
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TSH:促甲状腺激素、FT3:三碘甲腺原
氨酸、FT4:四碘甲腺原氨酸]、肝功能指标[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GT:谷氨酰转肽酶];同时,记录两组的白细胞减少、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肝、肾功能
通过治疗后,两组的TSH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较高,ALT、AST、GGT、FT3、FT4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低,见表1。
表1 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n
时
间
肝功能指标(U/L)甲状腺功能指标
ALT AST GGT
TSH
(mIU/L)
FT3
(pmol/L)
FT4
(pmol/L)
对照
组1
6
治
疗
前
34.64±
1.12
37.61±
2.35
35.61±
2.34
0.21±
0.10
72.34±
5.61
23.34±
2.51
治
疗
后
48.27±
2.53
46.12±
3.29
47.12±
3.62
2.53±
0.15
15.67±
3.12
6.68±
.48
t值7.021 5.2359.6029.84510.0247.563 P值0.0180.0200.0110.0080.0130.015
观察
组4
1
治
疗
前
34.67±
1.15
37.66±
2.38
35.67±
2.31
0.23±
0.11
72.39±
5.56
23.45±
2.53
治
疗
后
38.94±
2.02
40.10±
2.86
39.68±
2.85
2.82±
0.19
10.30±
1.04
5.31±
.20
t值16.23515.20919.45813.23318.45715.120 P值0.0070.0100.0160.0130.0100.007
t治疗前
0.7450.8620.3210.6120.5940.533组间值
P治疗前
0.1360.2020.1480.2490.3120.264组间值
t治疗后
6.302 5.945 5.823
7.461
8.6078.645组间值
P治疗后
0.0360.0200.0250.0240.0160.027组间值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发生恶心1例(2.44%),对照组发生白细胞减少1例(6.25%)、皮
疹1例(6.25%)、恶心1例(6.2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4%、18.75%,
观察组显著较低(χ2值=4.692,P值=0.030<0.05)。
3.讨论
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可能与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环境因
素、遗传等有关,对患者机体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病程较长,如果治疗不及时
会长期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
在临床治疗中,常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对
甲亢患者进行治疗。
据统计,甲巯咪唑的利用率较高,服药后可快速被人体吸收,
对甲状腺起作用,参与甲状腺内碘化物氧化过程,帮助患者改善甲状腺功能[5-6]。
甲巯咪唑的血浆半衰期较长,大概在4至6小时内,对肝脏的损伤较丙硫氧嘧啶
小,毒性反应轻微,几乎不会引起明显的毒副反应。
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
组的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
低。
综上所述,将甲巯咪唑应用于甲亢患者的治疗中,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恢复作用较丙硫氧嘧啶好,并且可减轻对患者肝功能的损伤,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徐晨曦.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J]. 医学信息, 2022, 35(08):147-149.
[2]孙雪萍.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 2022, 20(09):38-41.
[3]林汉英.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甲亢的疗效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22, 29(07):82-85.
[4]裴薇,丁娇.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甲亢患者TSH、FT_4、FT_3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 16(04):220-222.
[5]熊小芹,罗光涛,石亚军.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对甲亢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 2022, 8(01):182-185.
[6]王丹. 甲巯咪唑片和丙硫氧嘧啶片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 16(01):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