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104分)
1. (2分)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高到低的级别依次是()
A .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 . 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 . 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D .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 (8分) (2017高一上·雅安月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M星可能为()
①木星②土星③水星④金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图中M星属于()
A . 近日行星
C . 类地行星
D . 远日行星
(3)与M星相比,图中能反映出地球具有特殊性的原因是()
A . M 星体积巨大
B . 日地距离适中
C . 地球有大气层
D . 地球有液态水
(4)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中的最低一级是()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总星系
3. (2分)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月球的是()
A . 地月系
B . 银河系
C . 河外星系
D . 太阳系
4. (4分) (2013高一上·南开期中) 《汉书•五行志》记载:“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题.(1)
记载中的“黑气“最可能指()
B . 耀斑
C . 红外线
D . 紫外线
(2)
“黑气”的形成,是由于()
A . “黑气”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 . “黑气”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C . “黑气”区域释放大量烟尘气体
D . “黑气”区域含有大量水汽
5. (2分)太阳活动是()
A . 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 . 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 . 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 .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6. (2分)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 . 24小时
B . 一个恒星日
C . 一个太阳日
D . 一个恒星年
7. (2分) (2019高一上·深圳期末) 北半球夏至日()
A . 是12月22日
B .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
C .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D . 太阳直射点在23°26′N
8. (2分) (2014高一下·濮阳期末) 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
A .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 .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 .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D . 地球上有液态水
9. (2分) (2013高一上·商南月考) 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 . 每天都重合
B . 每天都不可能重合
C . 只有在春秋分某一时刻重合
D . 只有在冬至日夏至日某一时刻重合
10. (2分)下列有关我国领土最南端曾母暗沙(约4°N)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最大值和最小值一年中分别出现一次
B . 最小值出现在白昼最长的那天
C . 最大值和最小值一年中分别出现两次
D . 最小值出现在白昼最短的那天
11. (2分)根据下图中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可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 . 北温带
B . 北半球热带
C . 南半球热带
D . 南温带
12. (2分)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 .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B .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 .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D . 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13. (2分) (2016高一上·深圳期中) 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日6时40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

下图为着陆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①~④为二分二至),读图回答,图中,当地球公转位置()
A . 由①到④时,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B . 由②到①时,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
C . ②位置时,全球昼夜等长
D . 由④到③时,深圳昼长夜短
14. (4分) (2013高一上·北仑期中) 表1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题.
(1)
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②①③
D . ③①②
(2)
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 . 正午太阳高度③地小于①地
B .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 .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 . 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15. (6分) (2013高一上·平阳月考) 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题.
(1)
A点的地方时是()
A . 15点
B . 21点
C . 3点
D . 9点
(2)
该日的日期最接近()
A . 3月21日
B . 6月22日
C . 9月23日
D . 12月22日
(3)
.B点的昼长时间是()
A . 12小时
B . 18小时
C . 10小时
D . 16小时
16. (6分) (2016高三上·苏州期末)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游客想要在广东汕头(113°28′E)观看这一景象的最佳观赏时间是()
A . 3月21日,北京时间12时15分
B . 6月22日,北京时间12时26分
C . 9月23日,北京时间11时34分
D . 6月22日,汕头地方时11时34分
(2)
从地球仪中间的小孔直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线()
A . 属于长波辐射
B . 到达地面的强弱受天气影响大
C . 来自太阳的色球层
D . 是地球上各种能源的根本来源
(3)
元旦A大洲迎来了中国游客,旅游期间可见()
A .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B . 日出方向为东偏北
C .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D . 正午日影朝向正北方向
17. (2分)下图中MN、EF分别是半个晨昏圈和半个经线圈,MN、EF相交于O点且平面垂直,O是它们的中点,P是EF上的最北点。

完成下题。

若OP间的纬度差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A . M地昼短夜长、N地昼长夜短
B . E地和F地昼夜等长
C . M、N两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
D . 太阳直射在回归线上
18. (4分) (2018高二下·江苏期中)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北半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
A . 甲→乙
B . 乙→丙
C . 丙→丁
D . 丁→甲
(2)北半球某地点在下列两个节气时昼长相加最接近24小时的是()
A . 小满和大暑
B . 处暑和霜降
C . 小雪和大寒
D . 立春和惊蛰
19. (2分) (2016七下·泰兴期末) 2009年4月17日到19日,主题为“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

据此完成题。

在2009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举行期间()
A .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 . 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
C .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 . 地中海沿岸高温多雨
20. (2分)(2016·天津模拟)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

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
EP相交于N点,M点地方时为18:00。

由图文信息可知()
A . 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 . 乙地地方时为10:00
C . 图中所示为西半球
D . 从E地到M地沿最短航线航行,应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21. (2分) (2017高一下·重庆期中) 关于三大类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只有沉积岩有层理构造
B . 沉积岩可以直接转化为岩浆岩
C . 变质岩形成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D . 变质岩中可能有化石
22. (2分) (2013高一上·赣州期中) 冰岛中南部的埃亚菲亚德拉冰川火山于2010年4月14日再次大爆发,给当地民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火山多次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
A . 地壳
B . 下地幔
C . 岩石圈
D . 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23. (2分) (2016高一上·宜昌期末)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

