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课件
18
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的机制
• ARDS肺部病理表现为不均一性和重力依赖性肺泡
和肺间质水肿。
• 临床研究发现 ARDS 患者在俯卧位时能减少 11%
的肺内分流,并能改善肺重力依赖区的通气血流 比例,使塌陷的肺泡复张,并且俯卧位通气对非 重力依赖区的分流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即使把患 者从俯卧位恢复到仰卧位后,其氧合仍能继续得 到改善。
1.氧疗
推荐意见2:氧疗是纠正ARDS患者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推荐级别:E级)
➢ 治疗目的是改善低氧血症,PaO2>60~80mmHg ➢ 根据低氧血症改善的程度和治疗反应调整氧疗方式,首先使用鼻导管,当需
要较高的吸氧浓度时,可采用可调节吸氧浓度的文丘里面罩或带贮氧袋的非 重吸式氧气面罩
➢ ARDS患者往往低氧血症严重,常规的氧疗常常难以奏效,机械通气是最主要
4
1974年Byran首先发现麻醉患者俯卧位可以
改善氧合状况。 1976年Piehl等首次报道了俯卧位通气在呼
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 此后多年间受到肺血流分布无论仰俯卧位
均受重力作用这一理论影响,众多学者致力 于其它通气方法的研究,对于俯卧位通气研 究甚少。
直到最近十多年来,对俯卧位时重力与肺 血流分布的关系重新认识,特别是在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症研究中,俯卧位通气才又受到 人们重视。
精选ppt课件
26
俯卧位通气临床操作
精选ppt课件
www.nejm.or2g7
精选ppt课件
28
精选ppt课件
29
精选ppt课件
30
精选ppt课件
3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ppt课件
32
精选ppt课件
24
风险及并发症
皮肤粘膜的压迫受损;眼球的压伤和水肿; 气管插管、动静脉管道和各种引流管的压迫、 扭曲、移位、脱出等。
精选ppt课件
25
操作注意事项
翻身时要多人一起进行,分别负责头、气 道及各种管道等。先将病人翻于一侧,再转 至俯卧位。胸部、腹部及骨盆应该用枕头撑 垫,以免颈部过度屈曲。有些患者头部需要 撑垫,以防气管插管扭曲。
吸入NO治疗;数小时内无明显反应,则进入步骤5 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个体化评价风险与获益 ECMO,入选者高压通气时间应<7天。
精选ppt课件
17
ARDS目前死亡率高,约40-60%。严重 ARDS,俯卧位通气可做为拯救性治疗方法。 但应注意到:并非所有病人俯卧位后都能改 善氧合。虽然俯卧位通气在多数ARDS 病人可 以改善氧合,但仍有部分病人实施俯卧位后氧 合不但不改善反而恶化,其原因和机制仍不清 楚,目前临床上也没有任何指标能预示实施俯 卧位的有效性,因而俯卧位改善氧合的机制有 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精选ppt课件
16
ARDS“六步法”机械通气策略
基础通气
步骤1 步骤2a 步骤2b 步骤3 步骤4 步骤5 步骤6
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Vt 6ml/kg
测量平台压,<30cmH2O进入步骤2a ;> 30cmH2O进 入步骤2b
实施肺复张和/或单独使用高PEEP 实施俯卧位通气
评价氧合、静态顺应性和无效腔通气,改善明显则继续 治疗;改善不明显,则进入步骤4。
的呼吸支持手段
精选ppt课件
11
ARDS治疗
2.无创机械通气
推荐意见3:预计病情能够短期缓解的早期ARDS患者可考虑应用无创机械通气 (推荐级别:C级)
➢ 当ARDS患者神志清楚、血流动力学稳定,并能够得到严密监测和随时可行气
管插管时,可以尝试NIV治疗
➢ 在治疗全身性感染引起的ARDS时,如果预计患者的病情能够在48~72h内缓解
俯卧位通气
精选ppt课件
1
概念
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PPV) 是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 使患者在俯卧位(prone position,PP) 进行机 械通气。
精选ppt课件
2
俯卧位通气
• 俯卧位通气
精选ppt课件
3
翻身床
精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6
弥漫性肺损伤 肺微循环障碍
基
本
肺泡毛细血管内皮损伤
病
通透性增加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 表面活性物质缺失
理
生
肺泡水肿
理
肺泡萎缩
改
变
透明膜形成,氧弥散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不张
呼吸窘迫
肺内分流 肺顺应性
难治性低氧血症
功能残气量
精选ppt课件
7
正常肺泡和血流
肺泡内充满液体
透明膜形成
肺小血管栓塞
,可以考虑应用NIV
推荐意见4: 合并免疫功能低下的ARDS患者早期可首先试用无创机械通气 (推荐级别:C级)
精选ppt课件
12
ARDS治疗
推荐意见5: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RDS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治疗反 应。神志不清、休克、气道自洁能力障碍的ARDS患者不宜应用无创机械通气( 推荐级别:C级)
精选ppt课件
22
最新研究表明,严重ARDS患者,行连续16 小时的俯卧位通气,后经过12-24小时的间隔, 再连续16小时的俯卧位通气,可显著降低28 天和90天的死亡率。
精选ppt课件
23
俯卧位通气禁忌症
