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杭州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模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杭州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一些幼儿园抢先实行“小学化”教育,更有甚者推出“幼升小”培优班,这种“小学化”的幼儿教育,违背了儿童的成长规律,会引起孩子厌学情绪,无异于揠苗助长。
B.书法与国学有着诸多的联系,但不能够直接画上等号。
书法是艺术,国学是学问。
书法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学则是用国学方法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
C.制作方当然也想制作出既有口碑又有金杯的节目,只是原创能力不强和底线意识不够,导致制作者采取了简单的方式,通过低俗、欲望和单纯感官刺激来赚取点击量。
D.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或以上)。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
A.《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B.《骆驼祥子》中先后发生的几个故事决定了祥子悲剧的一生:被军阀大兵抢车、被孙侦探敲诈、为安葬虎妞而卖车以及小福子的自杀。
C.《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鲜活,令人捧腹。
与他有关的情节有:高老庄娶亲、义激美猴王、大战二郎神、四圣试禅心等。
D.在《父亲的病》中,作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
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在较长一段稔熟地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
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
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
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奢华/浮华)的意思在里
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
....。
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位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瞧)热闹了。
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
唤起人的瑕想
..。
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显得有些孱.弱似的。
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风起云涌/叱咤风云)的气势。
但是,
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
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蔓
..开来。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稔.熟(niǎn)不速之客B.炸.锅(zhà)大相径庭
C.孱.弱(cán)瑕想D.不落.(là)弥蔓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奢华凑风起云涌
B.奢华瞧叱咤风云
C.浮华瞧风起云涌
D.浮华凑叱咤风云
4.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主体、结语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B.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常用“汗青”“桑梓”“婵娟”“襁褓”来指代史书、家乡、月亮和不满周岁的婴孩。
C.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D.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
如“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5.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正确
..的一项是()
A.倔强(jué)脸颊(jiá)徘徊(huái)花团锦簇(chù)
B.蝉蜕(tuì)讪笑(chán)哺育(bǔ)锋芒毕露(lòu)
C.拂晓(fú)绥靖(suí)阻遏(è)锐不可当(dāng)
D.诘责(jié)不逊(xùn)黝黑(yǒu)长吁短叹(yū)
6.(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古代的漫画
马南邨
在中国绘画史的研究中,有的人认为以讽刺为目的的漫画只是近代才有的,而且是从西洋传入中国;至于中国古代的画家,则根本不知漫画为何物,便没有什么漫画作品之可言。
这种议论当然大有商榷余地。
到底中国古代有没有漫画呢?回答不但是完全肯定的,并且还应该承认中国的漫画有它自己的传统特色。
《孔子家语》载:“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牖,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
”这就是说,古代的人已经懂得绘画为武器,揭露恶人恶事,表扬善人善事。
因此,以善恶对比为题材的绘画,就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漫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般地说来,历来的画家们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不但不可能进行分析和批判,而且毕竟还不敢大胆地揭露它的弊
病。
于是有一些画家就选择了特别含蓄的表现形式,以表达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满的情绪。
