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完整资料).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私塾国际学府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组长审核:
学员编号:年级:初二课时数:3课时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职利莹授课主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1.掌握概括文章内容的四种方法
2.主要理解并掌握要素归纳法
3.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这几种方法
教学重难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授课日期及
时段
2017年x月x日x:00-x:00
教学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知识回顾
课程导入
最近特别火的电影,讲的主要是
什么内容?
例题解析
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

一个胖女人企图夺
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

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

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

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

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

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过掏出了一把零钱。

“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

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

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

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

她望着我怔了
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

每每的,竞至于感激起来。

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

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

”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

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

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

”“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

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

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⑨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

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

“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竞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

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
我那辆旧自行车。

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

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⑩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

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作者:梁晓声。

有删改)
1.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4分)
解题思路首先要理清文章层次,全文主要写了四件事:第②--⑥段写第一件事;第⑦段写第二件事;第⑨段写第四件事。

其次要抓住主要人物,用简洁的语言交代每件事的情节,尤其注意在第一件事和第四件事中“我”只是目击者和知情人,而并不是事件的主人公。

最后分点概括。

答案: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

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

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

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

知识讲解
了解文段及全文的主要内容,是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

对文段及全文的主要内容的概括,自然也成为历年来河南省中考的必考题目。

同学们在概括归纳内容时有三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缩不短。

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课文内容了。

二是概括时分不清哪些该删,哪些该留。

三是抓不住重点,不分主次
一、考点解说
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写什么”。

在考题中,可以要求概括全文的内容,也会考查对某一部分内容的概括。

从全文来看,题目中常常出现“主要内容”,“写了什么”,“大致内容”等词语。

叙事文大致概括出六要素的内容;写人文概括出人物的主要表现,是怎样的人;状物文一般概括出形、色、大小、用途及与人的关系;写景文概括出怎样的景物。

从某一部分来看,题目中常常出现“为什么”“如何”“怎样”“哪些”等词语,需要联系上下文总结归纳。

主要内容的表达须完整、明确、简洁。

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四种方法:
(一)要素归纳法
适用文章:叙事的文章
要点: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
过、结叙事的文章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楚了,用词语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表达: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例子: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谁干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

(二)题目扩展法
适用文章: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内容的文章
要点:有许多文章题目本身就已经高度题目能高度概括概括了主要内容。

所以,只要仔细剖析题目,把题目扩展开来,就容易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表达:在解释题目字面义的基础上加入人物、主要情节。

例子: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摘录语句法
适用文章: 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等。

要点:借助文章的重点句或段来总结主要内容。

比如过渡句、中心句等。

表达:丰富关键句。

例子:有的文章有一个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中心句,这样的文章找到中心句后,就可以根据中心句的意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这实际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可改为:本文概括地写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是个
可爱的地方。

抓中心句,中心句常常是文章的总起句(总结或总述句)或过渡句。

归纳时只要抓住了这些句子,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抓住了。

如《太阳》第二段的开头一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这句话既是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总起句,概括讲了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课文最后用“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概括全文,总结性结尾。

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只需抓住这两个中心句进行归纳就行了。

(四)取主舍次法
适用文章: 描述了多件事的文章
要点: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表达:选出关键事情进行概括
例子: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小英雄雨来》写了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交通员、勇斗鬼子、宁死不屈和机智逃生六件事。

从文章看,“勇斗鬼子”“掩护交通员”写得详细,是主要的;其它写得简略,是次要的;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少年雨来沉着勇敢地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并同鬼子进行了不屈的斗争,最后拼接自己高超的游泳本领巧妙逃生的故事。

巩固练习
红书包
秦文君
20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

在此同时,一个念头升了起来:我一定也要有一只这样的红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上大街,专跑文具店。

终于,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

隔了层光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吸引人了。

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看,一会儿()看,过会儿(),单眼看。

“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

”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辆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

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就奔那家文具店。

到了那儿,
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

妈妈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

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

可在这时,店要打烊①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

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活,而且还很紧张很激动。

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

到了傍晚,我突然又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

等乐过之后,才看见妈妈正在给爸爸搽松节油。

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看见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不是件坏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了,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三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
她已换了一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似乎更加关注一切美丽,美的旖旎②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

