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复合法构词方式的对比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语复合法构词方式的对比与分析
汉语复合构词方式具有多样性与能产性的特点,复合法是汉语中能产性最强、应用性最广泛的构词手段。
英语复合词的构词成分可由各种词类表示,而且其组合不受英语句法在词序排列上的限制,比较灵活,复合法在英语构词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标签:复合词构词方式对比与分析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词性的独立词按照一定排列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新词叫复合词。
汉语是单音节语言,两个词素直接并列或者重叠构词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汉语中复合词所占的比例很高。
复合词在英语词汇中也占很大比例,尤其在现代英语中,许多新词、新语都是借助于原有的词组合而成的。
一、汉语复合词的类型
根据《现代汉语》(张登岐,2005:101),汉语中的复合词依据词根与词根之间的各种不同结构关系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联合式。
这类复合词中的几个词根地位平等,无主次之分,在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相对,例如:“领袖、反正、买卖”等。
第二,偏正式。
这类复合词中的几个词根之间存在着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前一个词是修饰、限制性的,后一个词是中心。
例如:“黑板、皮鞋、雪白”等。
第三,主谓式。
这类复合词中几个词根之间存在着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前一词根是被陈述的主体,后一词根表说明。
例如:“海啸、手软、气馁”等。
第四,述宾式。
这类复合词中几个词根之间存在着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一词根表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
例如:“司机、知己、破产”等。
第五,补充式。
这类复合词中几个词根之间存在着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前一词根是中心,后一词根从结果、程度等方面进行补充说明。
例如:“提高、记住、车辆”等。
二、英语复合词的类型
英语中复合词的构成成分比较复杂,既可以根据词性分类,也可以根据词义分类。
根据词性分类,Bauer把英语复合词分为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复合形容词、复合副词、复合介词、复合代词等。
而每一种复合词又有不同的构词方法。
如复合名词的传统分类方法是按照词法,即按照组成部分的词性来分,一般有:
形容词+名词(“software”软件,“deadline”最后期限);名词+名词(“shoelace”鞋带,“mousemat”鼠标垫);副词+名词(“underclothes”内衣,“overburden”过重的负担);名词+动词(“nightfall”黄昏,“toothpick”牙签)等等。
复合形容词有四大类型:以形容词为中心(“fat-free”不含脂肪的、“wet-cold”湿冷的);以动词的分词为中心(“time-saving”省时间的、“poverty-stricken”贫困不堪的、“half-baked”肤浅的);以名词(包括名词后缀-ed)为中心(“hot-tempered”急脾气的、“short-sighted”近视的)和介词短语(“in-your-face”明目张胆的、“at-risk”处境危险的)。
相比之下,由于汉语的词性不易确定,所以汉语不可能按照这种方式来对复合词归类。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英语的复合词构成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根据词性语义,也可以通过词的句法关系来分类。
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词的构成部分大多数是实词,虚指成分少;词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晰,一般有修饰或限制的关系;叠声复合词在英语中不很普遍,数量不多,使用的场合受到很大的限制,通常不在严肃正式的场合出现。
三、汉英语复合词的结构差异
第一,汉语复合词是句法学构词,即构成词或词素按句法关系组成复合词。
汉语句法基本不涉及形态变化,句法关系主要表现在词序上。
英语句法有严格的形态变化,英语复合词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所以尽管复合词的内部词序有些按句法顺序排列,但它们也不能称之为句法构词。
汉语的动补结构相当于英语的某些短语动词和转类的短语动词,所以,汉英复合词共有很多语义结构,不共有的结构仅有汉语的动宾结构、承接式结构和英语的补动结构、宾动结构、同位结构。
汉英共有的复合词互译时,也多译成相同的语义结构,所以翻译时,大都按从左向右的顺序翻译。
但是,汉英复合词的表层结构和深层语义结构常常不同,而汉语复合词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多保持一致,所以有些英语复合词汉译时要将英语的深层结构表层化。
如“madhouse”的汉语对应词是“疯人院”而非“疯院”。
第二,汉语的承接式复合词是两个动词或动词词素并列,表示两个连续的动作行为,即后一动作承接前一动作。
如:请示=请求领导指示。
兼语式动词作不及物动词使用能在句中找出其逻辑兼语。
如:敌人对他重刑逼供=敌人重刑逼他招供。
英语没有类似汉语的承接式和兼语式的复合词。
汉语承接式和兼语式复合词的英译要随机应变。
有些英语单个词本身就包含了汉语承接式词和兼语式词的两个层面,如“查阅—consult、割让—cede”;有些承接式词中的一个动词或动词词素纯属出于汉语的双音节结构特点而加的,如召开——convene。
有些承接式词和兼语式词英译时需反应出汉语词的两层意思,例如:“请示——ask…for instruction;get permission from…;诱发——cause to happen;bring out;induce”等。
