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一生物6月基础知识竞赛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基础知识竞赛生物试卷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的是()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②变形虫细胞③大肠杆菌细胞④蛙的红细胞⑤人的造血干细胞
A.③⑥B.③④C.①⑤D.②④
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无论什么生物,在细胞周期中,都是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B.分化后的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
C.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D.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4、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
5、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6、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D.性状表现相同的生物,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
7、正常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称味者(T)为显性,有人对苯硫脲没有味觉,称味盲(t)人的正常(A)对白化病(a)为显性。

有一对味者夫妇生了一个味盲白化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 ) A.TTAa x TTAa B.TtAa x TTAa C.TtAa x TtAa D.TtAA x TtAa
8、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

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肌细胞⑥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⑥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9、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M、N、P分别代表16、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10、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
11、设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内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为Aa、Bb、Cc,该雄性动物两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8个精子中,已知其中的两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bC、ABC,则另外6个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某某不可能有的是( )
①ABC ②aBC ③abc ④Abc ⑤abC ⑥AbC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2、在下列关于血友病基因遗传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 )
A.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儿子
B.患血友病的父亲把基因传给儿子
C.患血友病的父亲把基因传给女儿
D.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女儿
13、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14、基因A、B、C控制三种酶的产生,可将一原本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色色素,即:无色物质→X 物质→Y物质→黑色色素,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亲代杂交,出现黑色子代概率为( )
A.1/64 B.3/64 C.27/64 D.9/64
15、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机率分别是( )
A.1/2,1/8 B.3/4,1/4C.1/4,1/4 D.1/4,1/8
16、如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DNA数目关系变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②
B.甲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
C.图丙中与乙图BC段对应的只有②
D.图丙中引起②→③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
17、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18、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 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19、“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标记H2O和C02有力地证明了C0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02探明了C0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0、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另一条链中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24%,22%
B.22%,28%
C.26%,24%
D.23%,27%
21、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⑤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①
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D.亲代的DNA应为⑤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形成新的DNA双链
B、基因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
C、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
23、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④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代含15N的DN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
24、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C.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D.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
25、大肠杆菌某生命活动中具有下列图示的碱基配对行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图中共有5种碱基③表示DNA转录过程④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⑤图
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⑥若X链中的碱基改变,则密码子一定改变⑦若Y链中的碱基改变,
则氨基酸一定改变
A.③④⑤⑦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⑦ D.①③⑤⑥
26、胰腺癌死亡率高达90%,曾夺走了乔布斯的生命。

近来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含量较多
的特殊物质,一种名为HSATII的非编码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这一特殊RNA可以作为胰
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与mRNA彻底水解后,均可得到5种终产物
B.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RNA,其翻译成的蛋白质中一般含20种氨基酸
C.mRNA、tRNA、rRNA都是由DNA转录而来的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此种特殊的RNA自由进出
27、一个转运RNA一端的碱基序列是CUG,则它搬运的氨基酸所对应的DNA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是A.CTG B.GCU C.GAC D.CAG
28、某二倍体植物细胞的2号染色体上有M基因和R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三个氨基酸的
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M在该二倍体植物细胞中的数目最多时可有两个
B.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a、b链的分开而分离
C.基因M和基因R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
D.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AUC
29、如图为某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调控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不能表示蓝藻基因的表达过程
B.RNA聚合酶与mRNA结合启动过程①
C.过程②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过程②短时间内能合成较多的肽链
30、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或局部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类胡萝卜素大 B.③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组成②的单体之一
C.①~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D.含有①的提取液就能通过光反应产生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0分)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①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②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以及受细胞核控制能力的限制。

(2)直接参与a、b过程的无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⑤与⑥的遗传信息相同,但蛋白质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细胞自动死亡的过程,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一些化学物质能引起细胞癌变。

据报道,某饮料中含有致癌的添加剂,为检测该饮料能否引起细胞癌变,有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年龄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A、B 两组,每组雌雄各5只;
第二步:A组每天提供普通饲料和一定量的某饮料,B组每天提供________________,将两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分别解剖观察小鼠的重要器官并记录影响情况,若要进一步确定组织肿块是否为癌细胞,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②上述步骤二主要遵循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____原则,实验中的“普通饲料”属于_________________变量。

③光学显微镜下判断细胞发生癌变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2、(12分)小鼠由于其繁殖力强、性状多样而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

下面是不同鼠种的毛色及尾长性状遗传研究的几种情况,在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有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

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

则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让上述F1代中的黄色长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黄色长尾鼠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青色。

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

已知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3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基因b 的表达)。

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

分析可知:黄色鼠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种;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1︰6,则这两只青色鼠中一只能确定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让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个体表现型比为黄色︰青色︰灰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褐色和黑色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褐色和黑色的显隐性关系,采取的方法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0分)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3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细胞中,“能量通货”ATP产生的场所有。

肺炎球菌细胞的结构与图1细胞相比,在细胞核方面应没有核仁、染色质及,在其细胞质中应只有一种细胞器。

(以上均填标号)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细胞的名称是。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细胞所处的时期。

(3)若图1示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

(4)图3中a~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Ⅲ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

34、(8分)有两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它们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

一种先天代谢病称为黑尿病(A,a),病人的尿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黑。

另一种因缺少珐琅质而牙齿为棕色(B,b)。

如图为一家族遗传图谱。

(1)棕色牙齿病的遗传方式是。

(2)写出7号个体可能的基因型:______ _;13号个体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3)科学家研究发现:正常人比黑尿病患者体内多了一种含量极少的物质,使得尿黑酸能被分解成其它物质。

由此可见,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方式之一是通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B
2. D
3.B
4.A
5.B
6.D
7.C
8.D
9.D 10.B
11.D 12.B 13.C 14.C 15.A 16.D 17.C 18. A 19.C 20.A
21.A 22.D 23.B 24.D 25.B 26. C 27. A 28.D 29.B 30.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每空1分,10分)
(1)无细胞壁受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相对表面积)的限制
(2)核糖体、中心体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基因(或遗传物质) 一定的流动性
(4)①等量的普通饲料和水
②单一变量(或等量) 无关
③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或大量细胞处于分裂状态)
32、 (每空2分,12分)
(1)YyDd 2/3 (2)3 AaBB 2:9:3(3)将多只褐色鼠和黑色鼠分开圈养,能发生性
...
状分离
...的即为显性,另一方则为隐性
33、(每空1分,10分)(1)④和⑤⑧②
word
(2)C和D 次级精母细胞 D
(3)C
(4)b B 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34、(每空2分,共8分)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AAX B X b或AaX B X b 0
(3)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