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4. (6分)(2018·浙江模拟)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

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

图1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为某区域地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图1中()
A . 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 . ②强弱由水平气压差决定
C . ③产生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 . 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2)此次暴风雪()
A . 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 . 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C . 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D . 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3)图2中出现降雪量最大的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A . 1月,甲地
B . 4月,乙地
C . 9月,丙地
D . 11月,丁地
25. (4分) (2018高三下·河北开学考) 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时,作《定风波》。

其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凤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七。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
A . 常绿阔叶林
B . 落叶阔叶林
C . 针叶林
D . 高山灌丛
(2)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当日最可能()
A . 受台风影响,多雨
B . 昼夜长短差别较小
C . 正午太阳位于观测者正北方向
D . 夜间易出现霜冻现象
26. (6分) (2019高三上·安庆期末) 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系统发展过程示意。

T1、T2为该气压系统发展的不同时段图中P1、P2、P3、P4为海平面处的等压线(P1>P2>P3>P4),且两图比例尺相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气压系统()
A . T1时段的风力小于T2时段
B . 气流呈逆时针辐散
C . 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
D . 在华南地区出现伏早
(2)若该气压系统位于印度附近,则该过程最可能出现()
A . 1月至2月
B . 4月至5月
C . 7月至8月
D . 10月至11月
(3)该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主要是受影响()
A .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 摩擦力
C . 地转偏向力
D . 重力
27. (2分)下列大气环流图中,正确的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8. (4分) (2018高三上·广东月考) K群岛各岛屿地势崎岖高峻,每年有330多天是晴天。

夏半年,在盛行风的吹拂和阳光的照耀下,海浪在每座小岛的一侧海面呈现出条带状银白色的波纹,岛屿犹如行驶在海洋上的巨轮。

下图是K群岛的卫星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群岛夏半年盛行()
A . 东南风
B . 西南风
C . 东北风
D . 西北风
(2)导致该群岛每年晴朗日数特别多的主导因素是()
A . 海陆位置
B . 地形
C . 大气环流
D . 洋流
29. (10分) (2013高一上·汉中期末)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甲、丁为相距不远的陆地,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 . 甲>乙>丙>丁
B . 丁>甲>乙>丙
C . 丁>乙>甲>丙
D . 丙>乙>甲>丁
(2)如果如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AB为近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④代表信风带
B . 甲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 . 甲处为少雨地带
D . 丁处为热力原因形成的低气压带
(3)如果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AB为下垫面,则()
A . 甲处代表陆地
B . 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
C . 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D . 环节④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4)若此图为南太平洋的洋流示意图,图中世界著名渔场是()
A . 北海道渔场
B . 北海渔场
C . 秘鲁渔场
D . 纽芬兰渔场
(5)如果图为地壳物质循环模式,AB为软流层,①为岩浆活动,③为变质作用,则()
A . 甲为岩浆岩
B . 乙为沉积岩
C . 丁为变质岩
D . ④为沉积作用
30. (6分) (2015高一上·遂宁期末) 如图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
日期).读图完成下题.
(1)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 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
C . 地球的自转运动
D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A .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 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南极地区
C . 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 .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3)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A . 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
B . 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C . 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
D . 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二、综合题 (共3题;共35分)
31. (15分) (2015高一上·濮阳期中) 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在图上用字母S标出太阳的位置,并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
在A,B,C,D,E,F六点中,处于近日点的是________,每年_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远日点为________点,每年_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夏至日为________点,冬至日为________点,春分日为________点,秋分日为________点.
(3)
按地球公转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顺次排列图中A,B,C,D,E五点:________.
(4)
当地球在D、E之间运动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32. (10分) (2017高二下·宁阳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B两处比较,________处气温较高,________处气压较高;B、D两处相比,________处白天气温较
高,________处夜间气温较高。

(2)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锋天气过程,该锋活动能形成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发生的________灾害。

(3)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含义:
①________③________。

(4)受该天气系统影响,B处锋面过境时的天气是________;C处的气温将要变高还是变低?________。

33. (10分) (2020高一上·汉中期末) 下面两图中,图I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II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I中A季节为北半球________季,B季节为北半球________季。

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II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____。

(3)图II中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其气候是常年受图I中________(甲、乙、丙、丁)带影响形成的。

(4)图I中B季节时,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呈________时针方向流动;此季节40°N的亚欧大陆东岸盛行________风,气候特征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104分)
1-1、
2-1、
2-2、
2-3、
2-4、
3-1、
4-1、
4-2、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3-1、14-1、14-2、15-1、15-2、15-3、16-1、16-2、16-3、17-1、18-1、18-2、19-1、20-1、21-1、22-1、
24-1、24-2、24-3、25-1、25-2、26-1、26-2、26-3、27-1、28-1、28-2、29-1、29-2、29-3、29-4、29-5、
30-2、
30-3、
二、综合题 (共3题;共35分)
31-1、
31-2、
31-3、31-4、
32-1、32-2、32-3、32-4、33-1、33-2、33-3、3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