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一个启示录。

(选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动)
1.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捂只眼凑近着退远点
B. 凑近着捂只眼退远点
C. 凑近着退远点捂只眼
D. 退远点捂只眼凑近着
2.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6分)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答案:C
非常喜欢红书包并渴望得到它磨父母买红书包珍藏回忆红书包获得教益
知识小结
根据思路提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当堂检测
那些雪,那些暖
丁立梅
南方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雪在南方成灾的时候,她所在的城,
也被大雪所困,全城停电停水。

一到夜晚,整个城,黑得让人恐慌。

那晚,朋友下班回家,曾经灯光活泼的窗口,变得黑沉沉一片。

一个城,寂静如荒岛。

朋友家在五楼,黑暗中,楼梯充满恐怖地对着她。

她迈着沉重的步子上楼,想着那长长的楼梯,她该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头,心里顿时凄凉暗生,一漫一大片。

这时,朋友突然听到身后的门,“吱嘎”一声开了,一束手电筒的光亮照过来,暗黑的楼梯上,霎时跳跃着温暖的光芒。

朋友回过头去,灯光处,隐约看见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身影。

孩子举着手电筒,温暖的光芒,一直把她送至五楼。

朋友说,这辈子,她都不会忘记那束灯光,于漆黑寒冷中,把她无助的心,焐得温热潮湿。

我的另一个朋友,也给我讲了一个有关雪有关温暖的故事。

那是春节返家的途中,她所乘的中巴车,被大雪困在一座桥上。

在等待救援的过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一车的人,又冷又饿。

大家焦虑不已,一边抱怨着,一边诅咒着外面的雪。

突然,雪地里,一个农民,远远地来了。

肩上担着副担子,担子两头,挑着两只铅桶。

扁担头上,挂着一些白瓷缸,随着他的走动,白瓷缸叮当作响。

车上有人苦笑说,这个农民真精明,知道趁火打劫呢,准是高价来卖什么吃的了。

近了。

一张黑脸庞,笑吟吟贴在车窗外。

大雪的天,他的额上,居然沁出细密的汗。

司机打开车门跳下车,他跟司机嘀咕了两句,司机一脸是笑,赶紧把他让上车。

他歇下担子,揭开挑来的铅桶,里面热腾腾的,竟全是生姜红糖水。

他舀了满满一瓷缸,端上,憨憨地笑着对车上人说,冻坏了吧?生姜茶驱寒,你们将就着喝点,暖暖身子吧。

一车人,都喝了他的生姜茶。

一车人的心,都被他的生姜茶烫暖了。

大家要给他钱,他吓得双手直摇,连说,使不得使不得,一点生姜茶,哪能要钱呢。

赶紧挑起他的空担子,走了。

一车人目送着他走远,眼前困住他们的雪,也变得可爱起来。

一瓷缸姜茶的温暖,从此留在他们心上。

看报,看到河北唐山市13个农民的事迹。

南方雪灾,让他们坐立不安。

他们自掏腰包,自发组成一支抗灾抢险队伍,于大年三十这天,千里迢迢奔赴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冲到抗灾最前线,吃尽辛苦。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2岁,年龄最小的,仅19岁。

他们的理由,简单而朴素:当年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帮了他们,现在,是他们回报的时候了。

这世上,真诚地付出,从来不会落空。

当你送出了你的温暖,总有一天,它会带着他人的体香,重又回到你身边,慰藉你的寒冷和困厄。

1、文章记叙了“有关雪有关温暖”的三个故事,请你概括。

(6分)
答案:按谁的什么事概括为①小孩用手电照着我的朋友上楼;②农民免费送生姜茶给大雪中困在桥上中巴车里的乘客喝;③唐山农民自费组团赴郴州抢险救灾。

2、试结合第⑥⑦两段内容,具体分析那位送生姜茶农民的性格特征。

(6分)
答案:“一张黑脸庞,笑吟吟地贴在车窗外.”从这一神态描写中看到了农民的憨厚个性。

“他舀满了一瓷缸,端上,憨憨地笑着对车上人说:‘冻坏了吧?生姜茶驱寒,你们将就着喝点,暖暖身子吧’”从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了那位农民的憨厚、淳朴、善良。