这种例子到了清代,可以举出的就更多。
龚半千是清代画派中所谓金陵八家之首,他的作品也有一些可以算做漫画的。
比如,他为了讽刺当时社会上贫富极大悬殊的现象,画了一幅财神图,画面表现了一个穿红袍的财神,脚踏着两个元宝走路。
从这幅画上,人们一望而知,作者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为富不仁者流,寸步不离钱财,同时,他又为自己的穷朋友们鸣不平,因为他们贫无立锥之地,简直寸步难行。
最突出的漫画,还应该说到所谓扬州八怪的作品。
在这里,就举罗两峰的作品为例吧。
他本是地地道道的扬州人,在这里举出他来做扬州八怪的代表倒也适当。
他生平最爱画鬼,并且以画鬼而成名。
人们都知道他的成名之作乃是《鬼趣图》,这可以说是古代漫画的典型了。
罗两峰画的《鬼趣图》不少,而且每一个图都包含了好几个段落,各个段落的画面,或相连,或不相连。
随便打开一卷《鬼趣图》就可以看见许多令人发笑的漫画。
例如,他画了两个大头鬼。
一个不但大脑袋,还加上大手大脚,头发直竖,每走一步都比跑步还吃力;另一个头重脚轻,两腮特大,看来食欲很强烈,可是他的身子却太小,行动更困难,只能徒唤奈何。
如果看了作者的题诗,我们就更清楚地知道他对鬼的讽刺,实际上却是对人的讽刺。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上,画家如果直接用漫画去讽刺那班活人,一定要惹祸;如果只是讽刺一些死鬼,就不至于有什么危险了。
也许正是经过了这些实际的考虑之后,画家终于选择了以鬼为讽刺对象的这种漫画手法。
由此可见,漫画决不只是近代才有的,也不是都从西洋传来的。
我国古代也有漫画,它具有与西洋的漫画颇不相同的特点,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漫画传统。
希望我们的漫画家和研究画史的人,更多注意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漫画的传统,使它能够在今天完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我们的人民的漫画艺术创作而发挥它的作用。
(选自马南邨《燕山夜话》,北京出版社,1979年版,有删改)
(材料二)
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漫画”的画种与“漫画”之词的,这是错误的。
漫画,它是一种绘画的品种,是绘画者表达志与情的一种形式,囿于特殊的环境,不可直接言之,就有了画作中元素的比喻义、象征义,极具有社会性,古代亦有“漫画”这种画种。
漫画一词,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晁说之的《景迂生集》中,就有关于“漫画”的诗:“漫画复漫画,河尾沙软喙一尺,天生刚啄不解秃,倦鱼薄浅幸有得。
谋拙力百费,何处有金翅。
饥肠倚暮烟,惭愧信天缘。
”诗中“漫画”的意思是描绘的一种名为漫画的水鸟。
“漫画”最初的含义是一种鸟类名称,而不是指某一画种。
由此可见,“漫画”的画种与“漫画”之词一定在中国古代就有。
(选自《美术观察》,2019年第2期,有删改)
(材料三)
漫画:天高任鸟飞
(注)选自《护生画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漫画《天空任鸟飞》为丰子恺一九四六年五月所作,其时,丰子恺因躲避战乱迁居至重庆城中,等待着还乡的归舟。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表达了____________的观点。
2.材料二是如何得出“‘漫画’的画种与‘漫画’之词一定在中国古代就有”这一结论的?
3.利用材料一、材料二中关于漫画的知识,为材料三中的漫画写几句赏析性的文字。
7.按要求填空。
①__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
(贺敬之《回延安》)
②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
(《木兰诗》)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崔颗《黄鹤楼》)
④____________,猿鸟乱鸣。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⑤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写山村秀丽风光,写景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⑦秋瑾在《满江红》中,引用《史记·项羽本纪》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一部分,运用古诗词可提高文化修养。
当看到下雪的时候,你可以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而不是只会说:下雪啦,下大雪啦!当看见大漠戈壁的时候,你可以说“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而不是只会说:哎呀,这里全都是沙子!当看到颜值高的年轻女性时,你可以说“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而不是只会说:你好漂亮!
⑨写出连续两句含有“绿”字的古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吴承恩章回体小说
B.《朝花夕拾》鲁迅回忆性散文集
C.《简·爱》夏洛蒂·勃朗特传记文学
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科幻小说《水浒传》中的鲁智深(鲁达)是极具侠义精神的好汉,请仿照示例,
再选择一个能体现他的侠义精神的经典情节,并简要分析。
示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同情关心被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三拳打死郑屠。
他扶危济困,为民除害,嫉恶如仇。
二、阅读
9.阅读古诗《观沧海》,完成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所描绘的大海吞吐宇宙的景象,正是体现了诗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诗句“洪波涌起”中的“涌”字用的精妙之处。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
今余僦①居他氏,已二十二载,梦中犹在故居。
旧役小傒②,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