脑水肿、颅内高压、急性出血、脊柱损伤、 多发创伤、锁骨骨折、面部骨折、近期腹 部手术、妊娠和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 患者,建议不要采用俯卧位通气(这类患者不 能耐受剧烈的体位改变)。由于对肥胖患者 实施俯卧位通气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只将肥 胖列为相对禁忌证。
⑥危及生命的低氧血症
精选ppt课件
13
ARDS治疗
3.有创机械通气
(1)机械通气的时机选择
推荐意见6:ARDS患者应积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推荐级别:E级) 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优点
1. 有效地改善低氧血症 2. 降低呼吸功 3. 缓解呼吸窘迫 4. 改善全身缺氧 5. 防止肺外器官功能损害
精选ppt课件
肺不张
精选ppt课件
8
直接因素(肺内ARDS)
肺或胸部挫伤
间接因素(肺外ARDS)
败血症,脓毒症
危
误吸
险
淹溺
因
严重肺部感染
素
吸入有毒气体
氧中毒
严重的非胸部创伤 休克 大量输血(输液) 重症胰腺炎 药物过量
脂肪栓塞
体外循环
肺移植再灌注损伤
DIC
精选ppt课件
9
ARDS柏林定义
起病
轻度
中度
重度
急性起病,一周内因已知病因导致的新发/恶化的呼吸综合征
• 应用时机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无论任何
种原因的肺水肿,合理使用PEEP仍不能将吸氧 浓度降至60%以下,即可以使用俯卧位通气;
• 另一种认为,在ARDS早期,即使没有严重的氧合
功能障碍,也可以使用俯卧位通气。当病理改 变进入显著纤维化时,即使再应用俯卧位,因可 恢复通气的肺组织所剩无几,不会明显改善氧 合。
精选ppt课件
21
俯卧位通气治疗持续时间
• 目前对俯卧位通气的持续时间仍无明确报
道,不同患者其治疗时间与效果之间存在差 异,这可能与患者每阶段病理变化的程度不 同有关。每日俯卧位的次数及其每次俯卧 位的时间尚无定论,多采取每日1次或每日2 次,每次持续的时间取决于患者对俯卧位通 气的反应和耐受程度以及氧合改善的效果。 判断治疗有效的唯一指标是PaO2。
• 俯卧位时局部膈肌运动改变及俯卧位更利于肺内分
泌物的引流,可能也是改善氧合的原因之一。
• 简而言之,俯卧位通气可增加功能残气
量;通气血流比值(V/Q)的改善和分流;改善 膈肌的运动;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及减少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
精选ppt课件
20
俯卧位通气适应证
• 俯卧位通气适用于氧合功能障碍的患者
精选ppt课件
15
ARDS治疗
(3)肺复张(RM)
推荐意见8:可采用肺复张手法促进ARDS患者塌陷肺泡复张,改善氧合 (推荐 级别:E级)
➢ 充分复张ARDS塌陷肺泡是纠正低氧血症和保证PEEP效应的重要手段 ➢ 为限制气道平台压而被迫采取的小潮气量通气往往不利于ARDS塌陷肺泡的膨
胀
➢ 肺外源性的ARDS对肺复张手法的反应优于肺内源性的ARDS ➢ ARDS病程也影响肺复张手法的效应,早期ARDS肺复张效果较好 ➢ 肺复张手法可能影响患者的循环状态
14
ARDS治疗
(2)肺保护性通气
推荐意见7: 对ARDS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时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气道平 台压不应超过30~35cmH2O (推荐级别:B级) 由于ARDS患者大量肺泡塌陷,肺容积明显减少,常规或大潮气量通气( 10~15ml/kg)易导致肺泡过度膨胀和气道平台压过高,加重肺及肺外器官的 损伤
低氧血症 水肿原因
使用PEEP≥5
使用PEEP≥5
PaO2/FiO2 201–300 PaO2/FiO2 ≤ 200
使用PEEP≥10 PaO2/FiO2 ≤ 100 with
不能完全用心衰或液体过负荷解释的呼吸衰竭
影像学改变 双肺斑片影
双肺斑片影
斑片影累及3/4肺区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选ppt课件
10
ARDS治疗
➢ NIV治疗1~2h后,低氧血症和全身情况得到改善,可继续应用NIV
➢ 若低氧血症不能改善或全身情况恶化,提示NIV治疗失败,应及时改为有
创通气
NIV禁忌症
①神志不清
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③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加而且气道自洁能力不足
④因脸部畸形、创伤或手术等不能佩戴鼻面罩
⑤上消化道出血、剧烈呕吐、肠梗阻和近期食管及上腹部手术
精选ppt课件
5
ARDS概念
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 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 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 水肿,导致的急性、进行性低氧性呼吸功 能不全或衰竭。
➢病理生理特征: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
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临床表现: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 ➢肺部影像学: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 同时在仰卧位时,背面肺组织受腹内压和心脏及
纵隔的压力,转换成俯卧位后就会较少从前胸壁 到背部的压力梯度,精选改ppt变课件局部区域的跨肺压(跨19
肺压=肺泡压-胸膜腔内压),继而会改变肺重力
依赖区和非重力依赖区的气流分布,使气流在肺内 的分布更均匀。俯卧时减轻心脏对肺压迫仰卧时肺 尤其左肺直接受心脏压迫,俯卧时心脏对肺压迫减 轻,仰卧时左肺受压(42士8)%,右肺受压(16士 4)%,俯卧时左肺受压≤l%,右肺受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