“大家要给他钱,他吓得双手直摇,连说,使不得使不得,一点生姜茶,哪能要钱呢.赶紧挑起他的空担子,走了.”从这段的描写中看到了那位农民的无私和富有爱心。

课堂总结
答题方法: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课后作业
隔壁的字条
我在杨柳青租房打工.一天回家,看到门上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上月电费,一共15.5元,隔壁.”我这才知道隔壁原来住着人,并且我们合用一个电表,塞条子是为了要我出另一半的电费.我赶紧拿了8元钱准备送过去,可一看铁将军把门,只好把钱用方便面袋装好塞进了门缝.
第二天,我下班回来,刚打开门,就发现门缝里塞着那个方便面袋,里面装着2.5元钱和一张字条:“你刚来不满一个月,所以不应该收你全月的电费.”
看了那几个字,我的心里一暖.哟,这人还挺较真儿,给他(她)小便宜,他(她)都不要……
此后,我一直留心隔壁的一举一动,可奇怪的是,从来没听到过他(她)屋里有什么响动,也从来没有见过他(她)的庐山真面目.
半个月后,我的煤快烧完了,连续几天到街上去等卖煤的,都没等到.附近的居民都说,一个月才来一次卖煤的.没法子,只好给隔壁的他(她)留了一张字条,问问哪儿有卖煤的.
第二天我下班后,看见门口放着一袋煤,上面还用细铁丝穿着一张明码标价的字条,写着:“83×0.19=15.77(注:实付15元).”
这样心细的一个人,我想她一定是女的,可又一想,四十多公斤的一袋煤,一个女人根本没法弄回来.既然不是女的,那就一定是男的了!于是我就想:如此心
细的男人可真少有……
老样子,我把买煤的钱塞进了他的门缝,当然少不了好处费,不算多也不算少——5元.
谁知道,我的做法惹恼了他.隔天,我在门缝里看到了我那5元钱和一张怒气冲冲的字条:“小姐,你会不会算帐啊,有钱你救助失学儿童呀!”
看得出来他是生我的气了,不然他的措辞不会如此严厉.想到我的做法伤害了他的好心,我很自责,愧疚地找了纸和笔,郑重地写上:“对不起!”顺便还画了一个流泪的小女孩.
我的字条换来的是10块阿尔卑斯奶糖和一张温情脉脉的字条:“乖,不哭,告诉你一个秘密,门口的编织袋里有劈柴.”
为了确定他的性别,更为了感谢他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照,我给他回了张字条:“我也告诉你一个秘密,星期天我休息,你有衣服要洗吗?”
他的回复是:“谢谢,恕在下不能成人之美.”也许是怕拒绝会伤害我,他在字条的下端画了一枝小小的玫瑰,虽然画得不是很好,看起来像朵喇叭花,可我猜想他想表达的一定是玫瑰.
那张字条让我胡思乱想了半天.他可真会说话,以为我是免费洗衣机啊,还成人之美.我也较起真儿来,在纸上画了一台洗衣机,旁注:“免费,不洗白不洗.”
第二天,我在门前看到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两件格子衬衣,我发现衣服一点也不脏——他是怕拂了我的好意!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星期,一天早晨我起床后发现门上贴了两张字条,一张
上面画着美丽的雪花,雪花的下面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儿,另一张上面写了一句话:“小心路滑.”我一看就明白是下雪了,他要我走路小心.下楼一看,外面果然白茫茫的一片,一般暖流顿时涌上了我的心头.
我迫切地想一睹他的庐山真面目.第二天,我在他的门上贴了一张画,上面画了一个腼腆的女孩子,睁着好奇的眼睛说:“隔壁的,我想见你.”
你猜怎么着,他的回复是一只龇牙咧嘴的恐龙,没有只言片语.我知道他是在告诉我他是一只恐龙,怕吓着我.于是我礼尚往来地画了一只吐着舌头扮着鬼脸的青蛙,言下之意是说我才不怕他呢.
1.文中的“他”与“我”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地写在下面.(4分)
答案:①交电费时与“我”较真儿地实收;②帮“我”买煤;③“我”想为“他”洗衣服,“他”却“不能成人之美”;④下雪天叮嘱“我”小心路滑。

2、通过文中对“他”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的人.(3分)
答案:细心认真、乐观豁达、善解人意
3、“他”的所作所为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一个方面?为什么?(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