夙习未除,故态难脱,而今而后,余但向蝶庵岑寂③,蘧榻纡徐④,惟吾梦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犹端然未动也。
儿曹诘问,偶为言之,总是梦中说梦,非魇即呓也。
因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
余犹山人,归自海上,盛称海错⑤之美,乡人竞来共舐其眼。
嗟嗟!金虀瑶柱⑥,过舌即空,则舐眼亦何救其馋哉?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序》
(注释)①僦(jiù)居:租屋居住。
②傒:同“奚”,仆役。
③岑寂:冷清、寂寞。
④蘧qú榻纡徐:用苇或竹
编成的粗席。
纤徐,从容缓慢。
⑤海错:海产种类繁多,通称为海错。
⑥金虀瑶柱:食品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
(2)余拏.一小舟______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
(4)故.态难脱______
(5)归自.海上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一派西湖景色,犹端然未动也。
3.(甲)文画线句子用______的写作手法,刻画了______美景。
4.结合两段选文,简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1.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未来,新闻写作机器人将会被普遍运用。
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需要媒体从纷繁的大数据中挖掘报道,这将使新闻写作机器人的优势得以突显。
新闻写作机器人还可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能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处理那些重大而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新闻写作机器人也更为迅捷、精准,通过实时数据检测、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就能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
材料二:在AI(人工智能)席卷各大行业的浪潮下,写作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曾一度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孤岛。
然而,这座孤岛也被AI浪潮“侵门踏户
....”了。
但是,使用AI技术进行新闻写作也有它的局限性。
要让AI学会写作,必须要锁定某个特定应用目标,进行大量资料搜集和模型训练;训练范围拉得越大,则训练的成效与精确度往往会越差。
目前AI技术只能在风格类似、词汇量使用范围较小的领域完成文本生成。
此外,如要创作那些富于创造力和思辨能力的文章,AI 就无能为力了。
材料三:受技术的限制,当下的“人工智能+写作”整体还比较初级,一方面需要人力的参与;另一方面,机器人在自然语言的处理、理解方面都还存在着障碍。
机器人只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学会了某些词汇和语法,而对写出来的内容其实并不真正理解。
举例来说,就像 2013 年上映的人工智能科幻电影《Her》一样,当女主角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她只是发出了音节,却完全理解不了背后的情感。
人类丰富、细腻的情感,是冰冷的机器无法体会的。
这也是 AI 技术将要面临的挑战。
材料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写作机器人可以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进而影响用户的阅读习惯。
B.如果不能进行大量资料搜集和模型训练,机器人则无法完成写作。
C.当前“人工智能+写作”的一大局限,就是只能应用于特定领域。
D.材料四中的“奇点”可以理解为人工智能与人类智力发展相当的一个点。
2.与传统记者相比,新闻写作机器人有哪些优势?请就相关材料进行概括。
3.请赏析“然而,这座孤岛也被AI浪潮‘侵门踏户
....’了”中加点词的妙处。
4.材料四设想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但在新闻写作领域这个设想未必能成为现实。
请结合相关材料,简述其理由。
12.文学类作品阅读。
海的梦
关露小时候,我生长在有山的地方。
成年看见黄色的土山,覆着灰沙的路。
我没见过海。
有一次我听见了海的故事,听说海的离奇。
海会呼啸,海岸连天,海水是蓝的,波浪是白的,从那时起,我对海就发生了慕恋,我想看海,想听海的呼啸,看海岸连天。
因为不曾见过海,就把海想象的更离奇。
我想海啸像音乐,像小学里唱的那支校歌。
当海在唱歌时,风就给它打拍子,船行的响声,海燕的叫声,许多声音都合在一起,这样就成了一个乐队。
我只见过黄河,河的水是黄的。
我没有见过蓝色的水,我没有见过白色的波浪,黄河里的浪也像黄河的水一样,看上去是一片尖而细微的黄土垄。
海连着天又是什么样呢?我想了好几天,但都不得要领。
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坐了一只小船,那只船像风筝一样,漂漂荡荡,在不知不觉中就把我漂到海中间去了。
于是我就过起海的生活来,我看见了和天连在一起的海岸。
忽然之间,天黑了,起了一阵大风浪,我的风筝船在海面上翻呀翻的,我就醒了。
醒来之后,我发觉自己睡在床上,白色的夏布帐子四面连接着,就像梦里不见边的大海。
梦想了多少年的海,我终于看见了。
有一年夏天,我乘船到广州去。
在上船之前,我想:“我要看见真的海面了!”行到海中间,果然,我看见了蓝色的海水和白色的海波,遥远而模糊的海岸,还听见风起时,像音乐一样的海的呼啸。
在夜里,看见月亮从海边上升起,升到海
面的天空上,一个神仙的世界!我想,海的世界是比任何世界都要美和幸福多了。
这时,风浪大起来,船波动起来,不惯于航海的人都头晕起来,慢慢地,都躺到舱里去了。
在船上过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了,从窗子里看出去,海面上闪着亮光,泛出金子的颜色。
想走出去,呼吸早上的风,得一点海的气息,但头是沉重的,像一座冰山,身体却是轻的,像一个风筝一样。
(A)把冰山搁在风筝上,风筝就会立刻倒下来。
站起来,还没有走到外窗去,一样也不曾看见,就仍然睡下了。
