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皮松的育苗及病虫害防冶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白皮松的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植树造林工程的具体需要,探究了我国特有树种白皮松的容器育苗技术步骤以及病虫害防治相关要点,以期为白皮松育苗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推进我国城市园林造林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白皮松;容器育苗;病虫害防治;造林技术
引言: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又名白骨松、虎皮松、蟠龙松等,是中国特有珍稀树种之一,其树形优美、树皮斑驳独特,对城市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抗性较强,是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常用的优良绿化树种。

本文将从容器育苗和病虫害防治两方面入手,探讨白皮松苗木培育技术。

一、白皮松容器育苗
目前,白皮松育苗技术大致可分为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两类。

白皮松具有发芽率、成苗率及保苗率低、培育周期长、生长缓慢的特点,与大田育苗相比,容器育苗可有效提高育苗及移栽存活率,预防腐烂病、猝倒病等苗木常见病,从而提高育苗效率,改善育林作业效果。

具体措施步骤将在以下章节详述。

(一)采种及树种处理
采种母树应选用树龄在20至60年间、生长良好树形好、无病虫害的树木。

一般情况下最佳采摘期为9月和10月、待果球呈浅黄褐色时采摘,采摘后进行干燥处理,收集种子并于室内干燥处贮存。

在土壤封冻之前应进行浸种消毒沙藏工作,选用干燥背阳的地块,按当地条件和待处理种子实际数量挖坑,以将温度控制在0-5℃左右,一般坑深1m左右,长宽各约0.6m。

消毒时配制质量浓度为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并浸种2h左右,随后将种子洗净晾晒。

在坑底铺约20cm湿度60%左右的湿沙,随后在其上铺2-3cm的树种,再铺20cm湿沙,以此类推直到填至距离地面20cm处,用湿沙填平,并在坑周围做好防护工作防止破坏[1]。

(二)选地及作床
育苗地应选在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的地域、切忌选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地区。

白皮松容器育苗一般采用低床,根据容器袋的规格确定其宽度与深
度,一般宽度可为80cm,长度依具体地形而定,一般长10m预留步道40cm。

(三)配制基质、装袋处理
选用长宽约15cm的营养钵以及相同长宽、厚度约0.01mm的薄膜袋作为育苗容器。

配制基质选用标准基本与选地时土壤标准相同,采用透水透气、土质疏松、无病虫害,前作非猝倒病易感植物的腐殖质土或沙壤土;在配制基质时应同时进行施肥、防虫及消毒工作,具体操作分别为每立方米施用1kg尿素或者2kg磷酸二铵肥料、每立方米使用300g辛拌磷防虫、以及配制质量浓度0.5%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消毒。

所有工序全部完成、堆放约10日后装袋。

装袋时应以苗床为准并预留步道,保持容器直立装入,将基质挤紧压实;为灌溉方便,装袋基质表面应稍低于容器边缘。

(四)催芽及播种
树种消毒沙藏后一般即可起到一定催芽作用,独立的催芽操作应在背风向阳温度适宜处进行,将树种平铺,覆盖棚膜,勤于翻动并喷洒适量温水,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高温时段应揭掉棚膜,每隔30min-1h翻动一次,避免温度过高。

催芽工作持续约10日左右,待有40%到50%的树种裂开露白后,即可准备播种。

播种时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般为4月上旬至中旬,可适时早播。

在播种2-3天前灌足水分,每个容器应播撒2-3枚种子,在其上覆盖约1cm的土壤以及树枝、塑料薄膜等物,并适当施以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消毒。

(五)苗期管理
苗木出土20日内应注意预防鸟害,及时驱赶或诱杀鸟类,防止其啄食种壳;苗木出土后应注意遮荫,及时安装遮阳网等设施防治日灼,并采用搭棚膜、覆草等方式进一步保温保湿。

同时应加强猝倒病、立枯病的防治,定时交替喷洒质量浓度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的硫酸亚铁溶液,并于喷洒30min后喷清水洗苗;应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病苗,控制发病率。

苗木出土后应于清晨和傍晚适量喷水,以降低地表温度、调整相对湿度,保持土壤湿润,保证苗木水分供应;6月和7月高温期可适当多喷,但切忌高温时段喷水。

白皮松苗怕涝,因此应于浇水及暴雨过后及时清除积水、清淤。

苗木出土后应定期进行追肥操作,保证土壤养分供应;6月适当追施氮肥,7月追施钾肥、磷肥,其余时间不进行追肥。

此外,还应及时除草并回填苗床裂
缝;越冬时应适当进行埋土防寒操作,保证苗木存活率[2]。

二、病虫害防治
实际的育苗及病虫害防治经验表明,白皮松苗期的病虫害相对并不常见,其主要需要预防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猝倒病、立枯病、松蚜等。

具体的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措施将在以下章节详述。

(一)猝倒病
猝倒病多发于幼苗出土30至60天、阴天多雨、空气湿度较大的时期。

该病由腐皮镰孢和尖镰孢引发,发病时靠近土壤表面的茎基发生变色,起初呈水渍状,后转为黄褐色,植株蔫黄枯萎,整株倒伏。

采用容器育苗可有效预防猝倒病,同时,通过土壤消毒、浸种等技术也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病率。

药物预防应在苗木陆续出土后开始实施,每周采用质量浓度0.2%的高锰酸钾和1%的硫酸亚铁水溶液交替喷洒;若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集中烧毁处理,并在床面喷洒质量浓度为0.5%-1%的高锰酸钾或2%-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

(二)立枯病
立枯病由自树根部和侧根侵入的立枯丝核菌所致,会导致根部腐烂,引发树木直立枯死。

预防立枯病,可配制、喷洒800倍波尔多液,也可采用50%甲基托布津进行叶面喷洒或灌根。

(三)松蚜
该类害虫多寄生于1至2年生嫩枝、幼树,于4月至5月为害最为严重,成虫与若虫密集于枝干上吸食枝叶,可引发煤污病,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树木枯萎死亡。

积极保护、利用瓢虫、食蚜虻等天敌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配制并喷洒40%氧乐果800倍液进行防治,或在松蚜为害期间喷洒50%磷胺乳剂500倍液,也可起到除虫防治的效果[3]。

结语:通过对白皮松容器育苗技术步骤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可为白皮松育苗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和植树造林的工作效率。

白皮松凭借独特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育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完善的基础上,定能在林业工程领域内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宏涛.白皮松在林区的育苗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2015(10):136.
[2]吕淑静,程国栋.白皮松育苗技术浅析[J].现代园艺,2013(18):57-58.
[3]王小江.浅谈成县白皮松苗期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J].甘肃林业,2017(05):3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