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问题分析
摘要:目前,随着智能化系统的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开始探索利用智能化的手
段实现对于用电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工作,并且随着智能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推
广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用电管理中的人员数量,降低供电成本,而且实现了高效、实时、准确的用电信息采集,也实现了供电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是现代化供
电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用电信息采集过程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将从现状入手,提出解决办法,以便有助于实际的应用管理工作。

关键词用电;信息系统;采集;问题;分析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现状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由于实行时间不长,缺乏实际运行经验,因此存在采集率
偏低的问题。

据统计,安徽省的平均采集率在89%上下浮动,而巢湖供电公司的
采集率更低,只有78%,采集率较低的地方还要采用人工抄写的方式,浪费了大
量的人力资源,由此可见,加强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2 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成功的原因
2.1 电表运行发生故障
部分电表运行时间较长就发生各类故障,需针对该类故障实时发现且实时处置,防止由于故障对总体运行不利,载波电能表功能与维护过程也会对电表运行
造成影响,因其通信信号频率差异,现实工作阶段极易发生信号紊乱,且载波电
能表与电表联系,若发生问题就需优先对电能表进行修理,电表具有四百个以上
串行接口,工作平稳,其用电信息系统采集率相对高,但某种状况中,若串行接
口线过长,四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串行接口烧损的可能性更高。

2.2 现场环境影响采集成功率
工业用电地区,用电负荷较为复杂,尤其是电焊工作和工磁电炉工作都会影
响用电负荷。

另外,用电设备过于老化,也会影响采集率。

具体表现为接线较乱,接线路径不统一,接线中产生的接头较多,铜、铝的使用超标,这些情况都会对
载波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3 主站数据采集工作安排造成的影响
用电信息采集率需系统对终端输送的用电信息数据实行研究与统计方可得到
最终信息,终端传输的信息完整情况对采集任务顺利实行造成影响,假如主站工
作安排足够科学,终端收集的信息就可以完整传输,可在装置老化或者电磁干扰
激烈的位置,信息统计则要分几次进行传输,对用电信息采集率必定产生作用。

3 解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问题的办法
3.1 对电能表的处理
如果台区内电能表数量过多,直接影响抄表效果,解决办法是再增加集中器
以分担另一个集中器的任务以减少其所承担的抄表数量。

3.2 对采集终端的处理
如上所述,造成采集终端异常的因素有多种。

更换天线,使天线振子和馈线
内部正常;更换SIM卡,核对终端参数。

其次,在安置采集终端时,尽量避免电
磁干扰严重的台区,如果实在无法避开,也要采取现场重新启动的方式保障终端
的正常运行。

3.3 对设备老化、线路混乱台区的处理
在台区内现有接线无法做出整治的情况下,要提高载波通信线路强度,必须
对载波模块的发射功率方式做出相应的改善,以此保障处于临界点载波表的正常
通信。

此外,对于接线复杂、用户相对较少但相对集中的台区,需要使用微功率
无线通信。

4 智能电网下的用电信息采集新技术
4.1 智能电能表:进行智能用电信息采集
智能电能表与传统电能表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电能表需要手动抄表,进行
人工测量管理,而智能电网发展下,智能电能表的发展能够实现自动抄表、自动
测量管理功能,支持智能家居下对电表、燃气表、水表的自动抄收和存储,以及
根据实时抄表情况实现动态浮动电价,进行设备记录自检,并自我修复和矫正智
能电能表的计量误差。

智能电能表还配备安全芯片ESAM,通过加密处理实现用
电信息的安全存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

智能电能表主要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三部分组成,不仅具
有传统电表的电能计量功能,还扩展了信息存储、自动存储、实时采集、动态监测、信息交互功能。

测量单元主要进行电能的测量,完成对电能量的实时采集。

数据处理单元能够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将采集到的电压和电流信息转
化成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输出,并经过单片机进行处理,最终转化为需要统计的
各类用电量加以输出,实现费控功能,通信单元的通信信道物理层式独立的,具
有冗余配置,支持RS485通信、红外通信、载波通信、公网通信模块,各类不同
模块之间遵循DL/T 645-2007通信协议。

4.2 无线网通信:完成高效实时数据传输
高速通信技术是支撑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的关键技术,用电信息采集采集系统
还需要同营销信息系统相配合,构成统一完整的营销管理体系,与预付费电能表
售电系统相配合,构成统一完整的预付费体系,统一实现电网在购电侧、供电侧、受电测三个环节进行电能采集的统一处理,将负荷管理、集中抄表、关口电能采集、配变监测全面整合,实现“分时电价、阶梯电价、全面预付费”的构想。

为了进行高效实时的数据传输,解决用户电表采集存在的问题,必须全面升
级和发展高速通信技术。

高速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全光纤通信,然而,由于全
光纤技术点多、面广,投资和维护成本大,全面实现有一定难度,综合考虑终端
数量、信道容量、覆盖范围、通讯方式等因素,目前智能用电信息采集使用了无
线公网(包括3G/4G在内的新一代公网通信),并积极考虑投资无线专网,最终
我国智能电网通信将逐渐从无线公网向无线专网、光纤通信过渡,实现更加高速、可靠、稳定的通信。

4.3 智能化营销:构建双向交互营销策略
从电力用户的角度出发,在传统的电能计量和收费模式下,电网用户只能够
按照既定的电价来用电,而智能电网下实行了需方响应技术后,用户能够根据智
能用电采集下用电负荷的变化,来实时调整自身用电措施,从而削峰填谷,提升
电能的有效利用率,帮助电网降低负荷波动,加强能效管理,通过需求相应技术,电力用户对电能使用的参与意识增强,在新型智能设备的帮助下实现信息共享。

从供电企业的角度出发,应该实现营销管理现代化、营销业务智能化,可以
实现智能化客户服务,包括:自动生成最优客户用电方案、实现电费的智能化多
渠道缴纳、线路故障时帮助客户自动定位代供电方案、根据客户需要进行个性化
服务定制、实现智能采集下的电能使用情况和电费使用情况可视化显示和控制等。

通过智能用电信息采集和反馈机制,实现智能化的电力客户服务、营销业务管理
和决策,从而为供电企业实现电力营销提供了更多元的途径。

5 结束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用电信息系统中的位置至关重要,只有提高用户信息采
集系统的采集率,才能保障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行。

在当前全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采集率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是当务之急。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必将使全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章欣,阿辽沙・叶,刘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场诊断技术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4,51(8):3-4.
[2]邵洪涛.基于信息采集平台的营销管理优化研究[J].科技信息,2013(21):78-81.
[3]程建红,张明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问题分析[J].宁夏电力,201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