我是一个人去旅行的,但是在船上结识了几个同伴,他们是一家子,除开一个老人,都是不曾见过海的,但都梦想着海,和我一样。
他们也跟我一样,在船航行以后就站到甲板上,去倾聆海的故事,也跟我一样,以为海是美的,人一到海上,就可以欣赏它的美景和享受幸福。
但海还有一种威胁,就是海浪的威胁,由于海浪的威胁,他们也躺下来,静静地,不能行走,也不能进餐,像一个害病的人一样。
第三天,一个可爱而晴朗的日子。
天空没有云彩,风是微和的,船身不很震荡,我们又起来了,我又到甲板上去,又看见了那一群同伴。
老人问我,他是他那一家中顶老的一个。
“你怕晕船么?”“我怕”我说。
“你觉得怎么样?”“我觉得很痛苦!像害了病一样。
”我说“那么你希望什么?”“我希望早一点到。
”我说。
“但海景多好看呀!你不是说,没见过海景,现在要来欣赏么?”同伴说。
“本来是这样想的,但是现在不想了。
我想安安静静坐在家里,不看海景,但也不受罪。
”我的同伴没有说话,大家都沉默了。
“你觉得怎么样呢?”我反问那个人,那个年老的。
“你也害怕晕船么?”“也怕过,”他说,“但现在不怕了。
”“为什么呢?”我问他。
“许多怕过的事我现在都不怕了。
经验多了,惯了!”“你也喜欢海吗?”“喜欢过,但是现在不喜欢了!”“为什么呢?”我问他“看惯了,平凡了!”他微笑着。
“那么你厌倦海吗?”我问。
“也不!”“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在海面上找我需要的东西,海水,和浪以外的东西!”“除开波浪和海水,海上有想的东西吗?”“有,我的生活。
每一次航海,我都可以找到不相同的生活,这是我需要的。
”天黑了,狂风又怒吼起来。
我的头又像小山,身体又像风筝一样。
但我不怕了,这是我的生活,也像我欣赏蓝色的海水和金色的海波一样生活。
海的梦
曾卓
我曾经有过海的梦
——当我幼小时
在朝霞的光华中
坐在故乡的小溪旁
我折一支纸船丢进小溪
看它远远地流走。
梦想着
我将当一名勇敢的水手
去征服很大很大的海洋
我长大了,告别家乡
去寻找梦中的海
我一面艰难地跋涉
一面欢乐地歌唱
我有时在阳光下
有时在风雪中
我有时穿越沙漠
有时攀登高岗我跌倒过,而歌声
从未折断
我曾经失去一切,只留下了
永远闪耀着的希望
只是,渐渐的
海在我的梦中淡漠了
它在哪儿呢?
遥远而又渺茫……
有一天,我有些劳累了
在夕阳的晚照中
坐在山坡上
遥望走过来的道路:
看啦,波涛起伏,激流汹涌
如此壮阔,如此美丽
呵,原来那正是我梦中的海
原来我一直就飘航在梦中的海上
1.梳理散文《海的梦》中“我”的情感脉络,用文中词语填空。
2.从语言陌生化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把冰山搁在风筝上,风筝就会立刻倒下来。
我跌倒过,而歌声/从未折断
小贴士:陌生化,是指文学创作中,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采取的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
“陌生化”往往在内容
...
与形式上违反常情、常理、常事,打破形式逻辑却又合乎情感逻辑.............................。
3.结合两篇《海的梦》,从以下意象中选择一组,谈谈你的理解。
A.海与波浪(波涛) B.海与风(风雪)
4.散文《海的梦》中的老人说:“每一次航海,我都可以找到不相同的生活。
这是我需要的。
”请联系诗歌《海的梦》,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城市绿道应不断延伸
①如今,若在上海、武汉街头停下脚,当地人或许会告诉你:他们引以为傲的地标,除了上海中心、黄鹤楼,还有黄浦江两岸45公里贯通的绿道,还有东湖边的绿道。
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点赞它们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典范之作”。
②城市绿道的延伸,多少埋藏着人们对田园城市的寄望。
从现代化的进程看,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大趋势,但紧接的问题是: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一种最自然不过的情感,抒发的是存于每个人心底的生活理想。
南朝史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曾感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两年多前,富阳江滨大道开通,这条“最美绿道”因“望尽富春山水”引许多人徜徉其中。
绿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
③城市绿道的延伸,不仅是种草植树,更是用绿色发展的理念铺路,从而引领田园城市的规划。
杭州,田园城市的典范。
多少年来,杭州人一直感念白居易、苏轼两位太守,庆幸他们“前人栽树”,留下“”。
可喜的是,后人并没止于乘凉,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这里发扬,丹青妙手,点染了多少绿水青山。
杭州现已建成各类绿道几千公里,形成了“绿芯”、“绿带”、“绿脉”、“绿点”等层次分明的田园城市格局。
④城市绿道的延伸,让慢行、奔跑、骑车等低碳生活方式重回都市生活,田园城市建设带给人们满满的幸福感。
然而,有些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为追逐经济利益,毁木坏林现象比比皆是,城市绿道大量萎缩。
民有所呼,党有所应。
“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国策。
⑤城市绿道不仅仅是一条路,它也对接了现代城市人的“心路”,让田园诗意可望可即;它也是城市规划的“思路”,思路一变天地更宽;当然也预示着整个国家的“出路”,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绿色发展
没有休止符
...,这样的城市绿道,不妨长一些,再长一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第⑤段加点词“休止符”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第③段空白处应填入的诗句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
B.竹外桃花三两枝
C.绿杨阴里白沙堤
D.何妨吟啸且徐行
3.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引山水入城是为了让居民望见山看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