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连接移动硬盘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ad连接移动硬盘总结
ipad连接移动硬盘总结
前言:网上的文章大同小异,基本都是一篇文章。

以下内容是我的原创,一些个人总结。

对于一直研究ipad连接移动硬盘的人来说有些帮助。

目标:
我研究此问题的目标是出去旅游把sd相机卡导入移动硬盘。

一、测试环境:
1、硬件:ipad1(16G,wifi)、Apple iPad 相机连接套件(原装套件非山寨产品)、线缆
2、软件:已越狱、iso5.0.1、ifile1.6.1、issh、OpenSSH
图:Apple iPad 相机连接套件(原装套件非山寨产品)
二、ipad连接U盘
首先说ipad连接U盘,包括自己买的U盘,借同事、朋友的U 盘不下20个,
各种品牌(金士顿、PNY、kingmax、SanDisk),各种容量(2G、4G、8G、16G、32G)。

结论就是8G以下的U盘基本通读,超过8G的一概不读。

不读的原因均显示电量过大的错误提示。

该问题可以解决,后面说。

三、ipad连接移动硬盘
测试硬盘容量包括60G、120G、250G、320G、500G,品牌日立、西数。

全部为2.5寸硬盘。

这些容量对于ipad读取来说没有任何区别。

最大的问题就是移动硬盘供电,60G硬盘ipad一样不认,必须对移动硬盘额外供电。

移动硬盘供电两种方式:
1、有外接电源的移动硬盘盒。

图:
有人说出门少带一样东西是一样东西,多一个电源多麻烦。

没错,我非常同意的这样说法。

但是,不要忘记大多数2.5寸移动硬盘的供电都是输出5V1A的。

想想你的iphone充电器规格是多少?同样输出5V1A。

你出门不可能不带iphone充电器吧?
如何用iphone充电器给移动硬盘供电呢?需要下面这根线:
图:
这根线是我从淘宝花了5块钱+8块钱运费买的。

就是psp的线。

结果发现这个线头长,但也凑合用。

为了保护你的移动硬盘和里面的数据,切记操作顺序。

USB的热插拔原理是先供电,后接数据,拔的时候是先断数据后断电源。

图:usb头
外侧两长(供电线),内存两短(数据线)。

这就是为什么你在电脑上操作U盘移动硬盘的时候先要弹出某某USB设备的原因。

再拔出设备的原因。

说这么多是因为数据对我们很重要。

言归正传,先给移动硬盘供电,后接数据线。

用完的时候首先在ipad上卸载硬盘,后拔电源。

2、没有外接电源的硬盘盒可以使用三头的USB数据线对硬盘进行额外供电。

图:
大家发现了,三个头都是公头。

最短最细的头是供电头,仅能用这个头供电。

将这个短头插在iphone的充电器上。

然后给移动硬盘供电,将最后一头接在ipad上。

这个时候有人会发现这个供电头的线太短了,外出旅行会不方便。

我也发现了。

这时可以用一个usb延长线。

但是,对这个延长线有要求。

不过超过20CM,否则会供电不足。

不能使用细线,会导致供电不足。

长短好理解,粗细怎么理解呢?看看你这三个公头的usb线是不是有粗细呢?仔细看。

记住这么细的usb延长线
是不能供电的。

必须用粗的。

很好买。

补充如何接大容量U盘,可以再买一根两个母头的USB延长线,这样就解决了大u盘供电问题。

四、数据备份
线都接好了,接下来说如何拷贝数据。

这个时候要借助ifile。

打开ifile之后你会发现没有移动硬盘的盘符。

如果你接8G以下的U盘会出现盘符,否则不会出现多余的盘符。

这样我们只能通过issh来挂载硬盘。

1、打开ifile在随意的一个位置建立一个文件夹如/Volumes/back1
2、打开issh配置参数:ip:127.0.0.1、端口22、Login: root 、密码:alpine
3、登录成功后输入:ls /dev。

