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馏分FCC汽油改质芳构化催化剂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馏分FCC汽油改质芳构化催化剂研究本文研究了烯烃在纳米HZSM-5上的反应过程,考察了分子筛物化性质、钾改性、水热处理条件和金属改性对烯烃反应过程的影响,研究了烯烃和硫化物共存时的反应过程及相互影响,开发了以ZnLaP改性纳米HZSM-5的芳构化催化剂和先芳构后脱硫的全馏分FCC汽油改质工艺,得到了如下结论:与微米HZSM-5相比,纳米HZSM-5表现出更高的芳构化活性和反应稳定性。
反应温度影响烯烃反应的类型和产物分布。
高温有利于芳烃的生成和产品辛烷值的提高,但同时会导致芳烃组成中苯含量上升和产品液收下降。
反应压力对正辛烯芳构化和芳烃组成影响不大。
氢气在芳构化过程中起到了消炭作用。
正辛烯首先发生分子内的双键和骨架异构,再裂解生成C3-C5的小分子烯烃中间体,中间体发生聚合、环化和氢转移生成芳烃和烷烃。
正辛烯芳构化需要酸强度Ho<+2.27的酸中心的参与才能发生。
结焦反应会优先发生在Ho<-3.0的酸中心上。
酸中心数量影响烯烃中间体的分布,从而影响产物中芳烃的组成。
水热处理能有效脱除HZSM-5骨架铝,降低分子筛酸量。
强酸中心和弱酸中心的下降在抑制结焦方面能起到协同作用。
纳米HZSM-5经过锌改性后,总酸量和B酸中心下降,L酸中心增加。
适当的L酸和B酸分布可以提高催化剂的芳构化活性。
纳米HZSM-5上硫化物的脱除能力不同。
烯烃可吸附在催化剂活性位上,对硫化物的脱除有抑制作用。
一定浓度的硫化物不会对芳构化和异构化活性造成明显影响。
纳米HZSM-5经过500℃水热处理和ZnLaP改性后,总酸量为
0.49mmol/g,Ho<+2.27的酸量为0.07mmol/g,L/B值为2.3。
镧的加入提高了芳构化活性中心锌物种的分散度,增强锌物种和载体的相互作用,增加了
[Zn(OH)]+物种含量,改善了催化剂的芳构化活性。
磷的添加提高了锌物种在催化剂内表面的浓度,改善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镧磷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了[Zn(OH)]+物种含量,延缓了锌物种的流失,提高了催化剂芳构化活性和稳定性。
通过先芳构后脱硫工艺采用ZnLaP/HZSM-5催化剂对全馏分FCC汽油改质,产品中芳烃含量由原料的15.2%上升至19.3%,烯烃由40.1%下降至27.2%,异构烷烃含量从35.4%上升至38.4%,硫含量则由产品的190ppm下降至47ppm。
产品的辛烷值为90.4,相比原料RON损失为0.3个单位。
原料干点为187℃,产品干点上升至197℃。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先芳构后脱硫的改质工艺,可以生产满足国IV标准的清洁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