第三,汉语的动补式复合词在语义结构上相当于英语的某些短话动词,并且有些语义也重合。
如:
澄清——clear upcome down——跌落
揭穿——lay bareput right——纠正
多数动补式汉语复合词既有语义对应的单个英语动词,又有语义对应的动补式复合词:
澄清——clear up;clarify
揭穿——lay bare;expose
推迟——p ut off;postpone
打碎——break into pieces;smash
有些动补式词汉译或英译时没有对应的结构。
如:
说明——explain 减少——lessen
减弱——weaken记录——takedown
第四,英语的补动式合成词既反英语语序又很难找出对应的汉语结构。
这种构词在英语中屈指可数,仅限于第一个词根是“down、up、over”的一些复合词。
例如:“download(下载),uplift(高抬),overehear(偷听)”等。
汉语中的联合式合成词是由近义、同义或反义词素词并列构成,近义同义联合词的词义和构成词的词义保持一致(但两词素意义互为补充,如:咆哮、厌烦),也可能抽象化或概括化(如:人民、斗争)。
反义词并列大都用于引申义、转义或表示整体概念或只保留其中一个词义,如:东西—指物品,远近—指距离,兄弟—指弟弟。
反义联合词的词性也可能发生变化,如“大小、远近”是名词,而构成合成词是形容词;“矛盾”可以是名词或形容词,而构成合成词是名词;“斗争”是名词,而构成合成词是动词。
英语中的“连体双胎”成对词类似联合式词组。
像汉语联合式词一样作为一个整体使用,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而且其构成词的语义变化也和汉语联合式词相同,例如:“weak and feeble(虚弱)、have and hold(拥有)”。
但很多汉语同义近义联合词英译时只需译成单个词,如“吼叫——roar、销售——market”等。
汉英这类结构的不同之处是:(1)英语的构成词也包括相关词;比如“bed and board (膳宿;也可比喻夫妻关系)、hand and foot(完全地,勤勉地)”。
(2)英语的有些并列词是前修饰后或后修饰前的关系,如“rare and glad”=“rarely glad”(非常高兴)“good and angry”=“quite angry”(非常生气)等。
英语成对词的使用能收到表达力强、生动形象、概念清晰的修辞效果。
汉语为了追求四字格效果和强化语义,也常将同义词并列使用。
例如:“雄心壮志、道听途说、幸灾乐祸”。
四、汉英语复合词的语义生成方式
汉语构词靠语义联想,英语构词重理据。
英语中复合词构成方式比汉语灵活复杂,理据性更强。
英语复合词的解读依赖于构成词的意义和句法;而汉语复合词的解读凭语义上的关系和联想来处理词语间的关系。
依靠联想和个人的理解就可能造成语义上的不同解读。
特别是汉语习惯使用重叠成分,如联合型中的同义复合词中存在大量的同义反复词,附加式中词根+叠音词等。
而英语中复合词这一类现象却很少,使用时要避免。
例如如果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直译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就是违背英语表达习惯的。
在英语里很少用重叠法构词,个别的例子有“go go(表示充满活力的)”。
汉语复合法构词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即有些汉语复合词的两个词根在语义上一实一虚,整个词的意义以实为主,而意义虚化的词根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同时适应了现代汉语构词的“双音化”倾向。
例如“知道”一词是由古汉语的两个词“知”和“道”构成的复合词,由于第二个词根“道”的意义虚化,整个复合词的意义落在第一个词根“知”上。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国家”“干净”“窗户”等等。
再如联合式中的反义成分“忘记”;补充式中的表示事物单位的词根,如“人口”的“口”、“书本”的本、“房间”的“间”。
而英语复合词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语义关系,其构成部分大多数是实词,虚指成分少。
汉语不重视逻辑规则。
单个汉字的词性难以确定,习惯使用双音节词语。
英语词性较稳定,通过词性分类可以系统地把复合词归类,强调逻辑准确、追求条理清晰。
汉语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四六骈体,行文用字宜双不宜单的习惯助长了汉语表达的艳雅华美和模糊空灵。
而英语表达讲究分析性和逻辑性。
也就是说,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英语则是形合的语言。
汉语中大量叠声词同义反复词的存在也正说明了汉语并不注重逻辑,不注重形式。
汉语往往重复用词,比如现在年轻人往往用“东东”来代替东西,用“本本”来指笔记本电脑;英语则与此相反,避免反复用同一词,要求使用不同的词表达同一意思,甚至在Word文档中连续输入同一单词,Word就会建议我们删除重复单词。
综上所述,汉语的复合构词能力特别强,具有多样性与能产性的特点,复合法是汉语中能产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构词手段。
复合法在英语构词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现代英语中不少新词都是借助于复合法构成的。
英语复合词的构词材料多半由基本词汇提供,构词成分可由各种词类表示,其组合不受英语句法在词序排列上的限制,比较灵活。
(本文系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D172。
)
参考文献:
[1]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2]万惠洲.英汉构词法比较[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1989.
[3]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张登岐.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刘建国河南洛阳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4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