这时候就会显示你的硬盘设备,如:disk1s1,disk1s2,disk1s3等等。

4、挂载硬盘输入:mount -t msdos /dev/disk1s1 /Volumes/back1。

其中mount就是加载设备指令,msdos是磁盘分区格式,/dev/disk1s1是设备(硬盘盘符),/Volumes/back1是你刚刚
在ifile建立的文件夹位置。

-t还不了解,呵呵~
5、回到/Volumes/back1目录下会发现你硬盘上的文件了。

目前可以在ipad与移动硬盘之间传输数据了。

6、注意:当你操作完数据之后,你如果马上拔掉线缆,ipad会黑屏并重启。

7、用完之后卸载硬盘,回到issh
8、输入umount /Volumes/back1。

网上流传的是umount /dev/disik1s1根本就卸载不了。

如果没有错误信息说明操作成功。

9、指令mount -t msdos /dev/disk1s1 /Volumes/back1。

我们看到现在是msdos。

这种方式只能识别fat32格式的。

所以想通过这样的指令必须把硬盘格式化为fat32的。

但是fat32有个弊端,分区不能大于32G。

这9个步骤和网上差不多,只是有个umount错误让我纠正了。

也许有人早就发现了。

五、继续尝试:
大家会不会觉得输入这些指令很麻烦?我也觉得是。

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在插上移动硬盘后直接让ifile识别。

既然在网上有人说能够直接识别,我想还是有办法的。

我开始把硬盘格式化为fat32,extfat,ntfs均不可以。

我想ios 是苹果自己系统,于是我找了台macbook pro
把硬盘分区为苹果的格式大概有四五种分区格式,我都挨个试了。

均以失败告终。

我想跟分区格式关系应该不大了。

结论就是无论硬盘什么格式ifile都不会自动识别。

接下来不要尝试读完文章再说。

我只能从指令下手了。

mount -t msdos /dev/disk1s1 /Volumes/back1这句话能不能自动执行?
我翻阅了关于linux的资料,发现可以。

修改/etc/fstab文件。

打开后你就会知道怎么办了。

把mount -t msdos /dev/disk1s1 /Volumes/back1加入到这个文件的底部。

ipad关机,ipad开机,ipad关机,ipad开机,ipad关机,ipad 开机。

完了。

恢复固件。

ios毕竟是ios不是linux。

想尝试的人还是放弃吧。

如果能让ifile自动识别硬盘确实方便,开发个ios应用吧。

发现api不提供ssh协议。

似乎可以绕道实现,似乎开发
起来确实有些难度。

但是你知道为什么u盘可以自动识别,而移动硬盘不行吗?在windows操作系统点击右键看u盘显示可移动磁盘,
点击右键看移动硬盘显示本地磁盘。

我想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

但是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至于是本地磁盘还是
移动磁盘是由设备芯片所决定的,而不是格式化出来的。

最终我还是放弃了。

六、总结:
折腾了好几天,为的什么?在外出的时候可以把相机的sd相片通过ipad备份到硬盘。

以上是最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

还有其他的如大嘴盘mc990(一个硬盘盒390),希捷的wifi硬盘(硬盘盒不单卖)、
好像还有一款金士顿ssd的wifi移动硬盘,总之不实惠。

价格偏高。

但是wifi硬盘确实方便。

我折腾他是因为一次在西双版纳相机sd卡已经满了,还有三天的行程。

大晚上找网吧等各种有电脑的地方,我倒一次数据
要我60块钱。

气的我啊~没办法,还是倒了。

其实想想,这么折腾为什么不买个上网本?哪怕是个二手的上网本呢(也就几百块)?呵呵~~
一张8G卡4752*3168的分辨率大概可容纳1100张所有。

32G 的4400张左右,对于出去10天所有的时间应该是够了。

但如果出去20天,我想就不够了,还是需要备份照片。

而且可以通过ipad浏览照片,还是很方便。

都是我自己总结的,记得回复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