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大班安全主题教案范文:我们身边的小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师大班安全主题教案范文:我们身边的小物
品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们身边常见的小物品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2.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身边的安全问题。
二、教学重点
1.认识身边的小物品及其潜在的安全隐患。
2.学会正确使用和存放小物品。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安全隐患的概念。
2.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各种小物品(如:剪刀、铅笔、橡皮、尺子等)。
2.环境准备:安全、整洁的教室。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1.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户外活动,如捉迷藏、丢手绢等,让学生放松身心。
2.回到教室,引导学生分享活动中的趣事。
(二)主题活动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小物品,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小物品吗?它们有什么用途?
3.教师展示一些小物品的安全隐患案例,如:
(1)剪刀:如果不小心,可能会剪伤手指。
(2)铅笔:如果不小心,可能会戳伤眼睛。
(3)橡皮:如果不小心,可能会塞进鼻孔或耳朵。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避免这些安全隐患。
(1)剪刀:使用时要注意剪刀的尖端,避免剪伤手指。
使用完毕后,要将剪刀放在指定的位置。
(2)铅笔:使用时要注意铅笔的尖端,避免戳伤眼睛。
使用完毕后,要将铅笔放在指定的位置。
(3)橡皮:使用时要注意不要将橡皮塞进鼻孔或耳朵。
使用完毕后,要将橡皮放在指定的位置。
6.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和存放小物品,学生跟随模仿。
(三)实践活动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安全小卫士”活动,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2.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改进措施,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
1.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并在下一次课堂上分享成果。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让学生认识到了身边小物品的安全隐患,学会了正确使用和存放小物品。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关爱他人,关注身边的安全问题。
3.课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成长。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剪刀的尖端是很锋利的,如果不小心,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学生A:可能会剪到手。
教师:非常正确!所以我们在使用剪刀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还有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B:铅笔尖可能会戳到眼睛。
教师:很好,铅笔也是我们需要小心使用的物品。
大家再想想,还有哪些小物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教师: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和存放这些小物品呢?
学生C:剪刀用完后应该收起来,放到柜子里。
教师:很好,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剪刀伤到人,还可以保持教室的整洁。
那铅笔和橡皮呢?
学生D:铅笔和橡皮用完后也应该收起来,放到铅笔盒里。
教学难点: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安全隐患吗?
学生E:就是可能会让我们受伤的东西。
教师:对,安全隐患就是那些可能导致我们受伤或者发生危险的物品和情况。
我们要学会识别它们,并采取措施来避免。
教师:为什么我们需要有安全意识呢?
学生F:因为有安全意识,我们才能预防危险。
教师:非常正确!而且当我们遇到危险时,我们需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就是自我保护能力。
比如,如果我们看到有人拿着剪刀玩耍,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G:我们应该告诉他不要那样玩,很危险。
教学过程补充:
(二)主题活动
教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认为应该如何避免小物品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
(小组讨论后)
教师:好,第一小组,你们有什么建议?
学生H:我们小组认为,使用剪刀的时候应该有老师在旁边监督,用完之后要立刻放回剪刀盒里。
教师:很棒的建议!第二小组呢?
学生I:我们小组认为,使用铅笔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挥舞,用完
之后要放进铅笔盒,不要随便乱放。
教师:现在我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正确使用和存放剪刀。
我们要握住剪刀的把手,不要让尖端对着自己或别人。
用完之后,要把它放在这个剪刀盒里,这样就不会有人不小心碰到它了。
大家跟着我做一遍。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
教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J:我们学会了如何安全地使用小物品。
教师:非常好!安全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还要关心身边的同学。
下次如果我们看到有人不安全地使用小物品,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K:我们应该提醒他,告诉他那样做很危险。
通过这样的对话和互动,教案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应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和参与。
2.对于安全意识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成为“安全小”,帮助其他同学提高安全意识。
3.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使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和实物演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安全隐患。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
法和节奏,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5.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和鼓励。
6.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安全隐患就在身边,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7.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除了讲解、示范,还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8.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安全状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成长。
9.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避免因安全问题给学生带来恐惧和焦虑。
10.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讨论和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