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
一、技术名称
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
二、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指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脱粒、分离、清选等作业,并结合籽粒烘干等环节,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品质的现代玉米生产技术。
玉米是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目前以机械收穗为主要收获方式,包括摘穗、拉运、扒皮、晾晒、脱粒、清选等多道工序和环节,用工多、效率低、浪费严重,生产成本高,毒素超标品质下降,影响玉米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益。
同时还存在果穗晾晒挤占道路、影响乡村环境治理等问题。
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与穗收方式相比,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降低损失和霉变,减轻劳动强度,加快玉米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确保玉米丰产丰收。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我省从2015年开始进行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的试验示范,通过多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技术规范和机具操作规程,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我省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三)提质增效情况。
机械收获玉米果穗,从收获、运输到剥皮、晾晒、脱粒、清选,每亩需要机械投入124元,
人工投入122元;而机械收获玉米籽粒,每亩需要机械投入113元,人工投入52元。
与机械穗收相比,机械粒收每亩节约生产成本81元;粒收后直接烘干,每公斤售价比穗收晾晒玉米高0.05元,按示范区三年平均亩产量530公斤计算,每亩增收26.5元,采用机械粒收技术每亩节本增效合计107.5元。
此外,还可解决收获季节晾晒玉米的占道等乡村环境治理难题,收获时的苞叶、穗轴等可粉碎还田、培肥地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四)技术获奖情况。
“黄淮海夏玉米机械粒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获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二等奖。
三、技术要点
(一)选择适宜玉米品种。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经国家或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当地已种植并表现优良的耐密、抗倒、适宜籽粒机械收获的早熟玉米品种。
(二)规范种植、合理密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生产条件、品种特性以及生产目的,合理株行距配置,确保适宜密度。
种植方式一般采用60厘米等行距种植,株距依据种植密度确定。
(三)采用机械精量播种。
选用精量免耕施肥播种机,并符合当地农艺要求进行种肥同播,施肥应根据当地地力水平进行配方施肥,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厘米~5厘米,种肥间距应大于5厘米。
播种前应按农艺要求,调整播种机各调节机构,进行试播,检查播种作业质量。
对不合格指标对应
的调节机构进行再次调整,并再次检查其作业质量,直至全部合格。
如土壤墒情不足,应提前造墒或播后补水。
(四)化学除草。
旋耕地块及播种后秸秆覆盖度小于三分之一的地块,在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墒情较好,可利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进行土壤喷施,药剂可选用乙•莠、异丙莠、氰津莠等。
玉米苗后杂草较多的田块,可在苗后2~5片展叶期,利用植保无人机和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喷雾,药剂可选用烟嘧磺隆•莠去津、烟•硝•莠、苯唑草酮•莠去津、烟嘧•乙悬浮剂等。
(五)分期施肥。
根据各地玉米产量目标和地力水平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使用各级土肥站经测土推荐的配方或配方专用肥。
(六)化控及病虫害防治。
按照品种特性、根据植株长势酌情实施化控防倒,一般在玉米6~8片展叶期间,可选用植保无人机或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叶面喷施玉米专用化控剂,化控剂用量和用法按照其说明书执行。
苗期病虫害主要通过种子包衣防控,中后期重点防治穗(粒)腐病、玉米螟以及当地主要发生危害的病虫害,可选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防治。
(七)适时收获,保障收获质量。
机械粒收应在籽粒含水率≤25%时收获。
如果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不能满足要求,应在保证冬小麦适期播种的前提下尽可能晚收。
选用割台行距适应种植行距的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进行作业,收获作业过程中,应选择正确的作业参数,尤其是脱粒机构和清选机构的工作参数,并根据玉米生长、成熟和籽粒水分状况及时
检查与调整,使收获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机收损失,提高作业效率,以保证玉米品质。
同时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
作业质量要求:机械收获的田间落粒与落穗合计总损失率不超过5%,籽粒破碎率不高于5%,含杂率不高于3%。
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作业
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卸粮
(八)籽粒烘干与贮藏。
籽粒收获后,应及时采用玉米烘干机进行降水处理,烘干时应依据玉米用途严格控制温度,一般玉米籽粒内部温度不能超过43℃,且采用合理的降水速率,应避免极速脱水,以保持粮质并降低收获后的霉变率与毒素的产生。
玉米籽粒烘干至14%含水率后入仓贮藏。
机械烘干
四、适宜区域
我省夏玉米种植区。
五、注意事项
收获前做好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的试运转、调试,作业时注意安全。
籽粒含水率高是导致当前玉米破碎率高的主要原因,注意选用适当早熟、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低、脱水速度快的品种,适时收获,并配套烘干设施,及时烘干。
在一个
地区尽量统一种植方式,以提高机具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